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张 Zhānɡ
张姓为中国第3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896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74%。约28%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3省(其中河南省最多,约占10.9%),43%分布于安徽、江苏、四川、湖北、辽宁、广东、陕西、山西、黑龙江、湖南10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清河郡、太原郡、吴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沛郡(沛国郡)、南阳郡、河间郡、安定郡、京兆郡、敦煌郡、中山郡、魏郡、武威郡、范阳郡、犍为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晋城)、修武郡、上谷郡、荥阳郡、平原郡、蜀郡、襄阳郡、梁国郡。
张姓有爱敬堂、爱日堂、爱贤堂、安定堂、安庆堂、安雅堂、百忍堂、百世堂、宝鉴堂、宝善堂、报本堂、本立堂、表易堂、博古堂、草圣堂、策枚堂、长源堂、成龙堂、诚心堂、承德堂、承恩堂、承宗堂、持纪堂、崇本堂、崇德堂、崇礼堂、崇庆堂、崇祀堂、崇远堂、垂裕堂、萃焕堂、萃敬堂、萃雅堂、萃英堂、存耕堂、存仁斋、存善堂、存恕堂、存心堂、存著堂、大本堂、大忍堂、道生堂、道义堂、得宜堂、德成堂、德厚堂、德远堂、德征堂、棣萼堂、东聚堂、都会堂、笃本堂、笃亲堂、笃行堂、端本堂、惇叙堂、敦(惇)本堂、敦和堂、敦厚堂、敦煌堂、敦九堂、敦伦堂、敦睦堂、敦仁堂、敦善堂、敦义堂、二铭堂、范阳堂、奉先堂、福人堂、福文堂、辅德堂、复古堂、高平堂、高望堂、古香堂、观敬堂、冠英堂、光裕堂、和德堂、和气堂、河东堂、河内堂、恒德堂、横渠堂、弘德堂、怀德堂、怀义堂、怀远堂、焕文堂、皇序堂、惠和堂、鸡峰堂、积厚堂、积庆祠、积庆堂、汲郡堂、集成堂、济美堂、继忍堂、嘉会堂、嘉顺堂、嘉言堂、犍为堂、建本堂、鉴湖堂、金鉴堂、金陵堂、京兆堂、敬爱堂、敬翠堂、敬达祠、敬睦堂、敬身堂、敬思堂、敬惜堂、敬谊堂、敬宗堂、九居堂、九如堂、九思堂、九裔堂、居易堂、聚星堂、峻德堂、开业堂、克慎堂、乐育堂、立本堂、莲池堂、梁国(郡)堂、两铭堂、麟征堂、凌云堂、留侯堂、留余堂、六顺堂、六箴堂、禄宜堂、履厚堂、洛阳堂、敏慎堂、名教堂、明德堂、明伦堂、明义堂、明远堂、鸣珂堂、睦族堂、南轩堂、南阳堂、念德堂、凝远堂、培本堂、培元堂、沛国(郡)堂、平原堂、冯翊堂、普德堂、谱德堂、亲睦堂、亲亲堂、亲宗堂、青河堂、青湖堂、青钱堂、青阳堂、清德堂、清和堂、清河堂、清间堂、庆余祠、庆余堂、曲江堂、人和堂、仁德堂、仁敬堂、荣锦祠、荣瑞堂、如见堂、儒宗堂、瑞庆堂、瑞元堂、三凤堂、三阜堂、三桂堂、三立堂、三箧堂、三益堂、三知堂、三治堂、善堂、上谷堂、尚德堂、尚义堂、绍德堂、绍鉴堂、绍渠堂、绍忍堂、慎德堂、慎思堂、慎微堂、盛德堂、师俭堂、施本堂、始兴堂、世德堂、世恩堂、世美堂、世铭堂、世泰堂、世远堂、守经堂、守铭堂、寿康堂、授书堂、书鉴堂、书忍堂、书质堂、蜀郡堂、述善堂、树本堂、树德堂、双桂堂、顺德堂、说敦堂、思本堂、思成堂、思存堂、思敬堂、思孝堂、思益堂、思远堂、思则堂、四其堂、四益堂、祀先堂、太和堂、太原堂、铁耕堂、听彝堂、通德堂、同本堂、同庆堂、万青堂、万石堂、味芹堂、魏郡堂、文德堂、文华堂、文献堂、文星祠、文星堂、吴郡堂、五眼井张祠、五知堂、武威堂、务本堂、西铭堂、希贤堂、锡五堂、乡贤堂、襄阳堂、孝思堂、孝文堂、孝友堂、协和堂、新慎堂、馨德堂、兴德堂、袖珠堂、序源堂、叙伦堂、叙慎堂、叙彝堂、宣德堂、选青堂、循忍堂、衍庆堂、燕诒(贻)堂、燕翼堂、一本堂、诒(贻)穀堂、诒(贻)谋堂、怡忍堂、怡宗堂、贻德堂、贻忠堂、彝伦堂、义芬堂、义忍堂、亦梅堂、亦政堂、益兰祠、雍睦堂、永恩堂、永聚堂、永庆堂、永思堂、永锡堂、余德堂、余庆堂、於斯堂、玉海堂、聿修堂、裕德堂、裕裔堂、毓秀堂、源流堂、