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人参、龙眼……在某些人口中是美味佳肴,可在另一些人口中却如同“砒霜”,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伤寒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意思是说阳盛之人如果误服了桂枝这样的热药,就有可能造成危险;而阴盛之人如果误服了大承气这样的寒药,也可能导致恶果出现。
同样的食物或药材缘何在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反差?追根溯源是因为体质有差异。那么,什么是“体质”呢?所谓“体质”,就是指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盛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体质的形成主要关系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1 先天因素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但是,先天因素、遗传性状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体锻炼等。
2 后天因素
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饮食、起居,稳定的心理情绪,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甚至导致疾病。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因此,如何保养一生的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改善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从而达到以后天养先天,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
饮食营养
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一样。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应包含必需和适当两层含义。长期营养不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乃至于引起疾病。《内经》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危害。诸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
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里应当强调两个环节,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以性成熟为特征的青春期是人体内功能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时期。更年期则是从成年期转入老年期,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第二个转折时期。若能处理好这两个时期,则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劳动和运动
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可增强体质。一般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精神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劳动,操作分工过细,促使身体局部片面发展的劳动,等等,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反之,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而致体质虚弱多病。故当有劳有逸,劳逸适度。
性别
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阴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男子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血为先,女性又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男子病多在气,女子病多在血。可见,男女性别不同,其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与生理功能,乃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不同,体质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