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学”本位的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范式之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上所述,“国剧”是个历史性概念。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传统戏剧以“戏曲”形态与国际视野下的“戏剧”相交错,形成了既与国际上的戏剧领域接轨,又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剧、戏曲”学科。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去美国,当时,在西方通行的“世界戏剧史”中,涉及“中国戏剧”的部分只有戏曲(昆曲和京剧),没有话剧,而且被纳入“东方古典戏剧”章节。

张一帆以当代“戏剧、戏曲”学科为视角,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刊及相关书籍上的专业资料。时间段则集中在1925年留洋知识分子发起的“国剧运动”,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剧学会”实际解散、戏剧刊物停刊),为时十二年。

本书指出:1925年的“国剧运动”提出了“国剧”的口号。对“国剧”这个名词,不同学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它取代了20世纪初“新剧”与“旧剧”两个有所对立的提法:“新剧人”着眼于创建“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的进步戏剧,“旧剧人”着眼于“弘扬国粹”的传统戏剧,但是两派都能接受并使用“国剧”这个概念。

作者对“国剧”的内涵进行了历史性的阐释,进一步分析了20世纪初开创的“中国戏剧史”领域:前接1912年左右王国维着眼于“文学本位”的《宋元戏曲考》,随即是1918年前后吴梅着眼于“曲学本位”的《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等,后连1936年周贻白着眼于“剧学本位”(“戏剧之全部”)的《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略》。重点在于,阐述20世纪上半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背景下,中国戏剧学术史的演进与发展。

艺术观,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研究的关键,其中包括戏剧观。戏剧以场上演出为根本,形成了不同的戏剧观。以此为纲,本书同时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业已出现的以“剧学”为本位的戏剧批评思潮,包括文学性批评和艺术性批评,尤其强调了戏剧艺术的批评。本书作者认为,其中一些批评不乏对历史的超越。

本书还通过当时报刊所反映的戏剧学人和文人,进行了文化背景的类型化分析,比较了三类戏剧人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中包括:兼擅场上与案头、学贯中西的文人齐如山、徐凌霄;传统艺术修养深厚、进行新艺术探索的京剧艺人梅兰芳、程砚秋;重视戏剧社会意义的“左翼”学人田汉、欧阳予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戏剧人,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作为“综合性艺术”的“戏剧”的探索,不过各有侧重而已。

众所周知,尽管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及随后的解放战争推延了学术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旗帜下另起炉灶,然而,文化艺术有割不断的根,在疾风骤雨式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后,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学人们已相对地走向冷静。在都市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已然促成了民族性戏剧的构建,这是不应回避也不必回避的历史。

戏剧观是社会思潮的一种体现。时过将近百年,张一帆开掘由于政治原因而几乎被人们淡忘的报刊文献和演出实践资料,认真地加以归纳分析。尤其对戏剧领域里的“国剧运动”及“剧学本位”的确立,做出了实事求是、准确可信的论断。作者基于“论从史出”的观念,强调资料的原始性与本真性,从而迸发出学术的火花,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具有开拓性。

例如,作者谨慎地提出:“1928年对中国戏剧研究来说,似乎是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戏剧在‘文学’、‘曲学’两个本位之后,学界开始明确‘剧学’本位”。这是在列举了1928年大量社会事实后得出的结论,其中包括:以“戏剧”为名的若干种期刊的出现;“话剧”的定名;田汉“新国剧运动”口号的提出;齐如山《中国剧之组织》的出版;等等。而1928年,正是20世纪30年代文艺小繁荣的前奏。

1928年1月4日,上海《大公报·戏剧周刊》公开发表戏剧周刊的《述旨》,提出了“话剧”概念,涉及“剧本、剧艺、剧班、剧史、剧场、伶艺、剧记”七个方面。在现有的话剧史上,通常认为“话剧”的名称产生于1928年3月,以当月在“易卜生纪念会”上洪深提出以“话剧”之名取代“新剧”为标志。作者认为:“话剧”之名的提出应比通常的看法早两个月,“在没有新的材料被发现之前,被颁发了80年的,洪深作为‘话剧’一词的‘发明者’的荣誉,应该重归徐凌霄”——这能够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学术较真”和“纠偏”意识,姑且立此存照。

张一帆在大学时期起就立志于专攻戏曲,而且十分执着。硕士研究生阶段,他师从中国戏曲学院的周育德教授。2006年至2009年,到中国传媒大学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经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国家级社科项目《昆曲大典·美术典》“典籍摘编”部分的编委,负责六部典籍:明·张岱《陶庵梦忆》、清宫廷演剧机构《穿戴题纲》、清·徐珂《清稗类钞》、王芷章《昇平署志略》、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以及1963年2月打字油印的苏州戏曲研究所《昆剧穿戴》。对这六部典籍中与昆曲美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张一帆进行了严谨的概括和咬文嚼字的整理摘录。当时,正值他撰写博士论文期间,这些工作练就了他重视原始资料的严谨的写作习惯。

“好读书而求甚解”是张一帆的特点。他记忆力极好,博闻强记,同时广交梨园界朋友,而且十分尊重戏曲界的老前辈。作为杭州人,浙江省的戏曲老专家洛地先生将他视为忘年交,多年学习、工作在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的钮骠教授同样如此。此外,他还经常拜访如今业已故去的刘曾复、吴小如等学界前辈。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他经常求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余从老师、傅晓航老师、龚和德老师等。本书部分资料就曾索骥于傅晓航等主编的《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钮骠教授收藏的原始资料影印本,以及他自身的查索。应该说,本书是作者对原始资料精读并加以思考的结晶。

在戏曲史研究不景气的情况下,张一帆坐得住“冷板凳”,热衷于梨园界“口述史”的考察,并且力求“甚解”,这是学界难得的学术品格。2009年被授予博士学位后,他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从事教学与研究。

欣闻张一帆《“剧学”本位的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范式之转型》一书将正式出版,相信该书将有益于学界和广大读者了解“国剧”概念的学理内涵及来龙去脉,有利于“戏剧戏曲学”学科史的建设。

谨以序贺。

周华斌

2015年2月5日 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