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导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电视应该如何拥抱大数据?需要明确电视业应用大数据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不断增加的收视率统计样本,逐一扩大至采集所有受众的数据,同时保持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而大数据的精髓在于“非结构化数据”。从电视业的发展层面分析,可将非结构化数据理解为诸如音频、视频等各类实时文件、流媒体数据以及各类实时用户数据、实时社交数据。单纯的结构化数据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于收视率数据的需求了,已经无法满足转型融合媒体的发展需求了。

第二,公共大数据服务符合发展趋势,具有合理性。没有必要自建大数据平台。当前全球大数据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公司开源、技术企业产品化以及应用企业在线租用的基本模式。比如2004年谷歌公开发布了Map Reduce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Apache Hadoop Map Reduce。

事实上电视台早在媒体调研领域引入大数据前,就已经形成了收视率调查的概念,监测样本数据并形成可作为制作电视节目、编排以及调整的参考依据。这也是广告主唯一认可的评判标准。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不断介入、渗透传统媒体的今天颠覆了传统的客户收视文化,并形成了全新的收看模式,即大小屏幕相连、小屏互动、大屏收看的模式。多屏互动时代收看方式逐渐趋于碎片化、多样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精确调研小数据时代,即调查收视率样本的难度。当然,仅通过收视率也很难实现精准定位受众的情感倾向、兴趣、喜好以及爱好。

当下社交媒体广泛利用大数据多屏的同时形成了大量与消费者、用户、关系、观点数据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调查者更直观地获取关键信息。比如通过分析信息了解受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对某一档节目的看法、节目的受众特征以及节目可能会对受众的消费产生哪些影响等。总之,借助文本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即可逐一破解上述问题。

通过共同搭建广电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流通,充分挖掘其中的数据价值,可以深入洞悉互联网时代新形式、新业态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此为契机,构建更加完善化的大数据平台体系。综上所述,电视产业接入大数据可多维度地满足政府、节目制作单位、电视台监控舆情服务、收视调研数据及精准支持投放数据、广告分类、个性化经营数据等众多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