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4
农族藏经殿是农族瑰宝圣地。
此殿收藏着农族一千八百年来,先祖圣贤所著经典,农族所有相关事务皆有收录,包含农业种植、栽培、食用、搭配、嫁接、药理之法;亦有农族发展大事记、名人传;及收编的二百零七部武功秘籍,如《农族基本功》、《农族中合功》、《农族闭气法》、《农族大风剑法》、《农族密雨剑法》、《农族雷霆剑法》、《农族闪电剑法》、《农族擒拿手》、《农族霹雳刀》,等等,囊括内功、轻功、掌、拳、爪、拿、剑、刀、枪、戟、棍、斧、钺、钩、叉、镗、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等所有兵器,及各种兵器随时事变化而变化的兵器,如匕首、双节棍、三节棍、铜铍、镰刀、弓弩等。其中每一门武功、兵器又有诸多经书加以论述,如内功即有十种,轻功亦有八种,剑法七种,刀法七种,掌拳爪拿又各有五种。更有一些未命名的典籍,或论述先辈武功之优劣,或论述兵器之强弱,或查漏补缺,或杂糅交叉,不一而足。
藏经殿一向只有风雨雷电四老人可浸淫其中。农族自七百年前就已采用风雨雷电四老之法,四老乃是从农族百万弟子中挑选考校出来的武术奇才,对武学极有天赋,自小便在藏经殿中练武,其职责之一是要保持农族武学不灭,其二是整理先辈经书,其三是论著新武学。四人不听大统领号令,无需关心农族大统领更替、朝廷更替,只需关注自身三大职责。
另可自由出入于藏经殿之人,有农族大统领。藏经殿所藏之书皆为手抄孤本,因此大统领习武,也在藏经殿中演武场修习,修习期间称为闭关。农族大统领既有酷爱习武之人,如前任大统领温宁,二十七岁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自然也有不爱习武的,如藏经殿名人传记载的七位大统领,仁治天下,自己虽武功平平,手下却强手如云,一样使农族辉煌数十年。
再有其他人可持令牌出入藏经殿,如七位农族守护星,需由守经弟子禀报大统领,获得藏经殿通行令牌,方可出入。但守卫星首先要修习《农族七星剑法》,此剑法既可单打独斗,亦可布阵群战,此剑法最为精妙之处在于,剑锋无形,乃是以真气于体外幻化成型,以气御剑,名人传记载,史上最远可杀人于五十步外。七星布阵,威力更为惊人,放眼武林,自七星剑著成以来,一千三百余年,无人可挡其锋锐。练成七星剑及七星阵后,倘若尚有余裕,可向守经弟子借阅其他经书。
除守护星外,猛虎令持令人亦可出入藏经殿。农族大统领之下,设有持令人,州级持猛虎令,郡级持雄狮令,县级持黑熊令,乡镇级持犀牛令,偶有村级则持白马令,统领州郡县乡村之人,称为持令人。其中仅猛虎令人可在获得藏经殿通行令牌后,出入藏经殿特设区域,借阅抄录限定经籍,此区域实已包含藏经殿之图书九成有余。郡县乡村持令人无权出入藏经殿,皆受上级持令人指导耕种、习武。
除持令人,还有属长可出入藏经殿,借阅特设区域内限定书籍。农族在厘国境内,依不同郡县、才智之士、及资材分布等,设立“属”,如医药属、粮属、茶属、果属、林属、渔属、蔬菜属、家禽属、蚕属、花属、棉麻属、香属、糖属、烟属等,每一属设属长,统管厘国属内事务。属长直属于农岭统管,属长可借阅藏经殿所有农学典籍,但武学稍有限定,属中弟子,农学武学皆由属长教授。
现如今,自农族被大将军戴行空剪灭之后,风雨雷电四老被烧死,大统领被杀,七星失踪生死未卜,持令人或死或伤或脱离农族,各属分崩离析,各自解散或转入地下,不再与农岭联络,自然无人再出入藏经殿。蓝夕对武学本无天赋,又被族内事务缠身,亦无暇光顾藏经殿,因此只剩温情一人,进进出出,如家常便饭。
此刻,蓝夕立即下令,搜山抓捕窃贼。
众人急急赶到藏经殿,蓝夕和温情走到殿前,只见殿门敞开,锁链已被利器砍断,丢弃一旁。藏经殿坐落于农岭背后山洞中,地形复杂且隐蔽,常人几乎无法找到;况且殿门为巨石所造,锁与链也出自工族老字号铿锵团之精铁所铸,锁链使用之前,早已做过试验,除非铁剑山庄的宝剑,世间几无任何利器可将其斩断,而六把宝剑分别藏于铁剑山庄、工族、农族、士族、空明山和无为山。当下,除农族丰之剑外,信剑、智剑、仁剑、本真剑、归一剑,未曾听说失落过,也不可能会有人胆大妄为,以至前往这几处偷盗宝剑。
这样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农族丰剑又重出江湖。
蓝夕急忙带温情走入殿内,她大略扫视一眼,看不出眉目,便问,“温情,你快看一看贼匪盗了哪些经书?”
