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智慧背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课程建设】

社会资源课程化:构建“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的行动研究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陈竹根 陈萍萍 王理 金洁 杨曙 张红霞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整体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本课题建构了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开发的运行机制,依托社会教育资源,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架构了具有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等教育价值的学校拓展性课程群。课程内容包含“自然·环境”实践考察、“历史·文化”课题研究、“社会·职业”服务体验、“科技·创新”实验探究等领域,有效促进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实施,同时也提高了杭州青少年“第二场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教育资源的开放率和其他社会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率。

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深化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效促进了我校学生的“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尤其是最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教育资源 拓展性课程 核心素养


一、研究缘起: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之现实问题

有选择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拓展性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作为拓展性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如何保证开发的质量和实施成效?

(一)瓶颈如何突破:学校拓展性课程怎么开发与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出台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根据课改要求,小学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要占总课时的15%左右,中学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要占总课时的20%左右。那么,学校拓展性课程体系如何架构?课程内容从何而来?

1.如何把10多门“国家、地方课程”开发为拓展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地方课程加起来有15门。如何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一部分适合开发为拓展性课程的内容挖掘、提炼出来?如何架构体现国家意志、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地实施拓展性课程?这些都是学校、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2.如何把100多门“校本社团课程”开发为拓展性课程?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三年前就开展了“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课程,该成果被评为“杭州市西湖区首届精品德育工程”。学校开发了100多门社团课程,包含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人文类课程。其中,“电子百拼”“陶艺”“游泳”“软陶”“英语课本剧”“网球”“少年邮局”“Scratch编程”等8项校本课程被评为杭州市小学“精品校本课程”。

但仔细审视分析学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还是比较单一、零散的。要把大部分的校本课程开发为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拓展性课程,需要学校依据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爱好,对校本课程进行顶层统筹,加以选择,重新开发。

(二)资源如何挖掘: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怎么开发利用?

促进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发,充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其为教育服务,是目前许多国家关注的社会问题。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利用已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亮点。社会教育资源也已经在我国普遍受到重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建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地方教委也要求各校建立课程改革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机制,促进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在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思考社会资源课程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如何梳理优化“第二课堂”场馆资源?

2007年,杭州市政府印发了《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提出学校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分文博类、名人纪念馆(故居)类、革命烈士纪念类、文化科普类等71个场馆。如何把社会大课堂开发成学生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场所?

2.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高校教育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高校各项事业得以高效运行的各类资源,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或硬件资源),也包括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思路、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浙大资源是指能适合小学生开展以观察、体验、探索为主的科学实验探究学习的重要资源,包括人力、课程、文化、场馆、环境等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丰富的高校师资和物质资源?

3.如何积极开发其他行业资源?

所有能发挥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都应参与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负责。社会各行各业是学生社会责任培养、职业理想启蒙的重要体验场所。西湖“少年邮局”是我校学生社会服务体验的基地,“西湖交警支队”是我校的结对单位。社会上还有很多适合学生开展社会考察、增加实践体验的场所,需要学校去开发。学校应当同其他社会企业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进行整体性的课程改革。

社会教育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注重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能满足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培养的要求,丰富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依托“学校—社会”资源联盟,可有效提升社会教育机构的素质教育功能,有利于学校和社会有计划地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学习探究,体验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艺术的魅力。

义务教育课程必须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才需求。如何让一门门高质量的拓展性课程超越孤立的学科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是本课题研究的缘起与价值所在。

二、理论架构: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之理性认识

本课题研究是基于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浙江省教育厅发文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而开展的。学校需要深度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等问题,开发和实施拓展性课程。

(一)概念界定

1.拓展性课程群

拓展性课程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课程类型。它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

本课题开发的拓展性课程群涉及基础性课程的部分学科和学习领域。依据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整合开发为“实践活动”和“知识拓展”两种类型的课程。

2.社会教育资源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社会教育资源是指学校教育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社会教育资源分五类: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组织资源。

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学校开发的拓展性课程有效实施的需要,梳理、优化已有的社会教育资源,如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与学校结对的高校及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少年邮局”)等,开发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社会其他教育资源,将课程资源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建构学校与社会的“资源联盟”运行机制。

