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伊布利特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1995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其用于90天内发生的持续性房颤和心房扑动(以下简称房扑)的快速转复治疗。我国生产的伊布利特于2007年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房颤和房扑的转复。
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率高,作用迅速且肯定,然而亦有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torade de point,TdP)的风险。为了临床更好地使用伊布利特,减少TdP的发生风险,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以下简称中国心律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以下简称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编写了《伊布利特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文结合共识中的相关问题和近期伊布利特研究进展对其临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伊布利特的作用机制和心脏电生理效应
(一)伊布利特的作用机制
伊布利特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主要离子通道作用是抑制K+通道,特异性抑制快速激活的延迟性整流K+电流(Ik r);但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伊布利特同时还促进平台期缓慢Na+内流和Ca2+内流,从而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明显延长。伊布利特通过上述几种机制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QTc间期及有效不应期,进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折返机制参与的心律失常。
1.抑制延迟性整流K电流
+ 研究发现,伊布利特有明显抑制延迟性整流K+电流(Ik)的作用,伊布利特特异性阻断Ikr,对Ikr通道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kr通道的活化与失活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其对缓慢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通道仅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对内向整流K+电流(Ik1)的作用不明显。K+外流是心肌细胞复极主要离子流,抑制复极的外向K+电流将使复极延缓,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同时延长QT间期、QTc间期及有效不应期。Ikr通道主要在复极的3位相开放,故伊布利特主要通过延长3位相使QT间期延长。
2.促进平台期Na+内流,抑制0相快Na+内流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时有促进平台期缓慢Na+内流的作用,该作用通过延长2位相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QT间期和QTc间期,并减慢传导,减少折返的形成。
同时,伊布利特还能抑制心肌细胞Na+内流(INa)失活后的再次恢复,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导致INa峰电流降低。INa峰电流的降低使0相最大除极幅度和速率(Vmax)均下降,使动作电位时程适当延长,进而减慢心肌传导,防止折返形成,该作用可能是伊布利特终止房颤或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3.促进平台期Ca2+内流
伊布利特的另一离子通道作用是促进平台期缓慢的Ca2+(LCa2+)内流。心肌细胞复极时K+外流和Ca2+、Na+内流的相对速率决定了2位相平台期的长短。伊布利特促进2位相Ca2+内流,该作用可使动作电位时程进一步延长,复极时间及QTc间期延长。另一方面,Ca2+在2位相平台期内流增多,容易诱发早后除极,进而触发TdP,构成伊布利特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二)伊布利特的心肌电生理效应
伊布利特对窦房结、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系统(以下简称希浦系)及心室肌的电生理特性均有一定作用,但对心房肌的作用比心室肌更强,终止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比室性心律失常更有效。
1.对窦房结的作用
伊布利特抑制复极时的Ikr,进而降低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抑制最大舒张电位的去极化,结果延长窦房结恢复时间,轻度减慢窦性心率。因此,本药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时应慎重。
2.对心房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延长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及单相动作电位时程,降低直流电转复房颤的能量;能有效终止各种微折返,具有转复房颤和预防房颤功能,这些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与患者的心率无相关性。在房颤治疗的国际指南中,伊布利特被列为无心力衰竭患者新发房扑和房颤复律治疗的Ⅰ类推荐药物。
3.对房室结和希浦系的作用
伊布利特能使房室结传导的AH间期延长、房室结的莫氏Ⅰ型即文氏阻滞点下降,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伊布利特还可延长希浦系的相对及有效不应期,虽未见不良反应报道,但慎用于有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4.对旁路的作用
伊布利特能延长预激综合征患者显性或隐匿性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能使旁路的前向传导发生阻滞,同时伊布利特还有延长旁路逆传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5.对心室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可延长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和QT间期,使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女性QTc间期的延长作用强于男性。近期研究证实,伊布利特可轻度降低心室率,有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作用,并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除颤治疗的阈值。但伊布利特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有限,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予以确定。
二、伊布利特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新发房颤和心房扑动(<90天)
(1)房颤和房扑复律时首选(Ⅰ类推荐,A级证据):