源远堂、张鼎堂、张在公祠、昭川堂、昭睦堂、贞忠堂、珍异堂、正始堂、芝泉堂、知本堂、植本堂、植德堂、植根堂、志安堂、志合堂、志文堂、志业堂、中和堂、中山堂、忠恕堂、忠文堂、忠孝堂、种德堂、众善堂、昼锦堂、珠宝堂、柱国堂、著存堂、著易堂、追远堂、椎孝堂、资敬堂、梓礼堂、紫文堂、宗岳堂、缵承堂、尊经堂、尊礼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相传张姓出黃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挥之后(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根据),因此张姓人以“青阳”为家族堂号。
张姓有一支出周宣王时大臣张仲之后。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诗经》说“张仲孝友”,因此“孝友堂”成为张氏家族的通用堂号。但大多数张姓人其实并非出张仲之后,以“孝友堂”作为张氏家族通用堂号并不合适。
汉张良(前250?—前186)封留侯,子孙以“留侯”为家族堂号。
汉武帝巡幸河东,得三箧失传之书,询问诸臣,无人能知,惟张安世(?—前62)识之。汉武帝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其后人以“三箧”为家族堂号。
唐贞观中侍中张文瓘(605—677),有四子,父子五人皆官至三品,受封二千石,时人谓之“万石张家”,其后人因以“万石堂”为家族堂号。
唐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善治家,9世同堂。唐高宗封祭泰山,亲临其家,问治家之道,他在纸上写了100个“忍”字呈献高宗,受到高宗的称赞,其后人以“百忍”为家族堂号;其后又分出“书忍”“大忍”“继忍”“循忍”“怡忍”“义忍”“绍忍”等堂号。张公艺家族九世同居,或以“九居”“九裔”“敦九”为家族堂号。
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张嘉贞(665—729)官至工部尚书,封河东侯;弟张嘉祐,官左金吾将军。二人皆居高官,每每上朝,骑从众多,鸣珂里巷(马的玉饰行响,充满里巷),时人称其所居里巷为“鸣珂里”,其后人因以“鸣珂”为家族堂号。
唐睿宗、玄宗宰相张说(667—730),少时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传说有一老者为感谢其所,赠其绀珠一颗,言将珠藏于袖中,便能心神开悟。张说遂将此珠秘藏于身,终身携带,后果应其言,文经武纬,成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以“袖珠”为家族堂号。
唐书法家张旭(675—?),人称草圣,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唐开元间,唐玄宗过生日,群臣多献奇珍异宝,惟张九龄(678—740)呈献《千秋金鉴录》5卷,详述古今兴亡之道,受到唐玄宗的嘉奖与褒扬,其族人引以为荣,以“金鉴”为堂号;后又分出“书鉴”“宝鉴”“绍鉴”等堂号。张九龄祖籍韶州曲江(今属广东),故其后人或以“曲江”为家族堂号。
唐小说家张鷟(?—740),才学高超,应八科考试,皆列入甲等,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张鷟因有“青钱学士”之称,其后人以“万青”为家族堂号。
还有一支万青堂张氏出唐人张旌之后。张旌著有《万选青钱》一书,其后人以“万青”或“选青”为家族堂号。北宋太宗、真宗宰相张齐贤(643—1014),宋太祖西巡洛阳时他指天画地,以布衣身份献富国强兵十策,其后人以“策枚”(意为“献策”)为家族堂号。
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1077),人称横渠先生,其后人以“横渠”“绍渠”为家族堂号。张载著有《东铭》《西铭》,后者被视作儒学经典,其后人或以“西铭”“二铭”“两铭”“守铭”“世铭”为家族堂号。张载两个曾孙随宋高宗南迁,后定居泰兴(今属江苏)。裔孙张羽、张翀、张羽惠,朝廷敕封“三凤”,其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
