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被旅游专线坑了
小陌准备去韶山参观。他在跟他老乡商量着。
“来了湖南,你肯定要去韶山参观的,那里是伟人的故乡。”他老乡说。
小陌赶紧向老乡们打听起去的方式来。
“去韶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校门口坐那旅游专线了。坐专线到了韶山再根据那里导游图来走。”
“那旅游专线不是学校警告我们不要去坐吗?”小陌问。
“也没什么事,就是有些司机比较恶心,到了韶山之后不往主席故居去,要加几块钱才去故居。出来旅游就不要在乎那些钱了,方便。”他老乡解释了一下。
听说有专线,大不了加点钱,小陌约了阿铸一起去韶山玩玩。
那时确实在校门口有那种个体运输户在那里跑旅游专线,学校里曾经警告过同学不要去坐那车,说那车靠不住。但由于那车方便,很多同学坐了也没发现出什么事,慢慢学生们把学校的警告不当一回事了。那旅游专线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了。
周末,小陌与阿铸两人很早就去赶旅游专线了,到校门口,果然有不少人了。司机在一边吆喝,“韶山,韶山,坐满就走,还差五个。”
很快,车上坐满了,小陌以为要开车了,司机抽出了一排小塑料凳子,摆在过道上。又到了外面继续吆喝,“韶山,韶山,坐满就走,还差五个。”
小陌找司机来理论,“这过道不能坐人的。”司机没有理会他,这时又过来几个学生,司机让小陌往车里面坐好,说:“坐好了,坐好了,很快就到了,马上开车了。”
想到很快就到了,小陌想,那就忍忍吧,只好先将就一下。他回到座位上跟阿铸坐在一起,一肚子脾气。
车开出了,很快就出了长沙,进入了湘潭。小陌跟阿铸都在车上睡着了,出来太早了,他还没有睡醒,正好借这个时间补会觉。
突然,司机把所有的人都叫下了车,司机说前面有检查的了,他们的车手续不全,不能再往前开了,附近有车在等着他们换乘了,到那车上再补几块钱车钱就可以了。小陌听老乡讲过类似的事,他有这个思想准备,没说什么,马上跟阿铸一起换到了另一台车。
上了另一台车后,司机开始要他们买票,每人十五元。小陌一听,不对啊。老乡说是加五元的。他再找司机理论,司机说:“爱坐不坐,就这个价。不坐可以下去。”
没办法,在这个境地,人生地不熟。车上的人尽管有意见也只得乖乖地交了钱。
晚上小陌与阿铸回来了,给大家讲了他们一天的遭遇,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校门口的专线可千万要小心了。大家都跟他俩说庆幸只是多花了一点钱,就算买个教训。毕竟他们家不在乎这点钱的,只要人平安就好。
顺子感觉小陌这个专线有问题,他们俩应该是被坑了。那些旅游专线的事,顺子的二表姐夫跟他讲过不少的。
话说顺子有个表姐夫也是开专线的,但不是小陌搭乘的这种专线,他开的是那种正规的汽车站里的专线,在汽车站买票、检票,再到正规的汽车站下车的那种。
二表姐夫姓项,年龄跟成远差不多,精瘦精瘦的,在汽车公司开大客车。因他平时的举止也象个大少爷,在姊妹里也就有了项少爷的雅号。前些年汽车站搞改革,把所有的汽车线路都承包给了各线的司机。
项少爷承包专线的事,那年他陪顺子姑姑回山区老家的时候顺子就知道的。那时,项少爷他们一行在老家,他不习惯山区那种很悠闲的生活,没几天就絮絮叨叨地说着要回去跑专线,被老太太说了一句:“好好地呆着,就几天也呆不住啊。你就知道成天想着赚钱了。”被老太太吼了之后,项少爷后面果然老实起来了。接下来几天就这里走走,那里溜溜。
项少爷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既然回不去,那就好好体会一下山区的生活吧。
项少爷溜到了顺子干活的地方,顺子正在往豆浆里注入石膏水。项少爷也来看个究竟,看着满满地一大缸豆浆在注入石膏水后几秒钟就开始凝固,开始变成豆腐脑,不禁问这问那来了,项少爷当时觉得有点意思,难道这个表姐夫真没有见过做豆腐不成。
顺子找了个大瓷碗,给项少爷来了一大碗豆腐脑,舀了最上面的那一层的。南方人喜欢用石膏点豆腐,石膏点豆腐跟卤水点豆腐是不一样,石膏点的豆腐最底下那层会有一层石膏粉,那是很难吃的。越在上面一层也就越鲜嫩。顺子又找来了白糖加在豆腐脑里。
看到项少爷一碗豆腐脑下去那满意的样子,顺子心想他肯定没有吃过这么新鲜的豆腐脑的。顺子跟项少爷一来二往,两人话也多了起来。
“你这一大缸豆腐脑做成豆腐,能赚多少钱?”项少爷好奇地问了起来。
“纯利也就十来块吧。”顺子对这个还是比较清楚的,随口就说了出来,还有几分得意的样子。在顺子看来,一天弄个三五缸就有三五十块了,一年下来万元收入已经是不错的了。
“才十块钱?做两三个小时?”项少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那还不如跟我跑车卖票算了,一个月给你一千块。”
有这等好事?说实话,顺子还真有了点心动,不过不管怎样得等考完大学再说。同学虎子前两年一个月拿五百就让顺子觉得挺多的了,于是他好奇起眼前这位表姐夫的专线业务来。
项少爷从口袋里拿出个计算器,按上几个数字,说:“这就是我一天的收入。”
