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西礼仪比较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往来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并不少见。近代历史上有两则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故事二是:一个国民党军官偕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由此可见,了解中西方礼尚往来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有很多,下面就从几方面具体探讨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一、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嘘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隐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都不能直接过问。

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在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会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打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另外,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往对象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概而言之,这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二、个人人生观的差异

(一)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则提倡谦虚谨慎。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二)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是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了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则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虽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四)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三、法制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为了兄弟朋友的情义,可以网开一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行为过头,丧失了更多的应得利益。比如,中国人重人情,人情味浓厚。有几句老话:“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些话所包含的意思是人情影响判断,人情重于道义。“水”,即使不美,但只要是家乡水,那也就美了,这就是情重于理的表现,甚至有时会情重于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来有情影响法的制度空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先讲合情,再讲合理,然后讲合法。若合法而不合情合理,这法就难以执行,若合情合理,有法也可以不依。

而西方人则是倒过来的。西方人重法,不重人情。法在理前,理在情前。我们时常看到西方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上法庭打官司。有些事明明不合情不合理,但却合法,吃亏者也只有自认倒霉,旁观者也只能容忍。但若有的事不合法,即使合情合理,西方人也会争论不休,直到闹上法庭。

在情理法的中国,人情味浓厚,什么事都可以想想办法,托托人情,走走关系。这是一种自然保险系统,人们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因此在中国,人事关系极为重要,生活之中充满天伦之乐,但也容易产生不公正;在法理情的西方国家,人情似纸,相互之间可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矛盾,先讲理,后上法庭,简单明了。西方人虽淡薄人情,却十分讲公正、平等,即使是一介草民,只要是真正的合理合法,就是同总理打官司,他也照样可以打赢。在西方国家生活,有点像广寒宫里,富裕、清丽、漂亮,却有一般寒冷之感。尤其是老人,孤孤单单,踽踽独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是可怜。

四、社会习俗的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男士往往备受尊重,这主要是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的女士优先原则在东方国家也备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东西方礼仪日趋融合、统一,更具国际化。

再如,在处理长幼关系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待长者特别尊敬、孝敬。比如,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如果老人有子女,年老时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敬老院去生活,这就是不孝,过年过节儿女一般要和老人一起过。在中国农村的一些地方,过年时,晚辈都要给长辈行跪拜礼。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崇尚自立,儿女成年后和父母间的来往则越来越少,致使许多老人时常感到孤独,晚年生活有一种凄凉感。

五、等级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着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赡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是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会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有人会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等。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还要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本章重要概念

礼仪 礼貌 礼节 仪式 礼仪起源 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原则

本章小结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礼仪经过几千年人类社会生活的继承发展,到现代社会已更新、注入了许多新的形式与内容,其社会价值与应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了现代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桥梁。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宽泛地讲,一切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都可以看作是属于“礼仪”这一道德范畴。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的统称。其中“礼”即是指礼貌、礼节,“仪”即是指仪表、仪态、仪式等。仪表、仪态,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举止、表情、谈吐、服饰、风度和个人卫生等,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礼仪的起源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起源于祭祖说、风俗说、父权制说、需求说等观点。总的来看,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礼仪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属性,礼仪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规范性、继承性、民族地域性、限定性、差异性。礼仪的原则,是指行礼致仪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在行礼致仪时都有一些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基本原则主要有尊重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宽容的原则、遵守约束的原则、自律的原则、诚信的原则、从俗的原则等。

思考题

1.什么是商务礼仪?

2.简述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产生发展过程。

3.商务礼仪有哪些特点?

4.商务礼仪有哪些基本原则?

5.简述中西礼仪的不同。

案例分析

案例1-1

我国江南的一座城市,外宾准备在此投资。外宾在考察当地情况时,兴致颇高,他们谢绝乘坐专车,坚持徒步而行。尤其是一位担任副团长的女士,尽管白发苍苍,却依然健步如飞,谈笑风生,令人钦佩。当时在场作陪的一位当地副市长,见到这番情景,便由衷地对那位女士说:“夫人,您身体真好。真是老当益壮啊!您老人家今年高寿?”这位副市长讲话之初,这位女士还笑容可掬地聆听着,可是在翻译员翻译完之后,对方竟勃然变色,拂袖而去。

分析:这位副市长犯了哪些错误?这件事违背了哪一条礼仪原则?