3.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彰显育人价值;引领课程教学;转变教师观念;促进学科整合;完善质量标准。

本课题研究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是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素养。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整所学校、整个社会的责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与整体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因此,学校要创设资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把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学校提供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依据。

2.教育资源融合: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关键

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设离不开校外社会教育资源的融合介入,有效利用校外社会教育资源成为中小学深入开发与建设拓展性课程的一个关键点。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拓展性课程开发、建设面临着师资缺乏、场地不足等困难,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支持鼓励社会各界与学校合作,以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联一致性作为整合标准,共同开发课程。

在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中,要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构建学校、社会联盟的教育机制。

三、研究设计: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之构想

本课题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设计了优化社会教育资源、架构学校拓展性课程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路径。

(一)研究目标

1.优化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资源是社会教育活动或社会教育实践所需的一切资源的总称。社会教育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中显得尤其重要,学校课程的创造性实施需要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本课题研究将课程资源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以社会教育资源“课程化”建设为载体,提高社会“第二课堂”场馆的利用率、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率、社会企事业单位教育功能的开发率。

2.架构学校拓展性课程群

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必须结合本土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满足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本课题遵循拓展性课程开发原则,整合国家课程,梳理地方课程,精选校本课程,架构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学校拓展性课程体系,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个性化实施。

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拓展性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体验、交往)。本课题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科学探究等,促进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及社会责任的培养。

(二)操作思路

本课题研究旨在促进社会教育资源和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实现最佳结合,建构起学校、社会“资源联盟”运行机制,创建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新的资源支持系统。具体操作路径:整合精选—梳理优化—综合架构。

四、研究过程: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之实践路径

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统筹各类教育资源,不但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选择、整合基础性课程内容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博物馆、高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场所的作用。要积极联合社会各界参与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

(一)课程分类从管理权走向教育功能:基础性课程资源整合拓展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遵循适切性原则,选择内容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优势,以领域、模块化结构重组基础性课程内容。强调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参加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关心现实、体验人生、完善人格,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的开发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整合主题,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

1.国家课程校本化挖掘

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美术、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历史与社会等国家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拓展性课程内容。但这些课程往往有同样的主题,在同一学科零散出现,或者在不同学科重复出现。课程群的特征之一就是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若干门子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先梳理相关的国家课程内容,以单一学科整合、提炼、拓展,也可以两三门学科整合、提炼、拓展,然后重组构建成“知识拓展类”“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如以“杭州名人”“运河文化”“茶文化”“环境考察”等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

案例一 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孤山人文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

开发路径:“孤山人文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包含“孤山名人”“孤山文字”与“孤山自然风光”三个主题。由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古诗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等内容。其中,“孤山名人”主要研究名人的生平、事迹及其与杭州(或孤山)的渊源等;“孤山文字”主要研究孤山亭台楼阁、博物馆等地的对联、名字来源或与之相关的诗歌等;“孤山自然风光”主要研究梅花、桂花、银杏、枫叶等,要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孤山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

社会资源: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孤山一带

2.地方课程本土化提炼

综合性、活动性是地方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是地方课程的目标。由浙江省和杭州市教研室组织设计的“人·自然·社会”和“我与杭州”等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跨年段和学科领域,统整、提炼主题内容,并根据场馆资源,整合开发“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如以“百年老店考察”“西溪湿地考察”“印学研究”等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

案例二 地方课程·劳动与技术:“印学研究”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

开发路径:“走进印学博物馆”社会实践类拓展性课程是以中学七年级“劳动与技术”省编教材“印章与雕刻”为基础,结合八年级美术第11课“印学话西泠”及六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第11课“西泠印社话百年”、“我与杭州”第9课“西泠印社”和第10课“吴昌硕与西泠印社”等整合而成。课程内容分四个主题:走进印章艺术、我与西泠印社、篆刻技术实践、印学研究成果交流。课程内容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成效较明显。

社会资源: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及中国印学博物馆

3.校本课程精品化选择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是全国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学校、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全国 DI项目模范学校。“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CCTSS 关怀与创造”综合课程已成为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成果。课程群的特点之一是所有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把机器人、DI、少年邮局、少年科学院等多门适合开发成“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的校本课程精选出来,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的重要资源。

