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即自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儿子(半边天)

儿子这个词语很尴尬,骂人的时候力度不够,你骂人总不能骂一句,你这个乖儿子。对方要是回一句,你这个不孝孙子呢?骂人得骂两辈,儿子卡在了中间。被对方骂的气急败坏了总不能来一句我是你儿子的爷爷吧。这句话又长又啰嗦,明显不如我是你大爷来的简单明了。

作为家庭的成员,儿子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就要更多了。我摔腿住院那次,爷爷每次来都要带一摞彩色的画报,上面用粗大的红字体印着一句话:女人能顶半边天。所以我从小的启蒙教育其实是这幅画上面的标语,我母亲何止是能顶半边天,得大半边天。画报的主要功能是给我接大便,拉在纸上直接扔掉。

我姐姐是个女儿,但她从小就很有主见,我俩的接触并不多,我小学还没毕业她已经初中毕业了,中专毕业后去了天津、后来嫁人成家,她的性格更像是男孩儿,风风火火。她经常对我说,我俩性格长反了。如果我俩互换性别,我们家的情况估计要好很多。

成家立业这四字成语是我父母督促我结婚的首选词语,他们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先成家再立业,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你现在没有一个家,在外面做一番事业总归是没有后盾的支撑。我并认为我的家称之为家,我更愿意叫它家庭。

我家没成、业更是虚无缥缈。

我那位特别要好的胖同学,她父母给她取名叫帅,她还有一个姐姐叫佳。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她父母希望老大聪慧、温婉、知书达理,老二威武、强壮、成家立业。帅更代表了她父母想要儿子的愿望落空了,把转变的希望强加到她身上了。

她现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要是个儿子早让我父母过上了好日子,闺女就是不成事,啥都干不成。如果跟她讲道理,她总会说一句:你是个儿子你啥都不懂,你要是闺女你试试?你肯定早就结婚守着公公、婆婆、孩子过一辈子了。她虽然这么说,她看到自己生了个闺女也是眉开眼笑的,毕竟不用为了20年后孩子结婚的事情发愁。生了儿子的同学总是说,看到小鸡儿的那一刻我就欠下了一百万的债务。

我无法同她讲我的同学换弟29岁从学校毕业后,仅仅用一年时间就挣到了你前三十年所挣钱的总和。她总是如此反驳,你懂啥,农村不就是这么过的吗?

责任推卸的无可挑剔,这幅嘴脸跟我父亲的本质区别在于,我父亲会用吼叫的嗓门大声的斥责我。

我跟帅的关系很好,从初一到现在已经长达16年的友谊。她家发生的事完全是一部映照农村家庭变化的血泪史。我从她家看到的全是悲剧,无一丝一毫的喜剧可言。

帅的父亲是一个只会打工赚钱,家里事儿从不过问的人。用我母亲控诉我父亲的话来说:家里的酱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她父亲就是这样,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就算是女儿受到了欺负也是帅的母亲出头,她父亲不知是怕事儿还是不懂事儿。

所以帅的父亲是他们家生活的最滋润、最清闲、最没有烦心事儿的一员。

帅的母亲不想过多的形容,她勤劳、能干、顾家有着农村妇女一切良好的品格,而同样她懦弱、胆小、不辨事理、斤斤计较有着农村妇女一切的不良品格。

帅的姐姐佳,在我看来她的婚姻完全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的形成绝大部分的成因跟她的父母有关系。

帅还有一个小侄子——也就是她姐姐的儿子,本该是外甥——这个小孩从小没有父亲,他的母亲佳基本没有照顾过他,现在上三年级的他基本没有父亲的概念。他的出生完全是一个悲剧,而在帅的家庭看来,养育了他10多年,带给他们的欢乐大于孩子没有父亲的痛苦。

因为家里没有儿子,所以就在当地条件不好的家庭中挑了一个男人作为上门女婿。据帅说,这个男的特别窝囊、懒、眼里没活,跟着她父亲去工地打工,支使他干就干,不支使就不干。他要是犯了错,骂他两句,他半天也憋不出来一个屁。跟着她父亲出去了两年啥也没学会。那会小孩儿已经出生了,佳与这位上门女婿也不在一起生活,后来日子过不下去两人就离婚了。

在还没离婚之前,佳就已经跟另外一个男的住在了一起,那个男的岁数跟帅的父亲差不多,几次三番帅去找佳回来,都吃了闭门羹,面都见不到。多次打听才知道那个可以当佳父亲的男人就是邻村的,后来在帅多次的劝说下佳才回来。

之后佳一直换男友,决口不提结婚事宜。在勤换男友的过程中,她没有跟家里有过多的联系,更别提主动回家看孩子了。她的孩子从出生几乎没有享受过父爱和母爱。围绕在他身上的爱除了姑姑就是奶奶。

前年佳经过别人的介绍,与临县的一个离异男人认识了短短几个月后就结婚了,事情的结果当然还是以离婚收场,不过中间的过程让我彻底感受到他们家人之间的冲突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家庭成员之间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

佳刚刚离婚的这位前夫,上一次的婚姻听说是过的还算不错,因为女方身体问题一直没有孩子,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婚,这段婚姻的持续期间大约为8年左右。如果真是因为不能生孩子存活8年的婚姻突然就断档了,这绝对是有隐情的。

