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损害防范知识及案例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5 子宫肌瘤术中死亡

【病史摘要】
钟某,女性,42岁。因“经期腹痛26年,进行性加重并发现子宫肿物2年”于某年9月24日至某县人民医院治疗。既往病史:乙肝小三阳病史20年,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1个月。入院诊断:①盆腔肿物查因:子宫腺肌症瘤?子宫肌瘤?②慢性宫颈炎;③乙肝病毒携带者;④高血压病。入院后第2天16时10分在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诊刮术。17时45分术中进行腹腔冲洗时出现血压下降(大约70~65/40~35mmHg),心率减慢至45~50次/分,呼吸末CO 2分压为15~20cmH 2O,立即予持续胸外按压,并且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等药物以及电除颤等系列抢救措施,但抢救无效于当天22时50分宣告死亡。
【死亡原因】
10月31日某大学法医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钟某死亡原因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因反射性心搏骤停致心源性猝死。
【患方陈述】
某县人民医院术前未进行诊刮检查,未进行术前讨论,手术缺乏指征;术中出现心搏骤停以后抢救不及时;病危通知书在患者死亡后才发出;抢救药物使用不当;病历资料存在问题。
【医方陈述】
钟某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手术方式选择正确,选择的麻醉方式正确,充分履行了说明义务,病历书写严谨规范,对患者的诊疗过程符合规范、常规,患者的死亡是现有医学条件下无法预料和防范的,医院的抢救过程积极、规范,患者的死亡与医院的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
【评析】
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有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等,B超、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可协助诊断。子宫腺肌症主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二者有时症状相似,且常合并存在。该患者长期经期腹痛,且进行性加重,月经量过多致继发贫血,症状严重,术前无论是考虑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腺肌症均有手术指征。该患者因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发生反射性心搏骤停致心源性猝死。导致的原因有多种,如对腹腔器官的牵拉是常见的原因;手术过程中所进行的CO 2膨腹亦有报道;使用常温的腹腔冲洗液冲洗而导致的报道极少,主要是因对冷刺激神经反射较为敏感的个人身体素质所决定。腹腔冲洗液常规操作通常要加温,但是没有操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即便如此,医方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尽管患者反射性心搏骤停与使用未加温的腹腔冲洗液和患者体质因素两者均有因果关系,自身特殊体质应当为主要因素,医方未尽到充分的注意义务为次要因素。
【鉴定意见】
某县人民医院对钟某的医疗行为存在未尽到充分的注意义务过错,其过错与患者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建议参与度为次要责任程度。
警示
本案是一起违反医疗注意义务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医方在对钟某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未加温的冲洗液,未尽到避免刺激腹腔器官,减少意外发生的高度注意义务,存在过错,且该过错与患者发生反射性心搏骤停致心性猝死有因果关系,构成医疗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