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稳增长”目标下的政策选择
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在长期内存在潜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趋势,同时也具有在中期内超越“新常态”的积极因素。据此,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速维持在合意的较高水平;二是应当在试探中找寻中国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充分发掘宏观经济中的积极因素,而不能简单教条地让“新常态”悲观主义蔓延。
1.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速维持在合意的较高水平。在以往的增长方式下,传统增长动力的逐渐衰减必然导致中国潜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趋势,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将目标过度定位在最终的结构指标上,而应重视市场化改革、相对价格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中间目标的管理。因此,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起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经济制度、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
第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在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强化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提高审批透明度和效率。
第二,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为地方政府提供正确的激励。改变以GDP为核心的相对目标考核体系,提高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中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监督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所占权重。
第三,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促进市场竞争。要吸取以往落实“非公36条”时全面开花,但成效很小的教训,采取重点行业重点突破的方法,显示新政府在打破垄断和投资壁垒上的决心和勇气,要利用重点领域的突破性改革来免除“改革疲劳症”带来的不利冲击。
第四,进行要素市场改革,建立起更有效的价格信号。逐步建立起市场化的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使其能够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减少金融市场扭曲。
第五,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使国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着重针对目前大型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严重的非市场因素(如企业领导人的人事任命权等企业重大决策由政府决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架构。
2.应当在试探中找寻中国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充分发掘宏观经济中的积极因素,而不能简单教条地让“新常态”悲观主义蔓延。尽管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在长期内具有逐步放缓的大趋势,但是也需要注意到一些积极的因素,如中国消费具有稳步增长的动力、人口红利在中端劳动力充分利用下的再释放、在国际贸易中较强的比较优势、全球不平衡短期内难以扭转等。因此我们不认为中国已经步入了悲观主义的“新常态”。
在经济政策方面,一是在战略上不仅要重视各种结构趋势性力量带来的下行压力,同时还必须看到中国在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巨大上行力量,不能让战略悲观主义过度蔓延。二是不要把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负担系数上扬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绝对化,适龄劳动人口因教育而出现的巨大结构调整可能孕育着中国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到来。强化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中端劳动力的劳动参与度应当是当前政策的核心要点之一,例如应该把强化中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三是要利用各种财税政策强化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产业升级,积极构建中国在新区域和新产业的新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2]陈彦斌、阎衍、朱戎:《经济增长与民生目标冲突下的中国通货膨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2012年版。
[3]陈彦斌、姚一旻:《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78—2007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
[4]陈彦斌、姚一旻:《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挑战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5]陈先进:《中国:全球出口新第一》,《环球财经》2010年第3期。
[6]邓聿文:《全面改革的可能性及政改限度》,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2 01 09/111596526.html.
[7]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8]冯玉明:《自主创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新华文摘》2007年第11期。
[9]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2009年版。
[10]郭熙保、肖利平:《技术转移、自主创新与技术追赶方式转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1]刘元春、阎衍、段亚林:《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2—2013)》2012年版。
[12]刘世锦:《增长速度下台阶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13]陆磊:《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金融研究》2007年第1期。
[14]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孙立平:《既得利益集团滥用了改革》,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2 01 04/111589105.html.
[16]苏福兵、陶然:《东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2年第一季度)》2012年版。
[17]吴敬琏:《中国模式 还是过渡性体制?》,《财经》2011年版。
[18]肖争艳、程冬、戴轶群:《通货膨胀冲击的财产再分配效应——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
[19]杨瑞龙:《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2年第一季度)》2012年版。
[20]张孝德:《拐点转型与中国模式再创新》,《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版。
[21]张延群、娄峰:《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分析与预测: 2008—2020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22]Eichengreen, B., D. Park and K. Shin. “When Fast 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16919, 2011.
[23]Fogel, R.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in 2040: Forecasts and Specula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13184, 2007.
[24]Guo K. and P.N' Diaye. “Is China's Export-Oriented Growth Sustainable?”. IMF working paper, WP/09/172, 2009.
[25]Kuijs, L.“China through 2020-a macroeconomic scenario”. 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 No.9, 2009.
[26]Lee, J.and K.Hong.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Determinants and Prospects”. Asi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20, 2010, September.
[27]Lin, Y. “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marks at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March 23.
[28]Maddison, A.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9]Perkins, D.H.and E.Rawski. “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 2025”. in Loren Brandt and Thomas G.Rawski, eds.,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0]Wilson, D.and A.Stupnytska. “The N-11: More Than an Acronym”. 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153, Goldman Sachs Economic Research, New York, 2007.
[31]World Bank. “China 2030: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2012.
(刘元春 陈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