大量研究证实,伊布利特能快速转复新发生的房颤或房扑,转复房颤的成功率为31% ~77%,转复房扑的成功率达54% ~87%。转复房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基于众多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欧洲心律失常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S)房颤治疗指南》以及 2014 年《ACC/AHA/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房颤治疗指南》均将伊布利特作为房颤复律治疗的Ⅰ类推荐。在2016年ECS房颤指南中推荐伊布利特作为药物转律的Ⅱ类推荐(Ⅱa类,B级)。
(2)直流电复律强化药物治疗(Ⅱa类):
Li等对电复律未获成功的12例房颤患者,静注伊布利特后再次电复律时11例转为窦律(成功率为92%)。而在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100例房颤患者中50例为试验组,在电复律前先静注伊布利特1.0mg,对照组50例直接行电复律,结果试验组的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72%,P=0.001),而且电复律应用的能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66±80)Jvs(228±93)J,P<0.001]。 对照组14例未复律的患者静注伊布利特后再次电复律获成功。6个月随访期中两组成功率无差别。因此在电复律前应用伊布利特可提高房颤电复律的成功率,还能降低电复律所需的能量。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建议,直流电复律前应用伊布利特可提高电复律成功率,并能预防房颤的复发(Ⅱa类,B级),但在2014年《ACC/AHA/HRS房颤治疗指南》中并没有强调这一点。在2016年ECS房颤指南中推荐伊布利特作为电复律前用药以增加电复律成功率(Ⅱa类,B级)。
(3)外科围术期的房颤复律(Ⅱa类):
Jemes等报道了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观察302例心脏外科术后1~7天内新发房颤或房扑的患者(持续1~3小时),其中房颤201例、房扑101例,69%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行心脏瓣膜术。11%行心脏瓣膜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1%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40%。结果显示,伊布利特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即安慰剂组转复率为15%,伊布利特0.25mg、0.5mg和1.0mg治疗组的转复率分别为40%、47%和57%。伊布利特组的房颤转复率高于房扑,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转复起效时间缩短。该研究中伊布利特组4例(1.8%)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较低,但未发生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事件。该结果证实伊布利特在心脏外科术后转复房颤和房扑的治疗安全有效。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以及2014年《ACC/AHA/HRS房颤治疗指南》均指出,心胸外科术后房颤患者应用伊布利特复律是合理的(Ⅱa类,B级)。
(4)房颤+预激综合征(无血流动力学异常)(Ⅰ类,C级):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可延长旁路有效不应期。静注2.0mg伊布利特可使旁路的前传不应期由(275±40)ms延长到(320±63)ms,逆传不应期由(283±56)ms延长至(345±82)ms。Varriale等报道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伊布利特能使旁路的逆传不应期明显延长(P<0.01),并能终止旁路介导的房颤。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建议:如果预激综合征伴发房颤并非需要立即电复律治疗时,静注伊布利特治疗是合理的(Ⅱa类,C级);对预激旁路前传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应用伊布利特控制心室率(Ⅱb类,B级);对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房颤伴旁路前传性心动过速或伴有快速心室率,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可应用伊布利特进行复律治疗(Ⅰ类,C级)。2014年《ACC/AHA/HRS房颤治疗指南》中亦指出对于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时推荐伊布利特进行复律治疗(Ⅰ类,C级)。
2.其他心律失常
(1)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伊布利特治疗房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房速)目前仅有少量病例报道。Eidher等研究了38例单形性房速患者共49次发作,所有患者均予伊布利特转律。结果显示总体转复率为38.8%,症状时间短的患者转复率达66.6%;心房率高的患者转复率亦高(53.8%vs21.7%)。此研究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对房速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可以成为临床应用的新适应证。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2015年《AHA/ACC/HRS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指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局灶性房速患者,急性期使用伊布利特转复窦律是合理的(Ⅱb类)。然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伊布利特治疗的资料有限,2015年《AHA/ACC/HRS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未推荐伊布利特作为此类患者的转复用药。
(2)室性心律失常:
目前尚无较多临床试验及报道,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基于以上循证医学证据,共识指出: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伊布利特能有效地转复新发生的房扑或房颤,房扑转复率为54% ~87%,房颤的转复率为31%~77%。推荐其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扑或房颤药物复律的一线药物。伊布利特对房扑或房颤复律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同时也能避免这些药物引发的低血压。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在房颤复律方面两者的疗效相当。伊布利特可作为房颤直流电复律前的辅助用药,预先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和预防复律后房颤的早期复发。对于直接电复律或其他药物不能转复的房颤或房扑,可以尝试伊布利特复律;仍未成功时,可继续在伊布利特的有效期间内进行再次电复律,可提高电转复率,降低复发率。对于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的房颤或房扑,伊布利特可作为药物复律的首选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经旁路前传的患者可用伊布利特复律。伊布利特在老年患者(≥65岁)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伊布利特可有效转复心力衰竭患者伴发的房颤或房扑,但同时应密切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伊布利特可用于起搏器置入术中或术后新发生的房颤或房扑的治疗。伊布利特可应用于心导管术中新发生的房颤或房扑的治疗,以及房颤导管消融术中或术后房颤的复律治疗。伊布利特可试用于单形性房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消融术后房速的治疗。伊布利特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有待探讨。