南宋理学家张栻(1133—1180),号南轩,其后人以“南轩”为家族堂号。
明代张姓出过三位榜眼,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榜眼、福建宁化张显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榜眼、江西新喻(今新余)张春,万历五年(1577)榜眼、首辅张居正次子、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张修嗣(1553—?)。古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总称“鼎甲”,故张姓一支以“张鼎”为家族堂号。
明万历中首辅张居正(1525—1582),卒赠上柱国,其后人以“柱国”为家族堂号。
晚清大臣张之洞(1837—1909),任四川学政时于成都创尊经书院,其后人以“尊经”为家族堂号。
福建泉州鉴湖堂张氏,先祖张延鲁唐时居越州鉴湖,故自号鉴湖居士,其后人因以“鉴湖”为家族堂号。
浙江兰溪县三阜堂张氏,分为大阜、石阜、椒阜三支,因以“三阜”为家族堂号。
湖南华容青湖堂张氏,始祖张复,元末明初隐居邑东之青湖,其后人因以“青湖”为家族堂号。
湖南浏阳、长沙一带三田(浏阳膏田、茅田,长沙洞田)张氏,始祖名张宗道,后人以“承宗”为家族堂号。
江苏常州天王堂巷张氏,始迁祖名张怀义,其后人以“怀义”为家族堂号。
浙江嘉兴梅溪张氏,始居梅溪之南杨家桥,庭前植桂二株,里人谓之“双桂张”,其后人因以“双桂”为家族堂号。
台湾云林斗六镇张氏,始祖名张长源,因以“长源”为家族堂号。相传文昌星官本名张亚子,张姓一支托称出于其后,以“文星”为家族堂号。
张姓人都奉所谓黄帝之孙挥为始祖。明陈士元(1516—1597)《姓觿》引《世本》说:“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因氏。”说挥是黄帝之子,而唐欧阳洵(557—641)《艺文类聚》引《世本》则以挥为青阳氏子,也就是说是黄帝之孙。而《北堂书钞》《初学记》《一切经义》《太平御览》《玉海》《通鉴音释》等皆引《世本》宋注以挥为黄帝臣,《广韵》则以为黄帝第五子,《古今姓氏书辩证》以为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足见挥不过是一个传说人物,黄帝之子也好,黄帝之孙也好,不过附会而已。而《姓觿》引《世本》之说,恐亦有伪。东汉王符作《潜夫论》、应劭作《风俗通义》即不采此说。《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广韵》《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急就篇》诸书虽主张氏出挥之后说,亦未引《世本》。清人辑《世本》皆未见收录。应劭作《风俗通义》始谓“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晋张勃《吴录》谓:“挥,观弧星始制弧者。弧如张之星也。”唐人林宝撰《姓纂》始演绎为“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层累地打造了张姓出黄帝之孙挥之后说。但这种说法一直遭到质疑。宋郑樵(1104—1162)以为“此非命姓之义也”。明宋濂(1310—1381)、清张澍亦以为非。中国之有文字,不得早于夏代。大抵初期文字多为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即使黄帝之时已有文字,恐怕也不会出现像“张”这样的形声之字。甲骨文字至今都没有发现“张”字,怎么可能黄帝时代出现“张”这样的姓呢?如果黄帝时代连“张”字都不存在,怎么会有挥“始制弧矢,张网罗”而为张氏的事呢?
