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卓越教师的培养这一话题从2014年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开始,正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尽管卓越教师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是卓越教师一直是教师培养和各阶段教育所追求的教师规格。只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常常用“优秀老师”“骨干教师”“先进教师”等称谓来表达对教师卓越性的追求。本书以小学卓越教师即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为例进行卓越教师的规格限定以及卓越教师的培养所关涉的诸如教师培养的历史演进、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及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卓越教师的内涵。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深化课程改的重要一环。那么对于什么是卓越教师?卓越教师应该具有什么规格?卓越教师的特点有哪些?作为小学卓越教师的具体规格的小学全科教师的概念如何?具有哪些特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进行卓越教师和小学全科教师及其培养研究的基础,所以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本书的逻辑起点,也是本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是我国卓越教师培养的现实样态。运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卓越教师培养的现状进行考察,以小学卓越教师培养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卓越教师即全科教师培养的现实状况。当前我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系统、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如何?所有这些与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否相得益彰还是具有不相适宜的地方?一言以蔽之,当前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是否存在问题或阻碍全科教师培养的瓶颈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书以贵州省为例,具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我国当前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环节进行考察,真实再现其现实图景以及其影响因素。
三是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及路径。采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我国的卓越教师以及小学卓越教师培养体系进行考察,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路径等。如何在审视已有的教师培养方式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考量当前卓越教师培养的路径,借鉴已有经验,构建独具特色的可行性卓越教师培养机制是本书的重点。本书以小学卓越教师即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为例,借鉴已有教师培养的经验和长处,构建卓越教师培养的机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