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译介再生:本土基督宗教话语体系的建立
翻译是建立在对不同语言之间假定存在对等关系的基础上的文化活动,即在共同认可的等值关系的基础上,将一种文化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文化的语言。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的译介过程中,欧洲语言作为主方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享有决定意义的特权,本土中国语言不再能够轻易地同西方外来语分离开来。如果一种文化语言不服从于另一种文化语言的表述或诠释,翻译是否可能?如果东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不能成立,那么跨越东西方的现代性便不能实现。
一般的专名,如柏拉图、伦敦、动物等,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翻译时,困难基本在于操作层面上。基督宗教的最高存在“Deus”“God”这样的抽象名词,原本是自然历史中不存在的,并不存在具体可目验或实证的客观所指,是历史长河中文化建构和宗教信仰凝聚的结晶。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其主神名号都是凝聚了历史、文化、信仰、教义、政治、利益等中心价值的象征,其意义不仅涉及宗教教义和经典,而且还涉及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不同层面的跨文化对话中都潜伏着文化相遇中自我与他者的定位问题,也都渗透着宗教同化的论争和演变。
作为以传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宗教,基督宗教几乎从一开始就越出民族的范围进行传教活动,想要使全世界各民族更多的人皈依基督宗教的信仰、采用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巴别塔”不但象征着由于语言文化多样性而产生的对译介不可能性的征服和追求,而且对宗教者来讲,开创了历久弥新的弥赛亚式的追求,即将“Deus”“God”的话语传播给潜在的未来皈依者。而对于基督宗教以外的领地,他们常有一种缺乏根据的怀疑:“自然宗教”的信仰者对于神圣性只有极其狭隘和低级的认知。那么,在基督宗教神启的绝对概念中,是否还给所谓“异教”遗留了宗教适应和转化的空间?具体到《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在一神信仰本源语和多神信仰译体语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中华本土文化将为或能为外来宗教文化提供怎样的借鉴和转化基础?
我们今天感知到的任何概念、词语、意义,都来自历史上跨越语言的政治、文化、语境的相遇和巧合。这种联系一旦建立起来,文本的“可译性”意义和实践便建立了。由不同语言文化的接触而引发的跨文化和跨语际的联系和实践一旦建立,便面临着如何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被认同的过程。在《圣经》中译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新概念将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代谢,并在本土文化中被认知并获得合法地位?它如何建构中国基督宗教话语体系,并在本土文化中取得合法地位?本章将以基督宗教的唯一尊神的中文名称为视角,探讨在翻译介绍过程中,外来宗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借鉴交融和排拒演变,以及再生新词语被本土社会认同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