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辨析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高放先生这一论断经常被我国学者引用。高放先生还以人的解放问题为轴心拟定了包含三篇十五章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呼唤》,《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其实,早在1996年,我国著名哲学家杨适先生就以“人的解放”为主题重新解读了马克思(参见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对于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刘同舫教授经过长期探究,完成了多部学术专著(参见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马克思的解放哲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我国还有一些学者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线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孙志海把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一个较为恰当的突破口、切入点,因为从人的自由和解放出发,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活动,能更准确地确定马克思在西方思想史和人类思想史中的地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传播和实践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各种演变。孙志海:《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战略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孙熙国认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以贯之之道:把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把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尤其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让人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真正实现思想的解放,“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对象与整体架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笔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归结”为“人的解放”思想,内蕴着“从具体到抽象”的下降逻辑。我们应该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逻辑,在“具体化形态”上把握“人的解放”思想,特别是要在《资本论》及其手稿所赋予它的“丰富性”上来把握它。“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对此方法的辨析,详见刘召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辨析》,《江汉论坛》2013年第10期。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正确路径。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它意味着胸怀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谋福利的情感,投入到“劳动解放”的实践行动中去;它内蕴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要求信奉者致力于对“现存世界”世俗基础的内在矛盾的理论剖析,并实现对这个世俗基础的实践改造;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剥削即少数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奴役多数人的劳动),消灭商品、货币和资本(从而消灭“盲目性”对人的统治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的联系是作为盲目的规律强加于生产当事人”的,是“作为盲目的必然性发生作用”,是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人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941、928页。)),消灭分工,缩短工作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