温情在弯弯曲曲的藏经殿武经殿里走了一圈,又往里走,有一室,上书“古籍室”,又有小字注明一个“密”字,门并未打开,门锁依然完好如初。温情扫了一眼殿内情形道,“少了两本,一本是《农族基本功》,还有一本是《农族剑谱》,都是两本古书。这两本又厚又难懂,很难练的,不知道小偷为什么要偷这两本,而且娘您想,这贼偷了两本书就跑了,既没有贪多,也没有毁坏图书,连打乱图书都没有,除了拿走两本书,其他地方动都没动,看来这个贼还不算太坏。”
蓝夕道,“可别先把贼想得那么好,说不定他是怕被发现,想早脱身为妙,来不及做毁坏。他知道我农族近年日见势衰,才把坏主意打到我农族藏经殿头上的,必定不是好人,不是趁人之危,就是落井下石,此人会是谁呢?”
温情道,“不可能!您想,藏经殿武经殿有二百零八本书,他要找到那两本,至少耗费一柱香的功夫,更何况他还要先找到藏经殿的位置,至少也要一盏茶的功夫,所以,他的时间充裕得很,他并不是来不及破坏藏经殿,他就是不想破坏。这么推断,此贼正是趁淳于墨在比邻苑打斗时,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吸引,他却从容不迫地在这里找经书,或许这个贼,就是淳于墨的同党,两人声东击西,里应外合。我想起来了,淳于墨说,她是受人所托,刺杀牧族宾客,难道委托他的人,就是这个小偷?她让淳于墨大闹宴会,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来偷盗经书?”
蓝夕道,“正事不见你脑子如此灵光,一到歪门邪道,你倒是主意不少。那你看,锁链被砍断,又是怎么回事?”
温情狡黠地说,“您刚才不是说了吗?天底下只有六把剑可以砍断锁链,五把都好好地呆在原地没动,只有丰剑是唯一可能。那......不对,娘,您想想,也许赤剑也可以砍断,您也见识到赤剑的锋利刚硬程度,也许不亚于藏经殿的精铁锁链,等一下出去,拿出淳于墨的宝剑试一下就知道了。”
蓝夕点了点头。
温情用手指卷着头发,若有所思地道,“如果试出来,不是赤剑,那我们就只得沿丰剑这条线索查下去,您查丰剑已查了十年了,至今没有音信,好不容易有线索,千万不能让它断了。传说丰剑有三个去向,一说丰剑落入戴行空之手;一说被七位守护星带下农岭,流落江湖;一说有人趁乱私藏起来。三个去向都很棘手,要是在戴行空手里,他身边绝顶高手不知道有多少,根本不可能要回来;要是被七星带下山,那就如泥牛入海,七星各个身受重伤,自身都难保,更别说保护丰剑了;要是第三种,被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偷偷藏起来,那就是大海捞针,更加找不到了。所以,这次有个笨贼把丰剑带上农岭,我们绝对绝对不能让他跑了,就算人跑了,剑可一定要留下。”
蓝夕道,“你的玩瘾是不是又犯了?秘籍你练过了就不要了是吧?剑你没见过,就想找来玩一玩是吧?我告诉你,剑是不能丢,贼也不能丢,两本秘籍更不能丢!”说罢先走了出去。
温情也只好讪讪地跟出来。
工农商士艺五族、静灵、蓬莱、扶桑、离恨岛等聚在一处商议等候,众人也不好问蓝夕遗失何典,只问需要怎么帮忙。
蓝夕便请工族方夫人去取淳于墨剑,试一下能否砍断铁链。
未等方夫人动步,温情赶紧抢着去了。到了比邻苑,温情朝淳于墨作了个揖,拔出宝剑又急急地赶来山后,抢着对蓝夕道,“我先来试一下。”不等蓝夕答应,已朝着手臂粗的铁链用力砍去,宝剑与精铁撞击,直冒星火,却只在铁链上砍出了一道小口。
蓝夕大喝道,“疯丫头!还不快把剑递给方师伯母!”