案例1-2

“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圯桥进履。”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成,逃匿到下邳。一天,张良信步在圯(yi)水桥上,见一位穿着十分寒酸的老人挡道,张良出于尊老忍让的想法欣然让路。继而,老人又故意将鞋丢落桥下,并以命令的口气要张良将他的鞋子捡回来。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张良一想到他年事已高,尊老忍让为上,便下桥拾鞋,拂去灰尘,跪下给老人穿好。老人有所感动,随即约张良五天后一早原地见面。张良感到事有蹊跷,跪下答应而退。五天后张良天亮时赴约,见老人已先在桥头,老人指责张良:“小人,赴老人之约,为什么迟到?过五天后早点来!”五天后,张良三更鸡鸣便去,无奈又落在老人的后面,老人告诉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赶去,等了一会儿老人才赶到。老人见张良已先到桥头,显得很高兴,感叹说“孺子可教也”,这才把《太公兵法》交与张良。获此兵书,张良潜心研读,如虎添翼,不仅成了一位大军事家,而且还成为了一位大智谋家。他担任刘邦的首席谋士,为破秦灭楚,建立强盛的汉王朝立下了奇功。

“蔺相如礼让廉颇”。战国时,赵惠文王因惧怕强敌秦国的入侵,不拘一格,重用了出身卑微但却有雄才伟略的蔺相如。由于蔺相如西入强秦,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任务,赵王破格任用蔺相如为上卿,位居老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感到不满,便说:“吾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吾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此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不以为意,相反却顾全大局,每次出门,总是避让廉颇,还时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朝,以免与廉颇因排位次序而发生冲突。蔺相如谦让有礼、坦荡大度的胸怀与行为,终于感动了自命不凡的廉颇,他“负荆请罪”,登门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将相和睦,一心报国,使秦国长期不敢冒犯赵国。

分析:运用所学的礼仪基本知识,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以上历史小故事的感想。

案例1-3

1912年3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举行盛大的就职典礼以后,他亲自把代表们送到大堂阶下。代表们请孙中山留步,他说:“我是国民的公仆,诸位是国民的代表,所以就是主人,我应当送你们到大堂阶下。”

一位年高八旬的盐商肖先生,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求见大总统,孙中山立即把肖老先生请到办公室。肖老先生一进门就行“三拜九叩”礼,孙中山立即把老人搀扶起来,并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就和老百姓一样。”大总统如此平易近人,是老先生始料未及的,他感慨万千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又有一次,孙中山去国民党党部演讲,门口的卫兵拦住他不许进去,说道:“今天孙大总统来,不许别人进去。”孙中山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个普通人吗?他不过是百姓的公仆。”然后把名片拿出来,那个卫兵看后,不胜惊慌,但孙中山却毫不介意,微笑着走了进去。孙中山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种公众形象与他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受到举世尊重与爱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连任了两届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经验与管理能力,同时,他那谈笑风生、幽默、平易近人的形象也使美国公众为之倾倒,为当选及连任总统赢得了选票。

实际上,里根总统的良好形象并非与生俱来。在他竞选总统及任职期间,就有一整套人马在尽职尽责地为他服务,精心设计着他的服装、发型、表情、动作、手势等所有与他的形象有联系的因素。

1984年,里根决定在他第一任总统期满,即将开始竞选连任时访问中国。美中关系是自双方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十分注重的问题。里根总统访华能否成功,直接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关系着里根本人在美国本土与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针对中国是一个以平民为主体的东方大国,里根决意要在中国公众面前树立一个“平民总统”的形象。于是,在来华之前,总统的顾问们为他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决定访华的内容除了正式的国事活动外,总统还将偕夫人在北京街头散步1小时,并以平等的姿态与北京市民随意交谈,以及在访问上海时到复旦大学作一次演讲。

北京的活动结束后,里根总统来到了复旦大学。演讲前,里根微笑着说道:“我来中国之前,碰到了一位你们复旦大学去美国的留学生,她要我代她向谢希德校长问好。”说着,他把身体转向站在旁边的谢希德女士说:“现在这个口信我带到了,请您打个电话告诉那位女同学,她的电话号码是……”这个精彩的开场白赢得了全场百余名师生代表的热烈掌声,也赢得了人们对“平民总统”里根乃至美国政府的好感。(5)

分析:运用所学的礼仪基本知识,谈谈这些领导人物遵循了哪些礼仪原则。


(1)吴新红.商务礼仪(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p5.

(2)马飞.商务礼仪规范手册(第一版).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p.13.

(3)马飞.商务礼仪.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4)马飞.商务礼仪规范手册(第一版).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p.21.

(5)马飞.商务礼仪规范手册(第一版).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