笔者认为,张姓有4个主要来源:
以国为氏。中国星辰名称多与地上之国地域相对应,古代称之为“分野”。南方朱雀七宿有张宿,分野在三河。是古有张国,公族以国为氏。周厉王时有保氏(官名)张无忌,大概即是张国人。厉王无道,无忌疏谏,王怒,流于番禺而死。子张忠嗣,字仲,周宣王时保氏。即《诗经·小雅·六月》之张仲。春秋宋有张匄、卫有张丐,可能出于张仲之后。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张氏出晋解张之后,明宋濂《张氏谱图·序》亦主张此说。解张(当作解长),字张侯(当作长侯),河东解(在今山西永济县开张镇古城村)人,春秋晋景公臣;子张老(当作长老),以父字为氏。张(长)老生张(长)君臣,张(长)君臣生张(长)趯,张(长)趯生张(长)骼。张(长)骼生赵襄子相张(长)孟谈。张(长)孟谈之子张(长)柳朔,为晋范吉射家臣。韩、魏、赵三卿分晋,张(长)氏分散各国,故韩、魏、赵多张(长)氏。张氏,本作长氏。战国韩“韩恙戈”“韩半戈”“韩半矛”,赵国“吴庶戈”“春平侯剑”“春平侯矛”等青铜器铭人物有长姓,而未见张姓。罗福颐《古玺汇编》收有战国时长氏玺印228方,罗振玉《玺印姓氏征》收有长氏印18方,皆韩、赵、魏三国之印品。河北石家庄北郊东古城村发掘之汉初赵王张耳墓有长耳铜印,张氏犹作长氏。长氏改张氏,恐怕是西汉的事了。司马迁作《史记》,凡长氏悉改张姓,后世文献也随之多有追改。但也有疏漏未改的,晋范吉射家臣张柳朔在《墨子》一书中仍写作长柳朔便是一个例子。后世张氏,追根溯源,十之七八出于汉留侯张良(前250?—前186)之后。但其身世,颇有争议。东汉王符(85?—163)《潜夫论·志氏姓》谓:“留侯张良,韩公族姬姓也。秦始皇灭韩,良弟死不葬,良散家赀千万,为韩报仇,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椎副车,秦索贼急,良乃变姓为张,匿于下邳。”其后三国蜀谯周(201?—270)之《古史考》、晋皇甫谧(215—282)之《玄中记》均采用此说。然《史记·留侯世家》及《汉书·张良传》只是说张良是韩国人,并没有说是韩国公族;而他刺杀秦始皇失败,遭到通缉,也只是“更名姓,匿于下邳”,并未说他改姓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均以张良出晋之张(长)氏。晋亡,张(长)氏仕韩,张开地(长开地)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相;其子张平(长平)为韩釐王、悼惠王相,即张良之父。
张氏出于晋国解张(解长)之后,本无可非议,但至今仍有一些姓氏学家不肯承认。他们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为依据,认为解张是周宣王时卿士张仲的后裔。既然解张是张仲的后裔,为什么他叫解张而不叫张解?姓氏的来源往往是多元的,有什么根据说晋国的张氏一定是张仲的后裔呢?