温情吐着舌头把剑递给方夫人,又怪模怪样地朝她女儿方青眉用嘴型说,“砍不断”。
方夫人与蓝夕颇为要好,她心知蓝夕是要她在剑上灌入内力,再砍一次,因此接过赤剑,使了八成内力朝铁链上用力一砍,竟使赤剑没入铁链近半,依然并未砍断。
方夫人练工族内功已有三十年,这一剑劈下,有千钧之力,众人无不心服,想着要练到这等功力,不知还需多少年。
温情自然也心服口服,她以前从来没想过,一个人的内力能给兵器加注如此大的威力,同样的宝剑,她内力不足,只在铁链上掀开一个小口子,而且火花四溅;而方夫人看似简单一劈,却锋芒不露地砍进精铁近半。温情心中佩服地又看了一眼方夫人,方夫人本人和她的内功一样,全无锋芒,甚至有点低眉顺眼,完全看不出大统领夫人应有的华贵气度,与孙步轻站在一起,不认识的人还会误以为孙步轻才是大统领夫人。
然而孙步轻却对方夫人毕恭毕敬,还没等方夫人吩咐,她已经带着弟子去追窃贼了。
蓝夕道,“这柄削铁如泥的赤剑,更加方夫人出神入化的内力,尤不能斩断锁链,而贼匪却用宝剑将锁链一剑削断,中途毫无阻滞,因此我推测,斩断此精铁锁链的兵器,定然是我农族失落已久的丰剑,拜托各位顺着此线索帮忙查访。”
她语音未落,就听远方有人喊道,“快来人!盗匪在此!”
蓝夕等人才转过身子,那声音就已经近了三丈,又听她喊道,“快来人!在茗津寒舍!快!”
众人跨出一步,那声音又近了三丈道,“他手持宝剑,快拦不住了!师父!快来!”
洪泽湖掌门夫人许沐云,此时已飞身而起,只说了四个字,“如屏!挺住!”人已消失在树林里。
“好俊的轻功!本以为喊话的徒儿轻功已属上乘,何夫人这一出手,才知道轻功尚能练到如此境界,不得不服。”众人皆如此暗想。
念头刚刚闪过,尤如屏已经飞到跟前,喘着气道,“大统领,贼匪就在下面,是个老头子,没有人认得他。他剑法高明,又有神兵利器在手,我们洪泽湖四姐妹打不过她。幸亏将军府的人出手相助,把他拖住了,恐怕也不能长久。大家快跟我来!”说完又飞下山去。
最先跟上去的是凤凰城凤凰天女微生羲子,她的轻功不输于尤如屏。
第二个跟上去的是龙山派掌门夫人施蝉纱,她的轻功也不弱,紧紧跟在微生羲子身后。
第三个是虹帮帮主夫人张梦辰,跟在施蝉纱身后,几个兔起鹘落,已消失不见。
其他人也都鱼贯而出,片刻已到了茗津寒舍。
几十个女子和大将军府陈恨冰,及其手下的两个男兵,将一个身材矮小,满面皱纹,白发苍苍的老汉,正围在垓心。
他手里拿着的剑,剑身底部赫然蚀刻着一个“丰”字。
此宝剑正是农族“丰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