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图书质量下降的原因和提高图书质量的措施
·毛润琳·
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较2016年的701﹒2亿元同比增长14﹒55%,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势头。201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数达189﹒36万,比2016年增长了8﹒19%。中国书业市场已经成为规模仅次于美国、全球排名第二位的书业市场。我国的图书出版业空前繁荣,大量优秀图书的出版,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乃至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看到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这一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图书质量整体不高,行业发展较慢,出版结构失衡,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问题之一——图书质量问题。图书是一种文化产品,是人们的精神食粮。食品质量出了问题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样,图书质量问题也容不得半点忽视。
一、图书质量的现状
图书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读者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塑造灵魂的潜移默化作用,更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具有超越时空、重复使用和世代相传等特性。但是,图书里的思想文化信息需要通过正确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即使出现一字一词甚至一个符号的差错,都可能影响图书传播和传承思想文化功能的发挥。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严抓图书质量管理,开展了出版物质量 “管理年”“规范年”“保障年”等系列活动。2018年3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 《关于开展出版物 “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的通知》,以2017年以来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材教辅、生活、地图和古籍类图书为重点,开展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对引进版和公版图书质量加大检查力度;以 “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
尽管业务主管部门对图书质量如此重视,“无错不成书”仍是出版业的一个顽症。近年来,图书质量大面积滑坡早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无错不成书”既是读者们无奈之下的一声叹息,也成为一些出版人有意无意原谅自己的借口。这些质量差的图书不但给读者造成了困惑和误导,而且严重损害了出版社的信誉和形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尽管少数优秀出版社能够坚持不降低标准,尽管一些出版人已认识到图书质量与图书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始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图书质量问题仍然是困扰出版人的一大痼疾,改变这种状况依然是出版界所面临的艰巨的任务。
二、图书质量下降的原因
图书质量下降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对于出版单位来说,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它既反映了目前作者资源、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也反映了出版社在诸多工作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
1.作者队伍发生变化,优秀、负责任的作者难求
以前在人们的心目中,著书立说是一项非常高深的创造性劳动,是专家学者专属的。即使专家学者往往也是倾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之所学,才能著成一本呕心沥血之作。然而,近年来随着出书量的大幅增加,作者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队伍中涌入了一些心态浮躁、怀揣各种目的、语言文字水平不高、社会责任感欠缺的作者,抄袭、重复、科学性差、拼凑起来的书籍日渐增多。一些不负责任的作者编选、剪贴拼凑成的一些 “作品”,让作为 “裁缝”的编辑即使用了 “洪荒之力”也难以提高书稿的质量。
2.图书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图书市场未得到有效整合
由于图书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致使一些出版企业缺少承担图书质量风险的责任与压力,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人才配备与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竞争优势不确定的出版单位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短、平、快的经营方式成为图书出版企业的主要手段。这种短期行为,必然制约图书质量的提升。
(二)内部因素
1.选题缺乏新意,模仿之风盛行
近年来,在图书市场的大量新书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 “平庸”书,原因是有些出版单位在确定选题时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不重视选题策划和开发工作,选题重复、雷同,缺乏新意,跟风、模仿现象泛滥。一旦某种类型的书畅销,跟风的同类出版物就立即铺满市场,导致我国图书出版业重复出版的现象,严重浪费出版资源。
2.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落实不到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出版单位为了生存,不尊重出版规律,一味地扩大出书品种,缩短出版周期,给图书质量带来隐患。过分追求出书数量、出书品种上规模,追求出大部头的书以及套书、丛书。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为了追求出书速度,减少编校环节和次数,存在 “以审代编”“以校代编”,压缩 “三审”和 “三校一读”的现象,造成书稿处理粗放化,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二是不顾本社编辑队伍的实际情况,跨学科、跨领域出书;三是由于出书品种大幅增加,编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一些编校人员简化工作程序,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图书质量的要求;四是为了赶进度、早出书,一些出版单位忽视了对质量的把关。
此外,一些出版单位在某些重要管理环节上失控,甚至买卖书号,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让一些坏书、黑书出笼,导致出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一再强调质量而质量管理收效甚微的怪圈。
3.编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早期的编辑和校对人员中不乏学有专长的专家,他们作风严谨,对工作精益求精,保证了出版物有较高的编校水平。近年来,随着出版单位的增加和出版品种的快速增长,编校人员队伍迅速扩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新编辑没有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直接投入编辑一线工作。他们虽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但对现行的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了解,或者没有掌握编辑加工规范,有的与所从事编辑的图书专业不对口,职业敏感度较低,对稿件中存在的差错难以有效甄别和去除。
(2)有些编辑业务素质不高、知识面窄、文字能力差、编辑功底浅,对书稿的处理常有力不从心之感。有些编辑不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特别是对相应图书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不太了解与所编辑的图书相关的理论前沿,往往出现专业术语表述不够规范等问题。
(3)有的编辑过于追求经济指标,将主要精力放到有利于完成经济指标的所谓 “畅销”书上,片面追求新、奇、特的时尚包装,而对图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重视不够,追求文字编辑加工精益求精的内在动力不足。这就导致大量所谓品牌图书、精品图书往往是有牌无品,成为 “无珠之椟”。
(4)有的编校人员对图书内容把关的责任心不强,同类错误反复出现。
(5)由于出书种数逐年增多,致使校对人员工作量加大,个别校对人员一人校多个校次,很多出版单位将校对环节交给外面的校对公司或个人,外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对其校对的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导致校对质量堪忧。
三、提高图书质量的措施
提高图书质量是个系统工程,要在提高出版工作者质量意识的前提下,从管理机制上、生产流程上、队伍建设上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图书奉献给读者和社会。
(一)全面树立质量意识
出版单位全员要在思想上重视图书质量,并牢固树立起质量意识。出版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论是编辑、校对,还是排版、印制人员,甚至发行、财务人员,都应该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熟悉的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是世界知名的出版大家,关于图书质量问题,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认真检查书籍的内容,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要集合大伙儿的力量来干。编审方面的同志固然要特别留意,就是发行、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同志,如果发现我们出的书内容有不当之处,就是一句话一个字,也应该提出来。你不发觉我发觉,我见不到他见到,各方面的同志都能够这么做,我们出的书,质量就可以逐步提高了。”这段话到现在还不过时,提高图书的质量需要出版社各个岗位的员工一起努力。