案例三 少年科学院:“走进浙大·科学实验”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

开发路径:少年科学院是学校爱好科技的学生的“家”。“走进浙大·科学实验”拓展性课程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借助“浙大”各类场馆仪器,在“双师”指导下研究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课程内容丰富: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地面水域的水质对比考察到斑马鱼的生长检测,从电的阻、流、压特性实验到流体力学实验,有假设,有试验,有实验。学生把科考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作为检验的依据,把制作的表格或折线图作为实验手段,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反馈交流。

社会资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二)社会资源功能从单一走向教育融合:社会教育资源课程化建设路径

社会教育资源种类有历史文化类、人文文化类、社会问题类、地理环境类、自然资源类、科技发展类、生活环境类等,在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时要有整合视野。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要通过多途径开发课程资源,为课程整合的全面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依托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加强与高校、社会团体、行业企业、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1.场馆资源:学校拓展性课程普及实施的主阵地

为广泛利用各部门的社会资源,建立更多面向中小学生、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基地,构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目前,杭州市将实施“一场馆一课程”计划,鼓励支持第二课堂基地与学校合作设计、开发拓展性课程,促进第二课堂教育资源课程化、体系化。“第二课堂”有丰富的场馆资源可促进学生精神、意志、品德、知识、能力、体质和审美的全面发展,也是开展学校“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的最佳社会资源。但需结合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精选优化结盟。

(1)依托“第二课堂”资源,构建小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小学依托“第二课堂”构建的“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主要是以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美术等国家课程,以及“我与杭州”“人·自然·社会”等地方课程为核心内容而重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包含“自然·环境”实践考察学习领域和“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学习领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每个学期设置一个主题。

学校还出台了《“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拓展性课程指导纲要》,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规范的指导建议。每一个年级每学期开展一个主题,主题启动与选题指导2课时,小组方案指导2课时,走出校园开展实践6课时(两个半天),成果整理交流与总结评价2课时,累计12课时。

(2)依托“第二课堂”资源,构建中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中学依托“第二课堂”构建的“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主要是以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科学、语文、美术、思想品德、社会与历史等国家课程,以及“人·自然·社会”“我与杭州”等地方课程为核心内容而重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包含“自然·环境”实践考察学习领域和“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学习领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七、八年级每个学期设置一个主题。

课程构建方式多样,有的以劳动与技术学科为主,整合相关学科的相同内容建构一个新主题;有的以科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为基础,整合相关学科的目标而建构一个综合的新主题;有的则是几门学科的目标和内容整合。中学教导处负责课程实施。“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学生可以借助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资源或其他社会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2.院校资源:学校拓展性课程提升实施的试验场

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思路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当地社会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地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附近,本部初中距离浙江工商大学较近。目前学校已经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所属的多个学院合作共建了学生社会实践和学校少科院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本课题主要依托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两所省内优质高校的资源,构建了中小学“科学实验”拓展性课程群。

(1)依托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资源,构建小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依托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资源,构建了“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

①“棒伢儿·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课题组走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对可以向学生开放的场馆和能为学生活动提供服务的资源进行调查和尝试,选择了符合学生年级段特点的活动项目。对前期已经开展的学生进浙江大学海洋系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校史馆,浙江大学老师来学校开展生命科学、海洋生物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思考,整合了科学课程、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构建了依托浙江大学资源,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棒伢儿·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②“小院士·科学实验探究”拓展性课程群。在必修实践活动类课程群的基础上,学校也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小院士自身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适合在普及基础上的更具个性化、创新性、综合性的探究和学习课程。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也针对浙江大学优质资源的深入挖掘,我们以“少年科学院”为社团组织形式,设计了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发了“小院士·科学实验探究”拓展性课程群。

学校“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应当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方式,体验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生可以借助与学校结盟的高校教育资源,对浙江大学生物、环境、物理、生命、热工程等科学领域开展实验体验、探究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依托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构建中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拥有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校依托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资源,结合八年级科学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开发了“食品安全实验”“食品制作实践”等主题活动,构建了中学“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其属于必修模块。学校于每年的11月—12月安排一个下午带领学生去浙江工商大学实验基地。

