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险五把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依法注册资本金审核

签约前,对新接洽的或情况不熟悉的企业,除查看其经营范围、性质外,还应重点查看一下企业证照上的注册资金或注册资本或成员出资总额,不论是资金、资本还是出资总额,其数目都是对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一种依法核定的事实。换句话说,注册资本金代表的是企业注册的含金量。

但也有人说企业经营时间一长,情况变化不断,你怎能肯定证照上的信息是准确可靠的呢?有这个担心是正常的,但证照上的信息绝大多数不会离谱,因为企业经营执照每年都由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证照的职能管理部门专门进行年报统计,有的还需经过换照、验照等审查和核实。如被发现有抽逃企业资本金和其他违法行为,企业都将受到依法处理,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如遇重大亏损,资不抵债,资本金与证照所载严重背离,或企业发展较快,实际资金大大超过证照的注册资本金,职能部门也会建议企业进行注册资本的增资或减资调整。不过在现实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扩大再生产后,实际资本大大超过注册资本而未及时办理增资手续,所以说在签约前必须多做一些调查咨询。

一般在一次性成交的购销合同中的标的额,不得超过证照上核定的注册资本金或出资总额。因为资本总额的注册是登记机关依法审查核准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在申办执照时工商部门的档案里就专门有注册资本的档案材料,农村农户成立的专业经济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的档案里也有全体成员的出资总额的材料,独资企业和公司以及一些国营、集体企业的执照和档案里也都载明注册资本金。如果一次性成交的合同金额超过其依法核准的注册资本金,那就得十分小心,以防超越承受能力导致合同难以履行,甚至出现虚假和欺诈合同。

证照上的资本金与现实经营中签订的合同一次性成交额是否相符,应成为签订合同时必须调查的内容之一,这里顺便举个真实的例子以供参考。浙江省龙游县有家茶厂,前些年与福州市某农产品供销企业签订了一份茉莉花茶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该茶厂供应福州市某农产品供销企业二级、三级茉莉花茶,合同一次性成交金额30万元,合同签订时需方预付货款的30%,余款提货后一个月内付清。合同签订后,供方到当地工商部门要求帮助查询需方的经营信誉和企业的经济实力情况,经过查询得知需方是家合伙经营企业,企业注册资金只有15万元人民币,并且经济效益欠佳,企业负债较多,而法院正在立案受理其负债案件。当时工商部门也及时告诫(供方)龙游厂方,并指出,虽然双方合同在主体经营范围等方面都相符,但合同金额与需方注册资金相差太大,该企业负债累累,建议撤销合同停止履行。当时供需双方都有想法,供方认为滞销产品找到销路实在不容易,少了客户可惜,需方认为将到手的东西又失手,痛失机会。后经咨询得知需方准备将这30万元茉莉花茶进行转手抵债,幸好供方咨询工作做得及时,了解对方的动机后马上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了一场合同纠纷,绕过了一个合同陷阱,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合同金额都不能超过注册资本金,比如说在市场的交易中,有的企业之间为实现交易的需要,一年或一季度订一份合同,分批分期交货付款。像此类的合同,它的总成交额有时就大于等于证照上的资本金,这也属正常的合同订单交易行为。不过分批的每一次的成交额不能超过其注册资本金的总额。如果超负荷运行,万一企业亏损、倒闭,无论你采取依法处理的措施,还是互相协商,都将造成较大的风险,失去法律应有的保障系数。如果每次成交额小于注册资本金,那么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走法律途径的保险系数相对要大得多。如果出现违约,还可以采取中止履行合同、依法保全财产和留置措施,防止出现下批交易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