河北人说河北省清河是张姓的发源地,他们在那儿建立了“华夏张氏祖庭”,世界各地张氏后裔每年都来举行祭祖大典;而河南人则说河南省濮阳才是张姓的发源地,他们在那儿建立了“张挥公园”,修建了挥公墓、挥公碑和挥公雕像,每年都有世界各地张氏后裔来这里谒祖祭祀。其实,山西永济开张镇才是真正张姓发源地。
战国时秦相张仪(?—前310)之后。张仪,魏国公族。《吕氏春秋》谓魏氏余子也。东汉高诱注:“大夫庶子为余,受氏为张。”
张氏,芈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后,庄氏之别。湖北荆门市包山楚简有张、张恁(刘信茅《楚系简帛释例》)。
张姓还有其他来源:
东汉时有名聂壹者,与人积怨,为避仇家追杀,乃改姓张,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三国魏大将张辽(169—222),即其后。
三国魏平北将军、安国亭侯张燕,本姓褚。曾参加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张死后被推为首领,改张姓。
前凉悼公张天锡赐梁景、刘肃姓名曰张大奕、张大诚。
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水利专家郏亶(1038—1103),太仓(今属江苏)人。其后有改张姓者,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张德纯即是。
明初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刘灌,洪武中迁河南新密,安厝于大隗镇南观音堂之西偏迤。为免役差,外分张、王、李、赵、裴5门,共为6姓,散居四方,各立居宅茔域。张姓居大隗镇东北1公里处。
湖北钟祥市襄河西盐山院子一支张姓,其先本姓李。始祖李兴旺,明洪武元年(1368)自江西吉水穀村迁钟祥,子孙以张为姓。
河南永城县古城村张姓,本姓金氏。始祖金明,明洪武三年(1370)由山西洪洞迁来,命4子分为崔、谢、张、陈四姓。
明方孝孺为燕王朱棣所杀,其族人一支避祸改姓张氏。
湖北荆门一支张姓,本姓朱,相传为明藩王裔。明亡后易姓,迁荆门。
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也有张姓,例如:
汉武帝时有功臣、幾将侯张陷,朝鲜人。
乌丸族张姓,汉末中山国丞相张纯之后。张纯与乌丸族“大人”联盟反汉,成为北方诸郡乌桓元帅,自此张姓成乌丸贵姓。北魏天兴元年(398),乌丸人张超聚党两千余家,据渤海之南皮(今属河北省),自号征东大将军、乌丸王。这一支张姓后融入汉族,谓之南皮张氏。
东汉及三国时期山越人姓。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人的后代。东汉和三国时期分布在东南地区及今江西等地山区。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人自此消失,大部分融入汉族。山越人张姓,谓之侯官张氏。
魏、晋、南北朝时俚族姓。俚族是先秦时期南越先民中的骆越人、西瓯人及汉代的乌浒人、南越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汉末至唐初活跃于岭南地区(今广东西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是今天壮族的先民。
其后融入汉族、壮族等民族。
古代賨人(板楯蛮)姓。其后融入土家族、汉族等民族。
三国时僰人姓。白子国首领龙祐那之后。蜀相诸葛亮南征益州蛮,龙祐那从征有功封为酋长,赐姓张氏。僰人,唐时称白蛮。龙祐那裔孙张乐进求,唐初昆弥国(又称白国、建宁国)国君。唐贞观三年(629)为蒙氏南诏国所代。其后子孙繁衍,移居各地,为今白族张姓主要之一支。
晋时义阳蛮(荆州蛮)有张姓。西晋时有荆州蛮、汉族起义领袖张昌(?—304)。义阳蛮(荆州蛮),土家族先民。
两晋、南北朝时匈奴族有张姓。前秦有屠各胡张罔(?—362)聚众起义,自称大单于;北魏天兴元年(398)三月,有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永兴五年(413),有河西胡张外(?—113)举兵反魏;神瑞元年(414),有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7000余家内属。屠各胡、西河胡、河西胡,均为匈奴族之支系。
