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主产于四川、贵州。
生制姜鉴别使用表
注释
【炮制方法】
生姜:
取原药材,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1]。
煨姜:
取生姜块,置无烟炉火上,烤至半熟,或用草纸包裹数层,浸湿后置炉台上或热火灰中,煨至纸变焦黄、姜半熟时取出,除去纸,切薄片[2]。
【性状差异】
生姜外皮浅黄色,辛香气浓。煨姜偶见焦斑,表面显油黄色,辛辣气味减弱,微苦。
【炮制作用】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大肠、膀胱经。辛温发散,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具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可单味煎服,也可捣碎取汁,配伍他药共用。如治患者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的生姜半夏汤。
生姜煨制后,辛散之性缓和,辛温不燥,主入脾、胃经,故解表作用减弱,而温中止呕作用增强。适用于腹痛呕吐、大便泄泻等症。用于中寒腹痛、吐泻,常配木香、甘草同用。姜皮,味辛,性凉,走表,善利水。用于脾虚受湿,气滞水停者。治疗水肿初起,小便不利,并具有止汗作用。《本草便读》记载“姜皮散水和脾,温凉稍异”。姜皮常与大腹皮、茯苓皮等合用,方如五皮散[2]。
古时对生姜的药用部位和炮制品的功效均有明确认识。《本草通玄》记载“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本草逢原》记载“生姜,煨熟则降而不升,止腹痛泻利,扶脾气,散郁结,故逍遥散用之”[2]。《本草从新》记载:“煨姜,和中止呕……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生姜含有水分,气重于味,辛散之力较强,长于发散,走而不守,又能温中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等症;煨姜辛散性缓,走表作用弱而温中作用增强,故专注温里而治胃腹冷痛、泄泻等症[3]。
生姜挥发油也称精油,包括低沸点和较高沸点两类,二者性质差异明显,低沸点成分受热后易于挥发,而高沸点成分受热挥发少。生姜中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酚类、β-二酮基类等物质和生姜精油中不含氧原子的萜烯类物质。生姜中大极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止吐和利胆作用。生姜精油及其低沸点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抑制支气管痉挛等活性作用,故生姜偏重于散寒解表,化痰止咳,宜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痰饮喘咳。
生姜煨制后,低沸点挥发油损失较多,而大极性成分比例相对升高,使煨姜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减弱的同时,止呕、利胆作用增强,故煨姜偏于温胃止呕,宜用于腹痛呕吐。
【药理作用】
一、生姜的药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
生姜可以提高机体总抗氧活性,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并显著增加离体血清和肝匀浆SOD活力,提示生姜对体内多种氧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说明这种抗氧化作用与肝损害的保护及防治脑缺血灌注损伤作用有关,而且可能在抗衰老及防治大骨节病等方面有积极效果[4,5]。
2.抗过敏作用
生姜油能明显抑制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对卵白蛋白所致的豚鼠回肠过敏性收缩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组胺、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回肠收缩作用,其抑制程度随剂量加大而增加,提示生姜油有抗过敏作用[6]。豚鼠气管螺旋条和肺灌流实验表明,生姜汁有收缩豚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且不被M-R阻断剂阿托品、α-R阻断剂酚妥拉明拮抗,但易被β-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茶碱所拮抗,认为该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β-R,降低cAMP含量等途径所致[7]。
3.抗肿瘤作用
生姜醇能抑制12-O-十四酰佛波醇-13-乙酸酯所致的小鼠肿瘤,与辣椒素协同对小鼠癌症有化学抑制作用[8]。姜的主要辛辣成分6-生姜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该成分可明显抑制7,12-双苯蒽引起的雌性ICR小鼠表皮乳头状瘤生成,也能抑制佛波醇酯诱发的炎症[9]。
4.降低胆固醇作用
生姜或生姜加大蒜可明显降低雄性白化变种型Wistar大鼠血糖、总胆固醇值和碱性磷酸酶[10]。生姜的乙醇提取物可使胆固醇造成的高血脂家兔的血清及组织中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清脂蛋白和磷脂明显降低[11]。
5.止吐作用
对非健康混血犬静脉注射3mg·kg-1顺铂(100%呕吐剂量),再给予生姜的丙酮、50%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剂量为25,50,100,200mg·kg-1,可观察到丙酮和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止吐效应[12]。
6.消炎镇痛作用
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大鼠爪及关节的肿胀,具有潜在消炎和抗风湿作用。鲜姜注射液对大鼠甲醛性足肿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13]。
7.利胆与肝损伤保护作用
生姜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的抑制作用表明,生姜辛辣成分中的姜酚、姜烯酚对上述两种毒物所致的肝损伤均有抑制作用[14]。
8.抑菌作用
生姜挥发油的单萜醛类中,紫苏醛、橙花醛和香味醛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15]。
二、煨姜的药理作用
止呕作用
煨姜对化疗导致的呕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16]。
【化学成分】
生姜
主要含有挥发油,包括姜辣素、姜精油和二苯基庚烷。其中姜辣素包括姜酚、姜烯酚和姜酮等成分;姜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物质,如α-蒎烯、β-倍半萜类、α-姜烯、β-红没药烯等;二苯基庚烷可分为线性和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17]。
煨姜
生姜煨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颜色加深,成分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18]。
【生制姜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归纳】
由生姜炮制前后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挥发油等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引起生姜生制品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其变化关系如图5-6所示。
图5-6 生姜和煨姜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图
(林桂梅)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3.
[2]叶定江,原思通.中药炮制学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9.
[3]邓理有.生姜、煨姜、干姜、炮姜[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8):31.
[4]黄雪松,王建华,路福绥.生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7,(4):16-17.
[5]何文珊,李琳,郭祀远,等.姜油的提取及其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油脂,1999,24(1):42-44.
[6]张竹心,刘连生.生姜油的抗过敏作用[J].中成药,1992,14(11)30-31.
[7]刘善庭,辛勤,李建美,等.生姜对呼吸平滑肌作用的实验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6,19(4)26-27.
[8]Park K K,Chun K S,Lee J M,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6]-gingerol,a major pungent principle of ginger,on phorbol ester-induced inflammation,epiderami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activity and skin tumor promotion in ICR mice[J].Caner Lett,1998,129(2):139-144.
[9]Surh Y J,L E,Lee J M.Chem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ome pungent ingredients present in red pepper and ginger[J].Mutat Res,1998,402(1,2):259-267.
[10]Ahmed RS,Sharma SB.Biochemical studies on combined effects of garlic and ginger in albino rats[J].Indian J Exp Biol,1997,35(8):841-843.
[11]Bhandari U,Sharma JN,Zafar R.The protective action of ethanolic ginger extract in cholesterol fed rabbits[J].Ethnopharmacol,1998,61(2):167-171.
[12]Sharma SS,Kochupillai V,Gupta SK,et al.Antiemetic efficacy of ginger against cisplatin-induced emesis in dogs[J].J Ethnopharmacol,1997,57(2):93-96.
[13]孟海琴,张宝恒.生姜和干姜的药理作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0):638-640.
[14]彭平健.生姜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运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70-373.
[15]余珍,巫华美,丁靖垲.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8,20(1):113-118.
[16]应琴华.煨姜汤方剂防治肿瘤患者化疗致消化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74-75.
[17]卢传坚,欧明.姜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3):215-217.
[18]李娟,王智民,高慧敏.炮制对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2,18(19):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