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明朝的金融危机

中国人使用白银的历史悠久,但中国却算不上盛产白银的大国。

明朝开国之初,白银数量还不足以作为流通货币。所以,明朝初期选择以铜钱作为法定铸币。

然而,明朝在开国之初,铜的开采量也非常低。由于生铜短缺,铸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时候,明王朝推出一种名为“宝钞”的纸币。为了保证宝钞的顺利发行,官方禁止黄金、白银作为货币流通。而白银后来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则是朝廷被动接受的。

当明朝朝廷发现发行纸币是一个弥补财政赤字的捷径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仅朱元璋时期超发的货币,折算成白银就高达4.6亿两。到宣德末年,宝钞已形同废纸。对信用货币之信用的无限透支,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白银最终能够成为主流的货币,是顶层设计与自发秩序币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一方面,宝钞滥发无度,引起了恶性通货膨胀。民间本能地选择白银作为价值存储的手段,来抵抗通货膨胀。民间贸易抛弃了纸币,用铜币进行小额交易,用白银进行大额交易。

另一方面,自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以来,拉开了中国海洋探索时代的序幕,成功地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随着富含银矿的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劫掠了巨量的黄金与白银运回欧洲,但也仅仅在欧洲短暂停留,接着,便向东流往亚洲,特别是中国。

1600—1730年,从欧洲流向远东地区的黄金白银的数量,超过了从美洲输入的贵金属数量。中国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纳着全世界的白银。据后世学者估算,当时世界上将近1/3产量的白银都流向了中国。根本原因在于在贸易顺差,中国出产的瓷器、茶叶、丝绸对欧洲具有魔幻般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巨量的白银开始流入中国,满足了白银作为流通货币需求。

滥发纸币,使得明王朝原有法币在与白银的竞争中彻底失败。白银在民间的普遍被认可,使得白银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流通货币。这促使明王朝被迫考虑收编白银作为法币的可能性。

明中后期,官方开始取消禁止白银流通的法令,白银开始合法化。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计亩征银”,这标志着明清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形成。

这次“币改”,表面看是顺水推舟、波澜不兴,但其效果不亚于一场暴力革命后的财富洗牌。一方面,国家根本不知道民间到底有多少银子,金融系统开始紊乱。明末出现了“钱贱银贵”的乱象,粮食的价格以白银计下滑70%,以铜钱计价则上涨10倍。百姓挣的是铜钱,纳税却要用银两,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通缩。那些囤积白银的豪强大员却因此发了横财,贫富急剧分化,流民四起。

另一方面,相较于境外流入的白银,国库的白银少得可怜。尽管当时全世界1/3产量的白银都流向了中国,朝廷支出却捉襟见肘。“币改”后形成了民(豪强)富国弱的局面。等到崇祯时期,国库已经没有军费来供养庞大的军队了。在裁撤的队伍中,有一个驿卒,名叫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