帅的母亲从始至终在这两个闺女的婚姻问题上是这种态度,一个如果嫁出去,另外一个必须招一个女婿,这样他们这个家才算圆满。招了女婿,不论是对外还是家里,关起门来说话总是有底气的。在他们家,是不存在女人能顶半边天这种思想的。女人如果真能顶半边天,他们家完全可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并脚踩一片深蓝的大海。

帅本人很能干,吃苦耐劳、勤奋勇敢,要说缺点也很明显,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优柔寡断、分不清主次、小事情叽叽喳喳、斤斤计较。

佳的这位前夫不知什么原因在他俩结婚后的第28天忽然变了一个人一样,并不是失联,是他性格发生了转变,转变过程无从知晓,变成了一个窝囊、软弱、骂十句话都憋不出一个屁的哑巴。

帅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让我跟着她姐、她妈去临县把她这位姐夫接回来。在此之前我几乎不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闹离婚的地步,毕竟结婚将近半年,没有听到任何不愉快的传闻。

在佳家中的客厅正中央还放着他俩结婚之前照了一张结婚照,照片上他俩坐在两边,佳的儿子坐在地上,双手一边一个抱着两个大人的腿,三个人笑意满满。我真的以为他们就是一家三口。

本来我对这种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并且很排斥。帅是这么对我一再强调的:去的时候必须得跟着个男的,才显得出来气势,不然让对方看不起,有男人才压得住阵脚。

去男方家无非就一件事,把男的接回来或者离婚。这种事情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那就太复杂了。简单来说,快刀斩乱麻,两人之间没有感情了,并且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那就直接离婚,这样双方都省事,也别耽误对方再次找对象结婚。

要说复杂那就太复杂了,我父亲不止一次的对我说:结婚不单单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那是关系到咱们两家之间,甚至是我们整个大家庭的事情。你这个脑子太单纯了,想的太简单了,你也一点都不成熟。

我每次都想反驳,话都憋到了胸口不吐不快也得像咽呕吐物一样咽下去。

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一直强行灌输给我他的观念:咱们家没人,你小叔也一直在工地上,家里的事儿他也不管。你们这一届的人这么多,多跟他们走动走动,能拉拢就拉拢。

我十分不解,家里的事情都是哪些事情?打架斗殴吗?邻里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何种地步才会引起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我们家至今为止只跟一家吵过架,两家人站在胡同口的两端整整骂街骂了一下午,我当时还小只记得满满一街筒子人看热闹,当然劝架的很多。事情的起因太微不足道了,我姐姐去同学家玩,在同学允许的情况下吃了半块馒头。同学的母亲回家后看到馒头少了,问其原因后,便让她同学来我家要那半块馒头。

按照我父亲的构想,如果当时我们家有三四个男人,他们家再怎么横也得掂量掂量。

打架斗殴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太偶然了。农村每年都有的重大节日就是秋收。每年我父亲都会说:你看谁谁家有多少个弟兄帮衬着,七手八脚都弄完了,咱们家是第一个下地,最后一个收工。他总是说如果你能早点结婚,亲家怎么不得过来帮忙弄?又快有省心。

且不说人家帮不帮你弄,就算帮也得是我先去女方家弄完再来弄咱们家的。用秋收这种事情逼婚是不是有点太没水准了。

人这一辈子四件事,生老病死,这期间连带着婚丧嫁娶。在我看来除了丧事需要人来帮忙外,其他的都跟外人无关啊。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同届的小学同学,足足28个人在阿华家完成了烧香磕头跪拜义结金兰的兄弟友谊。月假回到家父亲告诉了我这件事,随后他就开始点拨我,让我去找找阿华,看看还不能加入他们的团伙。据我母亲形容当时的情景,磕头那天几乎轰动了整个村子,这么大的阵仗是第一次见到。

对于阿华,我很感激他,这种感激更多是友情之外的感谢。过年串门时我见到了他,顺口提了一句,他说以后再说吧。我当时觉得特别没面子,这种话怎么能说出口呢?

我父亲总是这样,他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军师出谋划策给我、给我母亲、给我舅舅、给这个人、给那个人,甚至他都不止一次的在其他人面前说过要给我考上清华的表哥谋划要去哪所大学读书会有更好的前途。

阿华结婚早,他的父亲并不看中这28个人之间的兄弟情会有多厚重,在阿华结婚的第二年,在他父亲的提议之下一家人来到了城里生活。他们一家在城里有很稳定的收入,完全摆脱了从村。在这点上来看,阿华的父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结义跪拜在纸醉金迷的利益面前算什么呢?阿华的父亲以及阿华自始至终就明白,靠谁都没用。他们28个人现在的关系如何我不关心更不会打听,我清楚的知道我们8人的小团体早已经分崩离析。

我曾经对我母亲说过一次:我父亲总是让我跟这个搞好关系,跟那个搞好关系,有什么用。你看阿华他们一家早早的去了县城,现在谁也不管不问,生活的多自在。

我母亲有一次跟我说:你父亲也总是莫名的发脾气,他去求人办个事儿总是办不成,哪怕是借个锄头都不行。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说他,别人来找你借东西的时候,你推三阻四的找借口就是不往外借?现在你求别人,别人不得变本加厉的对待你?

我对母亲说:我舅舅每次请客吃饭都是花个百八十的,你看看他现在,在咱们村有个什么事儿求人,肯定有人帮他。那次我表弟离家出走了三天,那么多人都帮着找,这跟他花的那百八十块钱相比,那点钱跟没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