3.行业资源:学校拓展性课程个性实施的孵化器

社会各行各业是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最好的学习活动场地。杭州西湖少年邮局是学校学生社会服务体验的基地,西湖交警支队是学校的结对单位。学校还与浙江大学中控公司、杭州速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盟,借助企业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和网络资源,开发有利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拓展性课程实施的网络平台和教育技术装备,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

案例四 “少年邮局”:学生社会服务体验的基地

杭州西湖少年邮局是全国第一所少年邮局,工作人员全由学生担任,于1997年2月20日创立。

活动目标:杭州西湖少年邮局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依托,是以培养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际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目标的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开发的一门拓展性课程。

活动方式:杭州西湖少年邮局开展的活动形式包括:设计邮戳,手绘封设计,与集邮的朋友交邮友,每年两次的夏令营和冬令营“票中游”,参加邮展及邮票首发活动等。学生多次参加了由国家、省、市组织的现场集邮服务活动,展现出当代少年的风采,由学校及少年邮局组织承担的新邮发行成功举行了三次。

活动成效:杭州西湖少年邮局成了邮政服务社会实践、学生集邮兴趣培养的基地。学生设计的邮票、明信片已经出版发行,学校集邮队伍在不断壮大。2012年,学校参加全国集邮联的会员超过了200人,这个数字已达到了全国邮协人数的万分之一。

五、研究成效: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之校本样式

本课题积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构建了学校课程新体系,增强了学校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本课题研究有效提升了“第二课堂”场馆资源的素质教育功能,同时也开发、利用了更多的高等院校资源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架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性课程群,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形成了学校拓展性课程群开发样式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科学、美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社会与历史、“我与杭州”“人·自然·社会”等学科为核心基础课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联合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了“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群。

1.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校拓展性课程目标设定的核心理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并且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理念就是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取向,重在与基础性课程衔接融合,对课程实施进行拓展优化。学校结合办学理念,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分不同阶段制定课程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2.资源整合拓展:学校拓展性课程内容架构的实践途径

通过联合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基础性课程资源,学校开发了“实践活动类”和“知识拓展类”两类拓展性课程,包括四大学习领域,即“自然·环境”实践考察、“历史·文化”课题研究、“社会·职业”服务体验、“科技·创新”实验探究,体现了拓展性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拓展性课程群中的单门课程具有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特征。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处于整个课程体系及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模块主题都是从整体的需要出发的。

(二)促进了学生“责任、人文、科学、创新”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核心素养是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学校经过两年多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1.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人文底蕴”素养得到提升

学生在拓展性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培养了社会责任和人文底蕴。如八年级学生从天子岭生态公园考察归来后均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可见学生对人与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了。调查数据同样证明学生对“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认知更加全面了。

在“孤山人文研究”拓展性课程中,课题组抽取参与课程的学生为样本(100人),在课程前后分别对学生的孤山人文知识进行检测,对比数据可知,拓展性课程后,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提升,即“人文底蕴”核心素养显著提升。

2.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实践创新”素养得到提升

“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小院士学生借助浙江大学实验室的仪器,通过小组分工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所研究的点进行定点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并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得出客观结果,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其中,“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的提升尤为显著。

在“少年邮局”职业体验中,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公益服务中解决真实问题,“实践创新”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欢庆.创造力开发教程[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2]焦炜,徐继存.课程行动研究模式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8):35-41.

[3]凯米斯.行动研究法(上)[J].张先怡,译.教育科学研究,1994(4):32-36.

[4]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6]麦克南.课程行动研究[M].朱细文,苏贵民,赵南,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石伟平,周加仙.斯坦豪斯课程理论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9(2):41-47.

[8]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汪霞.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和需要[J].教育科学,2001,17(3):9-12.

[10]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 (9):22-25.

[12]徐巧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方式和种类[J].辽宁教育,2004(3):12-14.

[1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实施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张万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支持者[J].教育科学,2002,18 (4):59-61.

[15]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2).

[16]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