羯族有张姓,出于匈奴羌渠部。羌渠,即康居(Sordiana),是羯族张姓其先西域粟特人。东晋有胡部大(羯胡部落首领)张(bèi)督,后赵有尚书仆射张离、张良。羯族张姓,后融入汉族,谓之上党张氏。
两晋、南北朝时氐族有张姓。东晋时有武都(今甘肃西河、成县)氐豪张熙。
公元1254年,大理国亡,王族段氏子孙或改张姓,为白族张姓之一支。
唐代僚族(史称獠族)有张姓。
哀牢夷(乌蛮)有张姓。白蛮张氏让政权于南诏,南诏王细奴逻感其恩,改子逻波海姓名为张朝凤。裔孙张胜温,宋代大理国后期著名画家。
奚族有张姓。唐贞元中有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孝忠(730—791),元和中有中书令张茂昭(762—811),大和中有左龙武统军张茂宗。
回鹘(回纥)族有张姓。五代后晋绛州刺史、检校太保张从训,即回纥人。
突厥族有张姓。后晋有彰义军节度使张万进(?—939)、彰德军节度使张彦泽(?—946);后周有神武统军张彦超(?—956)。
宋时犹太人来华定居开封(今河南开封市)者,其后取汉姓者有张姓。
宋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至湘西屯边,任屯长。后定居当地,改张姓,子孙繁衍,分散于湘西及周边地区,融入苗、侗、土家等民族。
契丹族姓。辽天祚帝时有将军张家奴,本姓耶律氏。又元成宗时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张孔孙(1233—1307),其先出辽之乌古部,为金所并,遂以张为姓。
靺鞨族有张姓。渤海国有大将张文休、大臣张仙寿等。元至元中有张础,靺鞨族,真定人。历任浙西道、岭南广西道、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副使。又辽时有靺鞨人高霸,改张姓。子张祐、孙张匡,仕辽为节度使。匡长子张玄征,仕金为彰信军节度使;次子张玄素,金世宗时户部尚书。玄征女为金世宗元妃;子张汝弼,官至尚书左丞。匡从子张浩(?—1163),金海陵王时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浩子张汝霖(?—1190),金世宗时御史大夫。
女真族有张姓。金天辅中洺州刺史赤盏晖,其先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金亡,赤盏氏复改张氏。又颜盏氏、兀颜氏、温迪罕氏、兀撒惹氏,入元抑或改张姓。明成祖赐女真千户、女真人昝卜姓名曰张志义,任为建州卫指挥使。
元代党项族(唐兀族)有张姓,见《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
元代蒙古人有以张为姓者,如画家张彦辅、平江路总管张蒙古岱、集庆路总管张塔海特穆尔等。
元岷州元帅府同知朵只牙,明洪武二年(1369)附明,除武靖卫管军百户,改河州右卫左所。卒,子驴驴袭,更名张全,洪武二十七年(1394)调宁波卫右所百户,子孙传袭。
明太祖赐蒙古降将伯颜帖木儿张姓。玄孙张晟,官都督佥事。
明成祖赐鞑靼人哈剌尔敦姓名曰张隆善,命为北京右军都督佥事;明宪宗赐鞑靼人奴儿姓名曰张友,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江西新余一支张姓,相传出日本平安时代后期武将源义光(1045—1127)之后。源义光,成年后在近江国(现滋和县)大津三井寺新罗明神神堂前举行成人仪式,改名新罗三郎。他父亲源赖义去世后由长子源义家继承源氏一族首领。源义家无子,以其外甥源义忠为继承人。为了成为源氏家族首领,源义光将外甥谋害致死。源义光第7子源觉义为逃避源义忠遗孤河内经国仇杀,于公元1085年逃至高丽(今韩国)莞岛。新罗明神是源氏家族的保护神,其原型为归化新罗的中国人、新罗清海镇大使张保皋(790—846),因此源觉义改姓张氏,在新罗定居下来。朝日丁酉(1597)之战时,源觉义裔孙逃至中国,后辗转定居江西新喻(今新余),子孙成为中国人。
