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精典:从分析思路到诊断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心电图分析要领及步骤

视频资源

一、分析心电图时应关注的内容

通常应关注4个波、2个段、3个间期及有无心律失常出现,心室预激时尚需关注P-J间期。

(1)4个波:P波、QRS波群、T波、U波。

(2)2个段:PR段、ST段。

(3)3个间期:P-R间期、Q-T间期及P-J间期。

(4)有无心律失常出现。

二、确定基本节律

依据下列导联P波极性进行判定:①若Ⅰ、Ⅱ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倒置,V1导联正负双相或直立,V4~V6导联直立,并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搏动,则原则上可确定为窦性心律(但需排除高位右房心律)。②若Ⅱ导联P波倒置、aVR导联直立,则为心房下部心律(P--R间期≥0.12s)或房室交接性心律(P--R间期<0.12s)。③若Ⅱ导联P波负正双相、aVR导联正负双相,则为房性心律。④若Ⅰ导联P波倒置或负正双相,即使Ⅱ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倒置,也应诊断为房性心律。

(1)若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再根据P波频率,确认是正常频率(60~100次/min),还是窦性心动过缓(<60次/min)或窦性心动过速(>100次/min)

(2)根据P波形态、时间及振幅,确认有无左、右心房肥大或心房内阻滞(图7-1)。

图7-1 间歇性左、右心房内阻滞引发P波改变

男性,70岁,冠心病、糖尿病。Ⅱ导联(图7-1)显示窦性P-P间期规则(1.03s),频率58次/min, P-R间期0.18s;除P4高尖外(振幅0.25mV,时间0.10s),其余P波均增宽伴切迹,时间0.14s,两峰距0.06s,振幅0.1mV。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58次/min); ②间歇性P波改变(增宽伴切迹、高尖),系间歇性左、右心房内阻滞所致。

(3)根据P-P间期规则程度,确定有无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及窦房阻滞(二度Ⅰ型、二度Ⅱ型及高度阻滞)(图7-2、图7-3)。

图7-2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男性,66岁,病窦综合征。Ⅱ导联(图7-2)显示P-P间期0.85~2.04s,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不呈倍数关系,长达2.04s时也未见各种逸搏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窦性停搏;③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④提示双结病。

图7-3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男性,78岁,冠心病。MV5导联(图7-3)显示P-P间期呈0.78、1.56s短长两种,长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2倍,平均心室率50次/min; 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0.15mV。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引发缓慢心室率(平均50次/min),房室呈2∶1~3∶2传导;③提示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④ST段改变。

(4)根据P波形态、P-P间期有无互差,确定是否存在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图7-4)。

图7-4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

女性,22岁,就业体检。Ⅱ导联(图7-4)显示窦性P-P间期0.53~0.89s,频率67~113次/min, P波形态随着P-P间期的改变而多变。心电图诊断: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时呈窦性心动过速(113次/min)。

(5)若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则为心房颤动(图7-5)。

图7-5 心房颤动伴正常心室率(平均80次/min)

(6)若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规则或不规则,则为心房扑动(图7-6)。

图7-6 心房扑动伴正常心室率(平均80次/min),房室呈3∶1~7∶1传导

(7)若P波不清楚,R-R间期短而规则,QRS波形正常,频率160~250次/min,则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图7-7)。

图7-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男性,31岁,突发心动过速0.5h。V1、V5导联(图7-7)同步记录,未见P波,R-R间期0.30s,频率200次/min;V5导联ST段呈下斜型压低约0.2mV, 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0次/min),首先考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②ST-T改变。

三、分析P-R间期

P-R间期代表房室传导时间,受传导径路、心率、年龄、药物及自主神经等多种因素影响。

(1)正常P-R间期0.12~0.20s。

(2)若P-R间期0.201~0.209s(201~209ms),则为房室传导延缓。

(3)若P-R间期≥0.21s,则为一度房室阻滞(图7-8)。

图7-8 一度房室阻滞

男性,69岁,冠心病。MV5导联(图7-8)显示窦性P-P间期1.07~1.10s,频率55~56次/min, P-R间期0.42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55~56次/min); ②一度房室阻滞。

(4)若P-R间期逐搏延长,直至P波下传受阻,QRS波群脱漏,则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图7-9)。

图7-9 长P-R间期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男性,32岁,病毒性心肌炎。Ⅱ导联(图7-9)显示P-P间期0.71s,频率85次/min; P-R间期由0.24s→P波下传受阻或由0.24s→0.29s→P波下传受阻,QRS波群脱漏,房室呈2∶1~3∶2传导,平均心室率60次/min。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长P-R间期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房室呈2∶1~3∶2传导。

(5)若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有QRS波群脱漏者,则为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图7-10)。

