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潮热

一、概述
潮热是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症状之一,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的发热、脸红的感觉,经常伴随心悸、焦虑,有时可有出汗及畏寒。潮热可使患者产生焦虑,同时夜间发热汗出,可影响患者睡眠,使睡眠质量下降,感到疲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肿瘤患者中,潮热症状多见于乳腺癌患者,是乳腺癌妇女在接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时的主要副作用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有78%的患者出现潮热症状;在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有72%的患者出现潮热。虽然乳腺癌潮热症状与绝经期症状相同,但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关系密切,治疗绝经期综合征常用的激素替代疗法会促进乳腺癌的生长,不适于乳腺癌潮热的治疗,需采用非激素治疗方法。故在本节主要叙述乳腺癌潮热的治疗。
潮热也是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雄激素撤退治疗后,由于雄激素缺乏而出现的常见症状。文献报道,68%的男性在接受药物或手术去势治疗后出现潮热,在持续的去势治疗过程中潮热症状通常不会消退,约48%的患者可能经历潮热症状达5年之久,而40%患者的潮热症状可以持续8年。
二、病因病机
(一)西医
1.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潮热发生的机制是因为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使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影响自主神经中枢,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
2.前列腺癌潮热是患者在接受雄激素撤退治疗后,由于雄激素缺乏而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
(二)中医
中医认为,此病症主要是因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其病本在于肾阴虚,由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水,致使肝阴亦虚。阴血不足,虚火内生。肝失濡养,疏泄失职,故肝气郁滞。
三、诊断评估
乳腺癌妇女由于接受手术、放疗及辅助治疗,常较正常妇女提前绝经或出现卵巢早衰,潮热也较正常妇女频繁和严重。潮热常伴有易激惹、抑郁、健忘、疲倦、乏力等。潮热常在夜间比较严重,干扰和影响睡眠。潮热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不同的等级。
四、辨证分型
1.肝郁血热
骨蒸潮热,发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并伴抑郁不舒、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2.阴虚发热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腰膝酸痛,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五、西医治疗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的潮热症状是有效的,但乳腺癌妇女应用激素代替疗法(HRT)治疗,可使乳腺癌复发危险显著增高。目前,激素代替疗法还存在争议,某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剂可改善潮热,近期Meta分析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优于对照组。目前,文拉法辛被认为是治疗乳腺癌妇女潮热的一线药物,患者耐受性良好。文拉法辛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7.5~150mg。推荐的剂量是75mg/d,但在服药的第1周每日剂量为37.5mg,这样可以减轻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另外,补充植物性雌激素、维生素E等辅助治疗可缓解患者的潮热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六、中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疏肝养阴,凉血清热。
(二)辨证用药
1.肝郁血热
临床表现:骨蒸潮热,热势不高,发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并伴有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凉血清热。
方剂:舒肝凉血方。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牡丹皮、白薇、五味子、郁金等。
2.阴虚发热
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腰膝酸痛,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剂:知柏地黄丸(《伤寒论》)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丹皮、山药、山萸肉、柴胡、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白芍
七、护理
(一)评估
1.潮热发生的原因和潮热发作的诱因,如活动、饮食、环境、情绪等方面。
2.潮热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生活质量和耐受性。
(二)措施
1.向患者讲解潮热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潮热的重要性。
2.遵医嘱正确指导患者使用一般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和激素治疗。
3.指导患者注意增减衣服。
4.指导患者适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热性,减轻身体的反应。
5.避免抽烟、饮酒,咖啡、茶、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少吃。
6.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和心情,可以帮助缓解潮热。
7.给予心理护理。

(孙红)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37.
[2] 孙红,薛冬,高非,等.中药舒肝凉血方改善乳腺癌患者潮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30-33.
[3] 鲍福军.舒肝凉血方治疗乳腺癌肿瘤术后潮热盗汗28例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7):3407-3408.
[4] Steams V,Loprinzi CL.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hot flashes in women[J].J Support Oncol,2003,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