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长寿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未停笔的百岁生物学家
贝时璋

贝时璋老人是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一位院士,是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贝时璋院士一生都信奉少享受,多奉献,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理念。老人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在92岁以前,贝老一直坚持着每天到实验室去上班,风雨无阻。当贝老的老伴去世之后,贝老就选择在家工作了,那个时候才算是开始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一路走来,老人家都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自省,真正做到了生活、工作有规律,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发展。在忙碌中享受着生活,在工作中寻找着快乐。对待工作专心致志,不仅使贝老在学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还使自己的身体硬朗结实,获得了长寿。

工作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用来养家糊口的方式,而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并且能够给日常的生活带来无尽快乐。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忙碌,并且要保持忙碌,它是这个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

很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适度有规律的忙碌、工作,是有利于人的健康的。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活跃在世界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他们的寿命比普通人的一般要高出将近30%。

有的人对于这样的研究结果表示不理解,其实并不难理解。一般来讲,工作可以使人们的孤独感、寂寞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会将生活中的烦恼暂时地置之脑后,在充实的状态下逐渐获得喜悦,使情绪恢复到一个良好的状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的改变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于从事的工作是极其热爱的。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忙碌中寻找到快乐的感觉。相反,如果一个人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试想一下,在生活中受了委屈,遇到了烦心事,心情很郁闷,还要做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了,不仅不会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还会使心情更加低沉,变得更加烦躁。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从事的并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于是总想着有一天能够退休,退休了就算是“刑满释放”了。可是退休后又会去做些什么呢?几十年来都做着并不喜欢的一个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虽然是告别了“苦海”,可是也许一时间并不能够适应。于是还是会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等到准备就绪想要去上班时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退休了,这个时候不免会发出“我老了”的感叹。如果再加上并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话,恐怕只有在家里生闷气的份了。时间一长,性格可能也会改变,老年人的惶恐、不安、焦虑等一些不好的习惯会随之而来,在那样的情绪影响之下,身体很容易垮掉,健康就无从谈起了。

人活一世,总要做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事情可做,证明身体和精神并没有老,证明活着有很大的意义。哪怕是退休了,也可以找些别的事情来做,将平时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做的通通尝试下,丰富自己的生活,亮丽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的长寿与否,与先天因素可以说不无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后天的勤奋与保养。一个勤于工作的人,他的新陈代谢肯定很活跃,生命力也一定很旺盛,这样的情况必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长寿;而一个懒惰的人,他的新陈代谢肯定不会太活跃,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时间长了以后身体机能退化,抵抗力下降,对于健康是很不利的。

贝时璋老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搞了一辈子科研,在获得名誉的同时,也享受了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