(二)优化选题,培养作者队伍
选题是图书出版的第一道工序,是后续出版工作的基础。出版单位要加强选题论证,优化选题,控制新书品种,淘汰内容平庸的选题,实现由以规模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征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把编辑力量放在出精品图书、双效益图书上。
对于计划内的选题,出版单位通常会经过充分的选题论证,在优选作者的基础上,使编辑策划与作者谋划相结合,精心组织作者创作完成,因而创作和出版的时间都较充裕,在写作过程中编辑也能经常与作者沟通,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的内在质量。而非计划选题特别是那些以 “创收”为目的的选题,有的是作者的应时之作,写作时间较短,稿件的内在质量往往先天不足。为此,策划编辑要注意收集、研究与本社出书有关的信息,掌握有关的学术、学科发展状况及读者的需求和图书市场的供求情况,联系一批高素质的作者,从源头上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
(三)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与责任意识
出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版精品图书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出版单位必须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编辑的政治素质,增强编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的自觉性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同时要提高编辑的业务素质,让编辑掌握出版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总之,要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编辑队伍。
1.引进人才,吸引人才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者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培育、国民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版单位需要既懂编校,又懂市场,还要懂技术,更要热爱出版行业的人。出版单位要出好书,就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改善编辑的待遇,适时引进专业人才,择优录用已考取出版专业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2.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编校人员的业务素质。编辑须具备一定的鉴别力,才能担负起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的社会责任。不管是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必须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充实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编辑工作中减少和消灭差错。编校人员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熟练地掌握制定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校对等业务技能,同时,对出版、发行等相关业务也要熟悉。出版单位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一是加强对新编辑的上岗培训工作,使他们尽快了解、掌握党和国家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出版单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工作,如举办有关出版法律法规、编校规范标准的讲座,或对复、终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请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和有关专家讲课,以及选派编校业务骨干参加行业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等。在日常工作中,要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有经验的老编辑发挥好 “传帮带”的作用。
3.有效管理外编队伍
随着各出版社出版物数量的逐年增加,单靠社内的编辑是无法完成编审工作的。因此,在现有编辑人员的基础上,利用社会劳动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社外编审队伍就成了大势所趋。出版单位可以招聘有经验的离退休编审、能用业余时间看稿子的其他出版单位的责任编辑,以及其他行业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社外编审队伍,以适应出版社快速发展的需要。
对社外编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很重要。出版单位可以指定专人定期对外编、外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解决他们在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质检,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外编、外审人员,从而保证外审稿件的质量。
(四)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大落实力度
出版单位应根据 《出版管理条例》和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要使图书选题策划、书稿编写、编辑加工、制版印刷、包装上市等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制度,以保证所出版的图书都是优质产品。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图书质量的不断提高。
1.严格执行书稿三审制
书稿三审制是出版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有效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制度。三审制中的每个审次都有明确的职责,各个审次互相监督、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的客观、公正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某一审次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失误。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书稿三审制,明确初审、复审、终审的岗位职责和质量要求,让各个审次的人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并进行层层把关,同时加大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前一环节编审质量的考评力度,并将考评结果与年终考核及奖惩挂钩,不断强化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使图书质量得到保证。
2.严格执行责任校对和“三校一读”制度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编辑工作具有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的功能。校对既要比照原稿 “校异同”,消灭排版过程中的差错,还要抛开原稿 “校是非”,在消灭排版差错的基础上发现并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及版式设计中存在的差错。出版单位要加大对校对工作的考核力度,通过严格执行责任校对和“三校一读”制度,切实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为广大读者奉献精品图书。
3.建立配套的制度和监督机制
出版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图书质量,把图书质量管理作为出版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建立起以质量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树信誉、向质量要效益的经营理念。出版社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分配制度等要向鼓励提高图书质量方面倾斜,不仅要提出经济指标,更要提出质量指标,并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把质量同树立出版单位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同考核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与职业素质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出版工作者认识到质量不仅关系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使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出发来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并把质量当成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法宝。在确定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奖罚措施。只有明确奖罚措施,才能对制度的执行提供保障。奖罚措施应按照具体情况来制定,既要以人为本,又要有威慑力,便于操作,可从精神、物质、权利、岗位、职责等各个角度考虑设定奖罚的具体条款。为了保障规章制度、奖罚措施的顺利实行,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履行监督之责的是由出版单位的领导建立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小组研究和确定有关质量问题的监督、控制、实施事项,由质量管理部门予以执行。
总之,提高图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图书的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忽视图书产品质量,必然会被读者和市场抛弃,因此,出版单位应当重视质量管理,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