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的变革:中国的市场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经济体制从何而来

中国民营经济的出现和稳步增长,出乎政治家们的预期。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最初动机,实际上是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框架内完善中央计划经济。政治家们支持改革政策,是为了刺激和提高被连年经济滞后压垮的计划经济的生产力。随着持续强调公有体制,后毛泽东时代的改革无疑是一项在不幸的政治动荡年代过后,巩固和稳定国有经济体制的浩大工程。与其他转型经济中激进和彻底的变革方式相比,中国的改革似乎过于保守,它致力于恢复原有的体制而非创造性的革新。然而,与西方经济学家的预期相反,中国的经济改革却带来了繁荣的市场经济。

为什么具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会在中国出现呢?创业者是如何突破由政府施加的强大市场进入障碍?在仍然由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型经济中,是什么制度允许民营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市场经济体制从何而来?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为解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路径,给出一个既有的答案。

在推动党的改革政策中,中央政府通过分权和减少国家对经济行为的控制方式来增强动力。在农业领域,改革者通过土地租赁制,将产品分散到个体农民的手中,推动了农村市场渐进式的自由化进程。在工业方面,通过保留企业利润和给予企业更高的自由度,改革措施加强了对企业管理者和工人的物质激励。与此同时,国家推进了外国直接投资(FDI),以缓解资本限制并加速国家的技术追赶进程。通过收入共享方式,改革的领导者推行财政放权,以加强对省级和地方政府的经济激励。尽管低一层级政府有义务向上级政府按照一个固定比例上缴财政收入,但是它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算保留一部分盈余。1

在东欧和苏联,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代表各个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学家们齐聚在首都所在城市,向新政府的政治家们提出关于如何设计和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议。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政治家们公布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荐的资本市场的正式规则与政策。这种激进式的改革,强调快速和大规模的私有化、价格自由化和货币改革,其背后的逻辑建立在中央计划体制是一种稳定的经济秩序的假设之上。在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的眼中,只有通过激进式改革,才能打破中央计划体制强有力和根深蒂固的利益及其对几乎所有领域的支配,进而迅速地构建出一个合法性框架作为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2他们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注定会失败;而东欧和苏联大胆的改革措施,会通过快速转型为其建立起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制度。

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尽管人口数量在增长,以现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了30多倍。从改革初期名义人均GDP 150美元——那时世界排名第131,到2010年,中国以人均GDP 4603美元跻身于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3社会和经济福利效应也很显著。自经济改革开始到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5年,为73岁,甚至都超过了中上等收入国家。4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下降后,收入不平等的状况快速上升。即便如此,经济改革还是使所有人受益。51981—2005年,按每天1.25美元的消费标准计算,超过6.3亿的中国人脱离了绝对贫困行列,使贫困人口的比例从81.6%降至10.4%,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摆脱贫困的纪录。6

民营制造经济的兴起对财富创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戏剧性地改变了中国工业的整体面貌。截至2009年,国内生产的工业总产值中,仅20%左右是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创造的,41%来自以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等形式注册的民营企业,25%来自混合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13%来自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7民营企业创造了40%的产业利润,并且承担了47%的由国内资本投入的劳动就业。8

被认为旨在恢复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经济改革,在促进市场导向的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面,为什么要比采用激进式改革、严格遵循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议的东欧与苏联更有效呢?在改革初期处于如此不利地位的民营经济,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还得以蓬勃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