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由SARS冠状病毒(SARS 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国广东省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疾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重症病例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SARS 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有包膜病毒,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长约20nm或更长,基底窄,形似王冠,与经典冠状病毒相似。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由大约30 000个核苷酸组成,与经典冠状病毒仅有约60%同源性,但基因组的组织形式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病毒包膜为双层脂膜,外膜蛋白包括糖蛋白S、M和小衣壳E蛋白。M糖蛋白与其他冠状病毒糖蛋白不同,仅有短的氨基末端结构域暴露于病毒包膜的外面。长而弯曲的螺旋状核衣壳结构由单一分子的基因组RNA、多分子的碱性N蛋白以及M蛋白的羧基末端组成。在经典冠状病毒中,E蛋白和M蛋白可能组成最小的装配单位,E蛋白对病毒的组装发挥关键作用,M蛋白对于病毒核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N蛋白能诱发较强的免疫反应,因此可用于抗体检测。对于抗体的检测表明,一般发病后1周,患者体内的IgM开始产生,最多可持续3个月;7~10天IgG开始产生,随后逐渐升高,1个月左右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并全部阳转,至患者恢复后6个月仍持续高水平阳性。
病毒在室温24℃下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病毒对温度敏感,37℃可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病毒;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75%乙醇作用5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力,含氯的消毒剂作用5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的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尚未发现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证据。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同等传播效力,有的患者可造成多人甚至几十人感染(即超级传播现象),但有的患者却未传播一人。有报道称本病的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并在果子狸、山猪、猫、鸟、蛇、獾等多种动物经PCR或血清学检测获得阳性结果。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亦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手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很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应格外警惕。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尚无经血液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也尚无证据表明苍蝇、蚊子、蟑螂等媒介昆虫可以传播。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与亲友是高危人群。
SARS是一种新近由SARS CoV引起的传染病,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还不清楚,许多方面仍属推测。目前倾向于认为SARS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肺泡病变为主,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病程3周后有肺泡内机化及肺间质纤维化。
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2~10天。常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呈持续性高热,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早期使用退热药有效,但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可有胸闷,严重者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肺部少体征。胸部X线检查初期肺部出现不同程度多发和(或)双侧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样浸润阴影,少数为肺实变影;部分病例浸润阴影进展迅速,短期内融合成大片状阴影,似“白肺样”改变。必须定期进行X线胸部检查,以观察肺部病变的动态改变。
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与成人相比儿童SARS的发病率较低(占全部病例2%~5%),临床表现较轻。一般没有严重的呼吸衰竭,没有死亡病例和后遗肺纤维化样改变;较少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症状;肺部阴影的吸收较成人患者更为迅速。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发病早期可见T淋巴细胞CD4+、CD8+细胞计数降低,两者比例正常或降低。
需分别采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首份血清标本应尽早采集。恢复期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进展期出现血清抗体阳性,恢复期未出现4倍以上升高,但双份血清均为高滴度抗体,可结合临床进行诊断。未检测到SARS CoV抗体,不能排除SARS CoV感染。血清学抗体检测不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SARS CoV-RNA具早期诊断意义,多次、多种标本、多种试剂盒检测取得阳性结果则更具重要诊断学意义。符合下列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检测结果阳性:①至少需要两个部位的临床标本检测阳性(如鼻咽分泌物和粪便);②收集至少间隔2天的同一种临床标本检测阳性;③对同一临床标本使用2种不同的方法检测阳性。如分别在两个不同实验室检测同一份标本,则阳性结果更具重要诊断意义。
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可作出SARS的临床诊断;尽管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SARS支持证据者,可作为疑似病例;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 CoV-RNA检测阳性,或血清SARS 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则可作出确定诊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细菌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术后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一般病毒性肺炎是需要与SARS进行鉴别的重点疾病。
(陈益平 李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