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意义
本书不论是在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实践方面,还是在职业教育理论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即只有先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到底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包括人才层次、规格),才能据此完善并最终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书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并最终构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希望能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二、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的结构比较复杂。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既有行业背景比较突出的中等专业学校,也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主办的技工类学校,还有教育部门主办的职业高中;从生源来看,既有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生;从学制来看,既有一年制、二年制,也有三年制、四年制。就高职教育而言,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其生源日趋多样化,既有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也有来自不同类型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还有退伍军人、社会人士;招生形式也比较丰富,既有普通高考、“3+证书”,也有普高单招、中高职三二分段,还有中高职对口单招;学制上,既有二年制,也有三年制,还有四年制和五年制。另外,不同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生产组织方式有较大差异,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同。面对如此复杂的职业教育局面,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对于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都缺乏综合考虑,尤其是未能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特点、专业、学制、生源等诸多因素,全面系统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本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包括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及衔接研究,能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参考。
三、有助于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此问题的研究虽然比较丰富,但缺乏系统性,尚未有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研究,并构建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本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影响因素、分类、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等一系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