这些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张姓,一部分后来已经融入汉族,大部分融入或衍化为其他少数民族。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张姓,例如:
蒙古族张姓,本姓准章氏、扎楞氏、扎鲁特氏、卫剌特氏、江如敖氏、扎赉尔氏、其莫德氏、呼博沁氏、察哈尔氏、扎拉哈德氏、斡日脱德(额尔图德、额尔图惕、额日图惕)氏、扎兰努德氏、额勒苏特氏、陶格米德氏、奥如高德氏、索伦高德氏、也和察哈尔氏、巴嘎察哈尔氏、呼和察哈尔氏、察哈尔努德氏、巴尔高楚德氏、斡苏古如德氏、斡亦剌惕氏等。辽宁岫岩前营乡蒙古族张姓,本姓治良匡氏,元惠宗时中书右宰相马札儿台之后。元亡,马札儿台裔孙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11世孙继英授德投努尔哈赤帐下。清初,迁居盛京(沈阳)。其孙伯尔格,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后偕弟吾令吉定岫岩,子孙改姓张氏;四川成都蒙古族张姓,本姓鄂漠克氏,西夏宗室於弥氏(嵬名氏)之后。
河南获嘉等地张姓之一支,元宗室可反反之后;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向家村及太原乡香树坝村张姓,元明宗王子之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攻进元都大都,元顺帝北逃,其兄弟有不及北逃者纷纷南逃。其中5兄弟逃至四川。1374年,明军入川征剿,兄弟分散。其中一兄弟改姓谭氏,避居奉节地区。清顺治、康熙中,清廷查剿反清复明残势力,裔孙谭启鸾偕眷潜至彭水下塘口,避居张帮墨家。因张妻姓谭,启鸾认作姑母,改名攀桂。后娶妻生子,长子以张为姓,名张侨;次子、三子仍姓谭氏,名谭能、谭斗。后迁鹿鸣向家坝(今向家村),一部分后又迁太原乡香树坝村。
清末库伦办事大臣三多(1875—?),蒙古正白旗人,蒙古钟木依氏。汉名张六桥。民国后任盛京副都统、将军府循威将军。后事伪满。
回族有张姓。江苏扬州一族,其先波斯人剳木赤,元时来华,明嘉靖间其孙昭勇受封为武骑都尉,赐姓张氏;明正统中回回人阿老丁以出使瓦剌功授北京锦衣卫千户,后以张为姓;湖南邵阳一族,其先曰璞罗德,北平三河人(今属河北),明初赐姓张氏,授宝清卫指挥。后致仕定居宝清(邵阳)武冈车林铺鸡脚塘。
藏族张姓,本姓吴木、移散、扎曼阿希比各木、错比、依萨。
苗族张姓,本姓卯娄、蒙荡、孟恩陆、卯漏、金劳、卯娄、卯茍、卯娄莽、卯娄恶、卡仰、代西等。湖南永顺、保靖、花垣等地苗族张姓,先祖汉族,本姓张氏。相传宋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至湘西屯边,任屯长。后定居当地,改张姓,子孙繁衍,分散于湘西及周边地区,融入苗、侗、土家等民族。贵州台江一带苗族张姓,本姓万。
彝族张姓,本属八且、渣哈、瓦渣、阿摩惹石、阿扎、史土、肘喽、纳举、赌纳几、乙普、都卑、对素、薄以鲁、阿鲁、那、拉基、呔勒、阿克咀、鲁颇、阿弄、阿得、召地、咱碑、葛弄纳等氏族(家支)。
壮族张姓,其一支居云南师宗,明成化中云南布政司参政张海之后。明末清初,张海裔孙一支迁师宗龙庆黑尔,子孙融入当地壮族。
布依族张姓,其先唐、宋五姓番、七姓番(龙番、方番、张番、石番、罗番、程番、韦番)之张番。
朝鲜族张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安东张氏、德水张氏、浙江张氏、结城张氏、求礼张氏、军威张氏、丹阳张氏、荣仁张氏、礼山张氏、荣川张氏、木川张氏、扶安张氏、顺天张氏、延安张氏、永山张氏、永东张氏、沃沟张氏、沃川张氏、蔚珍张氏、仁同张氏、全州张氏、知礼张氏、镇安张氏、晋州张氏、镇川张氏、川宁张氏、青松张氏、忠州张氏、丰德张氏、太原张氏、兴德张氏、兴城张氏、兴阳张氏、兴海张氏、海丰张氏等35望(本贯)。德水张氏,出元时陪同元齐国公主、忠烈王妃来到朝鲜的张舜龙之后;浙江张氏,出明代万历时朝日丁酉之战时中国援将张海滨之后。其他各望张氏,据传出中国五代时东渡高丽、后为高丽三太师之一的浙江人张贞弼之后。