顺子一看,上面显示一千块。顺子有点吃惊了。项少爷又清除了数字,再按入几个数字,说:“如果淡季的时候是这个数。”顺子一看,显示八百。
“就算最差最差的时候,也会有这个数。”项少爷又按进去了几个数,顺子一看,五百。
不管怎么说,五百也是很多的了。不过转念一想也不对,一辆车四十几个座位,就算满座,那每张票也要赚二十几块,按赚百分之四十来算,票价也应该要收到六十元一天了。有点不可理解,不过不管怎么说,顺子知道这位表姐夫是很有钱的,也知道了跑专线很赚钱。
顺子对眼前这位表姐夫随时口袋里装着个计算器也特别羡慕,心里想,随时想着算钱,也真够精明的,总能做到不吃亏,不愧是跑专线的。
项少爷家有个女儿刚好进初中。顺子来长沙读书后,让顺子有时间的时候就去辅导一下他女儿的学习,顺子自然不会拒绝的,去他家也就去得勤了,去得多了,对他的专线有了更多的了解。跑专线其实是挺辛苦的,天还没亮就要出发,到站里检查车辆,一切准备就绪了,客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进站,顺子不禁庆幸自己不用去跟车。
那时正好在冬天,冬天对开车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最怕的就是路面结冰了,项少爷的车要跑长沙至瓷城的专线,一趟就有一百多公里,他自然不敢大意,因此前一天晚上就要去把车检查好了。
第二天早晨,他很早就到站里去了,等着乘客的到来。没想到,到了八点钟车没有开出去,他竟然回来了。
“奶奶的,总共才卖出去八张票,跑一趟下来油费的都不够。”大老远的就听到项少爷在跟邻居们说起来了,那时他们住的是车站里临时搭的那种低矮的平房,十几户人家排成一排的那种,邻居都是些同事。
随后项少爷便回了家,二表姐示意他别说脏话,顺子在家,女儿也在家里呢,要注意形象不是。也难怪二表姐在意说脏话的,跑运输的时候万一哪天无意说了,遇到难缠的乘客就麻烦了,二表姐经常听到那些因为言语而产生冲突的,因此平时管着点,总要保险些。
顺子感到有点奇怪了,跑班车专线怎么说不跑就不跑呢?不禁问了起来。
“这种情况要么把钱退给乘客,要么叫附近线路的同事把客捎过去了,没办法,捎客的时候给的钱还多些,要麻烦别的司机绕路的。”项少爷摇了摇头,解释了起来。
“多的钱是你出还是乘客出?”顺子问了起来,听到项少爷说起捎客这事,他想起了小陌的遭遇。
“肯定是我们开车的出啊,乘客才不管我们走什么路,乘客就认车票上的站名的。要乘客补钱非被投诉不可。投诉多了,专线承包就会交给别人,那还怎么谋生啊。”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都说你项少爷精明。确实如果真是只载了那八名乘客,不但油费都不够,还要搭上自己一整天的时间。更不用说车辆的维护费用了,如果再遇到个结冰路滑,还得要非常小心才是。
顺子还有一个疑问,一直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以前项少爷给他展示过的收入的数字,这天又记起来了,看着项少爷出去了,于是问起了二表姐来。
“项少爷以前好像说过他一天收入上千块,他那车也就坐四十个乘客。那是怎么来的?”
“他那说的是旺季的时候,最好的时候,还在过道里加上一排小凳子,坐得满满的才会有,他吹吹牛皮,你还真信了。他吹牛你也听不出来?真是个书呆子。”二表姐笑了起来。
“不过在外面也不能说得太寒碜,不然别人会看不起的。这种大人的事,你到时就会明白的。”她接着又解释了起来,在她眼里顺子也就是个半懂不懂的孩子。
听到这里,顺子不禁嘲笑起自己单纯来,山里来的孩子还是太实诚了。
“现在专线也不好跑的,跑车的人太多了。甚至有些外面的人都跑站里拉客人来了,站里每天组织人赶那些人,赶都赶不过来。”二表姐没有注意到顺子的想法,继续聊着专线的事。
“那不是黑车吗?报纸上每天都在说着打击黑车的。”顺子说。
“那些车都是些拼凑的车,半路坏在路上都不相信,你出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坐那种车,一定要到站里上车,安全有保障。”项少爷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接上了话。
他们说的这些事顺子是信的,上次小陌在校门口坐的班车去韶山的时候,还只是多出了几块钱,如果出个交通事故,那更不得了。
“在瓷城那个地方,专门拼凑客车的太多了,就象没人管一样,总有一天要出事。那种车没有人去维护的,开车这种事那可是一只脚踏在油门上,另一只脚就在黄泉路上的。车况不好会要人命的。”项少爷接着说,开车的人不喜欢说这些话,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顺子呐,还是读书的好!”项少爷最后长长叹了口气,也许是说给顺子听的,也许是说给二表姐听的,也许是说给自己的女儿听的。不过他对自己的女儿读书管得越来越严了倒是真的。
瓷城的拼凑车,在后来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戏称为“三汽”曝光后被取缔了。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