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语
上面介绍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大致情况,虽然由于数据不全,难以像日本那样更加详细,但也正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状况。没有哪个国家不想了解本国的基本国情,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所变化或发展。如果一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哪怕是不利的变化(如战争、重大灾害),也没有必要经常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变化。第二,调查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普查,要动员大量人员,劳民伤财。《农商统计表》后期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中国实业志》也没有如愿以偿,都是这个道理。
虽然如此,从星星点点和断断续续的资料当中还是能够窥见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致轮廓。从这个轮廓看,近代经济和工业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起色,但并不顺利,也并不如意,特别是与日本比较时显得更加无力。从好的方面说,近代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产业和技术,至少填补了空白,包括纺织、机械、金属、化学等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中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国情所限,也由于制度和体制局限,还由于其他很多原因,整体的发展十分有限,并不能很好地为经济起飞做准备。
我们认为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次失败的经济起飞”,或者说是一次尝试性的起飞,并没有顺利走上正轨。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到20年的1886年前后开始了现代经济增长(或经济起飞),在20世纪初期完成起飞,此后就走上了发展的正常轨道。按照罗斯托的观点,经济起飞需要几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政治变革。按照他的说法是“一种特别剧烈的刺激力量”,如1848年德国革命、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二战之后印度的独立和中国的革命胜利。然后,他提出了起飞所需的三个条件:(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到5%~10%以上;(2)一个或多个重要制造业部门以很高的速度发展;(3)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能够利用推动近代部门扩张和外部经济效应的资源。[20]
按照罗斯托的标准,1911年的辛亥革命应该算“刺激力量”。如果顺利,应该在20世纪30年代开启现代经济增长(或经济起飞),30年代也的确有了一定起色,但总的来说达不到增长的标准,特别是达不到起飞的标准。可以说,由于不满足罗斯托给出的三个条件而没有实现经济起飞。关于这一点,将在本书最后一章进一步讨论。
注释
[1]关于这一点在日本较早时期有过争论,马克思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战争经济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畸形的表现,而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战争经济为日本后来的重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本书第十章以及关权(2011)对这个资料的工业部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整理,并且对其进行了填补、解说和分析。
[3]关于物价的资料,较早的有实业部(1932)。关于“南开指数”有各种版本,较早的有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58),后来又有孔敏(1988)。关于上海物价的资料集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等(1958)。
[4]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详细情况,参见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
[5]本书第十一章对这个资料进行了详细介绍,也做了适当的分析。
[6]本书第十二章使用这个资料,对相关各省的工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7]本书第十三章和关权(2005)整理并开发了《“满洲国”工厂统计》,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8]本书第十四章对这个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久保亨(1998)也有较详细的介绍。
[9]本书第十五章对这个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0]本书第十六章讨论了城市整体和上海、天津、武汉的工业发展。
[11]本书第十七章和关权、牧野文夫(1998),牧野文夫、关权(2007)研究了1912~1949年37种矿产品的产量和产值,编制了矿业生产指数。
[12]行业史以上海为多,如《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上下)、《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中国近代煤矿史》。
[13]彭泽益(1962)包含了部分手工业数据。
[14]关于各国的统计资料,可以参考B. R.米切尔(2002)。
[15]因此,我们对所谓“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期”这个说法持一定程度的保留,同时也部分地同意,毕竟这个时期引进了很多近代产业,有了一些工业基础。
[16]南亮进(2002),第76页。
[17]南亮进(2002),第203页。
[18]参见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19]《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
[20]罗斯托(2001),第37~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