满族张姓,其先清代满洲八旗爱义氏、罕楚(韩楚)氏、扎拉氏、纳喇氏(辉发那拉氏)、章佳氏、彰锦氏、柱古氏、兆佳氏、图们氏、完颜氏、颜札氏、赫舍哩氏、尼玛察氏、张尔佳氏、彰扎尔(张扎尔)氏、札虎塔氏、札库塔氏、札拉哩氏、札思瑚里氏、札苏哩氏,以及融入满族的蒙古鄂莫克氏、扎鲁察氏、治良匡氏,达斡尔族斡勒氏,锡伯族扎库氏,八旗汉军、“高丽旗人”张氏。辽宁凤城部分满族张姓,其先吴三桂(1612—1618)部属,云南人。吴兵败后被俘,编入盛京兵部,发凤凰城当差,子孙融入满族。又清末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桐,叶赫那拉氏,清亡后居天津,子孙以张为姓。
侗族张姓,其一支本汉族章氏。与湖南永顺、保靖、花垣等地苗族张姓同源。贵州黎平侗族张姓,本姓宋讲。
白族张姓,出唐时白蛮张氏之后。部分出元末大理段总管之后。
土家族张姓,古代賨人、蜀族、荆州蛮(义阳蛮)张姓之后。部分地区张姓与湖南永顺、保靖、花垣等地苗族张姓同源,其先汉族章氏。
哈尼族张姓,本姓苟角、仰宗等。
黎族张姓,本姓奥闹、勒央等。
傈僳族张姓,源出拉饶时(拉惹扒、阿那扒)氏族,即獐氏族。
佤族张姓,本姓司岗尔特、木依斯杜、赛朔努木、赛朔穷芒、赛朔额特、赛朔格龙永、赛朔布格兰、赛朔来所特、赛朔龙斗、赛朔、果恩邛、果恩宋、果恩让、果恩散、果恩双、果恩勃阿、果恩郄、果恩伍、杨斯老、杨格来、队鲁昂、杨莫、阿塔克、木杜、阿芒、斯耨、巴根、塞纽、纽淖、修。
高山族有张姓。河南邓州高山族张姓,先祖张伯春,本名毛苏达拉,台湾花莲县玉山东麓哈喇八湾社人,雅美人(高山族之一支)。本系郑成功(1624—1662)部将黄廷部属。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黄留守厦门。清康熙三年(1664),张伯春随黄归顺清廷,授骁骑将军从四品官衔。康熙七年(1668),随部屯垦河南邓州,子孙定居张村镇上营村。
拉祜族有张姓。云南双江拉祜族张姓,先祖张辅国,清末民初人,本系汉人。子孙与拉祜族通婚,融入拉祜族。其他地区拉祜族也有张姓,源出不详。
东乡族张姓,一支先祖本为汉族,后皈依伊斯兰教,融入东乡族;一支出伊斯兰教大湾头(今洪济桥)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之后。穆罕因底尼,阿拉伯人,相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其初至临夏传教时较贫困,至东乡地区后,大湾头群众送以土地耕种,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从当地人姓,取名张玉。
纳西族有张姓。四川盐源纳西族张姓,房名(姓)为阿沃。其他地区纳西族张姓,源出不详。
景颇族张姓,本姓张莫(张木、章么)氏、嫩木皆氏。
土族张姓,土语称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姜加,地名,一译章嘉、张嘉,故汉姓为张。
达斡尔族张姓,本姓扎拉尔“哈拉”、札莫“莫昆”。
羌族有张姓。四川茂县羌族张姓,先祖名耶给,本义“獐”,因以“獐”同音之“张”为姓;四川丹巴羌族张姓,本姓阿不错、但波尔、得呷、麻革、惹里。
锡伯族张姓,本姓张佳氏、瓜尔佳氏、张吉尔氏、张阿里氏、扎库塔氏、札库哩氏、扎斯胡尔(扎斯胡里)氏。
普米族张姓,源出吉洞氏族。
东乡族张姓,一支出伊斯兰教苏菲派库布林耶门宦(张门门宦)创始人张玉煌之后。张玉煌,本名穆罕因底尼(穆呼引地尼),阿拉伯人。明洪武三年(1370)来华传经,至河州东乡大湾头(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洪济桥),以张为姓,子孙为东乡族。
阿昌族张姓,本姓喇准氏。其先汉族。
德昂族张姓,本姓岗当。
赫哲族有张姓。先祖张凯喜,民国初登记时,执笔者嫌他原来的名字太长,乃以官名“瞻仁大人”之“瞻”字音近之“张”字登记,后遂以张为姓。
瑶族、畲族、水族、傣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保安族、怒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鄂伦春族、门巴族等民族也有张姓。
张良(前250?—前186) 因曾暗杀秦始皇失败,避追查而改姓或名,籍贯不可考。字子房,封为留侯,谥文成。西汉谋士,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