图7-10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

男性,25岁,病毒性心肌炎。Ⅱ导联(图7-10)显示P-R间期固定为0.16s,有P波下传受阻,QRS波群脱漏,R2、R5搏动延迟出现,其QRS波形与窦性略异,逸搏周期1.40s,频率43次/min,平均心室率60次/min。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房室呈2∶1~4∶3传导;③房室交接性逸搏伴非时相性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6)若连续出现2个窦性P波下传受阻且无逸搏干扰,则为高度房室阻滞(图7-11)。如有逸搏干扰,则仍归入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图7-10)。

图7-11 高度房室阻滞

男性,62岁,冠心病。MV5导联(图7-11)显示P-P间期0.85~0.87s, P-R间期固定为0.17s,连续出现2个P波下传受阻,以致出现2.56s长R-R间期,期间未见各种逸搏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一过性高度房室阻滞;③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④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

(7)若P-R间期长短不一,P-P间期规则,R-R间期长而规则(<60次/min), P波频率快于QRS波群频率,则为三度房室阻滞(图7-12)。

图7-12 三度房室阻滞

男性,82岁,冠心病。MV1导联(图7-12)显示P-P间期0.75s,频率80次/min; P-R间期长短不一,QRS波群呈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R-R间期1.94~2.0s,频率30~31次/min。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三度房室阻滞引发缓慢心室率(30~31次/min),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或双束支内;③室性逸搏心律(30~31次/min); ④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

(8)若P-R间期<0.12s,有δ波,QRS宽大畸形,则为心室预激(图7-13)。

图7-13 A型心室预激

男性,30岁,健康体检。常规心电图(图7-13)显示P-P间期0.78~0.82s, P-R间期0.11s,有δ波,QRS宽大畸形,胸前导联QRS主波均向上。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A型心室预激。

(9)若P-R间期<0.12s,无δ波,QRS波形正常,则为短P-R间期。

(10)若P-R间期≥0.12s,有δ波,QRS波群呈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伴电轴左偏,则为Mahaim纤维心室预激。

四、分析QRS波群

(1)确认有无电轴偏移:正常、右偏、左偏及无人区(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加以确定)。

(2)确认有无低电压、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及右心室肥大依据。

(3)确认是否存在异常Q波。

(4)确认QRS波群时间:若QRS波群时间≥0.12s,则观察V1、V5导联,确定是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还是非特异性心室内阻滞或心室预激、室性异位搏动或心室起搏等。

(5)确认有无顺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

(6)确认有无提早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若有,则需确认是房性早搏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心室预激还是室性早搏(图7-14、图7-15、图7-16)。

图7-14 房性早搏二联律,时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R4、R8

女性,21岁,病毒性心肌炎。V1导联(图7-14)显示每隔1个窦性搏动提早出现1次P′-QRS-T波群,其P′波形态和偶联间期均一致,部分P′波下传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R4、R8)。心电图诊断:①窦性搏动;②频发房性早搏,呈二联律,时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图7-15 房性早搏伴A型心室预激(R4

男性,35岁,健康体检。MV1(定准电压5 mm/mV)、MV5导联同步记录(图7-15),显示窦性P-P间期0.83s,频率72次/min; P-R间期0.25s; R4搏动为提早出现P′-QRS-T波群,其P′-R间期0.10s,有δ波,QRS时间0.16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早搏伴A型心室预激;③一度房室阻滞;④房室旁道呈4相阻滞。

图7-16 多形性室性早搏二联律

女性,68岁,冠心病。Ⅱ导联(图7-16)显示每隔1次窦性搏动提早出现1次宽大畸形QRS-T波形,但其形态3种而偶联间期相等;早搏后窦性搏动的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多形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③早搏后轻度T波改变。

五、分析ST段、T波及U波

(1)确认以R波为主导联有无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2)确认各导联有无ST段抬高及其抬高的形态和幅度。

(3)确认各导联有无ST段呈水平型延长≥0.16s、缩短至0.05s以下或消失。

(4)确认以R波为主导联有无T波高耸、低平、双相或倒置。

(5)确认以R波为主导联有无U波倒置或双相。

(6)确认有无T波与U波融合及U波增高。

(7)确认有无ST段、T波及U波电交替现象。

若有上述心电图改变,最好能结合临床判定是何种原因所致,是非特异性改变还是心肌缺血、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低钾血症等原因所致。

六、测算Q-T间期

确认有无Q-T间期延长或缩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所致。若是继发性Q-T间期延长(心室除极异常引起如束支阻滞、心室预激、心室起搏等),则诊断时一般不作要求,但明显延长时(延长25%以上),应予以诊断。

七、出具完整的心电图报告

通过上述的心电图分析,结合临床病史及既往心电图改变,依据心电图诊断规范要求,书写出完整的、正确的心电图报告。若遇危急重症的心电图改变(详见第四十三章),则需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并启动危急重症上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