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农村流动青年与未流动青年的基本特征
农村青年各群体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最高,达55.7%(其中大专及以上的为32.9%)。与2013年相比,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还在快速上升。新生代本地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约为41.6%,与2013年相比这一比例几乎没有变化。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较低,为20.2%,与2013年相比,这一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新生代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最低,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仅为11.6%,与2013年相比,这一比例略有上升。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青年,越来越多地成为新生代外出农民工的一员;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年,则逐步成为新生代农民或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的一员。
表2 农村青年各群体的人口学特征
续表
农村青年各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数据显示,无论是新生代本地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外出农民工,男性的比例均高于女性。与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的女性比例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而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特别是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中,男性比例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在新生代农民中,女性的比例明显较高。
已婚的农村青年更倾向于在本地就业。从婚姻状况看,与新生代外出农民工相比,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特别是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中的已婚青年的比例明显较高。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中已婚的比例最高。农村青年各群体之间存在年龄差异。新生代外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与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之间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相比,其平均年龄显著较小。
为进一步分析农村青年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农村青年的就业方式作为因变量(新生代外出农民工、新生代本地农民工、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以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为参照组,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居住区域作为自变量,构建多项逻辑斯特模型(见表3)。模型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居住区域都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选择有影响,年龄对农村青年选择在本地非农就业还是外出非农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与新生代本地农民工和部分务农的新生代本地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高、未婚、女性农村青年倾向于向外流动成为新生代外出农民工。
表3 农村青年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的Mlog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