(二)禁忌证
以下情况禁用伊布利特:药物过敏史;多形性室速病史;未置入起搏器的SSS以及二度或二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QTc间期>440ms。
以下情况慎用伊布利特:低钾(<3.5mmol/L)、低镁(<0.8mmo/L);心动过缓(<55次/分);近期心功能不全(LVEF<35%);LVEF<40%,且正在应用Ⅰ类或Ⅲ类药物;近1个月发生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正在服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妊娠、哺乳妇女慎用;<18岁。
三、伊布利特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防治
伊布利特常见和必须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为TdP,发生率约4%,其中多为非持续性TdP,而持续性TdP仅为1.7%,其中只有0.8%的病例需行直流电复律治疗。其他心脏不良反应包括单形性室速、室早、低血压、束支阻滞、心动过缓等,其发生率为1.04% ~2.33%;心脏停博、急性心力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较低,为0.13% ~0.26%。心脏外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发热等和安慰剂对照组无差异。
伊布利特选择性阻滞心肌细胞的Ikr通道,能增大跨室壁复极离散度,进而导致透壁性室内折返;伊布利特还能促进心肌细胞平台期2位相的Na+和Ca2+内流,进而能诱发早后除极。鉴于上述两方面原因,使伊布利特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易发生TdP。
(一)常见的TdP危险因素
临床存在多种TdP的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实际也是TdP的促发和诱发因素。
1.性别
伊布利特治疗心律失常时,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药物性TdP,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成年男性的睾酮有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增强钾通道电流,使QT间期较短等多种作用。而女性的黄体酮与睾酮有相似作用,但这一作用被雌激素的作用抵消,因此,女性的QT间期值长。应用药物时,TdP的发生率也高。
2.年龄
年龄对心肌细胞的复极也有影响,证据之一是老年人的QT间期相对长,其次是服用相同剂量的Ikr阻滞剂后,老年人QT间期的延长更明显,TdP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因此,高龄本身就是药物引发TdP的一个危险因素。高龄影响复极的原因包括,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表达也有相应改变,Ikr和Iks通道的数量也发生下调。此外,老年人交感神经元的数量也有减少,靶器官对交感神经调节的反应性下降,这些都使老年人复极的储备功能下降,进而使老年人成为TdP发生的易患人群。
3.低钾血症
电解质紊乱是引发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对病态心肌这一现象更显著。在各种电解质紊乱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中,低钾血症高居第一,因为低钾血症不仅发生率高,而且促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也最强。低钾血症可导致:①静息膜电位的负值变小;②Ikr电流减弱及复极延长;③细胞内钙超载,因为低钾血症能抑制Na+-K+交换,使心肌细胞内Na+的浓度升高,并间接激活Na+-Ca2+交换体使Ca2+的内流增加,进而使心肌细胞内发生Ca2+超载,增加迟后除极的发生;④增强Ikr阻滞剂的作用。因此,血钾水平的高低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负相关,低钾是药物引发TdP的最常见诱因。
4.心力衰竭与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患者50%的死亡形式为猝死,推测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衰竭心肌和肥厚心肌心电不稳定性增加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缺血心肌的纤维化、坏死心肌的瘢痕均能成为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而心肌细胞的钙摄取异常,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改变都有很强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资料表明,衰竭心肌存在着复极重构,主要表现如下。①晚钠内流增加,容易引起早后除极、迟后除极及T波电交替。②Iks通道下调:对于电压依赖性K+通道,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的电重构主要是Ito和Ik电流的减少和下调,尤其是缓慢激活的Iks通道,从而使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致QT间期延长,使之成为TdP的易患人群。
5.遗传性离子通道病
遗传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指有遗传缺陷的突变基因引起离子通道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复极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起持续性QT间期的延长,这些患者对K+和Na+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十分敏感,用药后将发生QT间期的显著延长或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明显增加,是TdP的易患人群。
6.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可激活更多的Iks通道,使Iks外向离子流增强,QT间期缩短。而Iks通道主要分布在心外膜,交感神经对Iks通道的这一作用实际缩短了心外膜心肌细胞的复极时间,同时对Ikr通道的影响小,使中层M细胞的复极时间变化不大,结果造成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增大,TdP更易发生,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患者成为TdP的易患人群。
7.短长短现象
室早能引起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增大,具体而言,心电图短长短现象中的第一个室早可增加心肌不应期的离散度,同时引出随后的代偿期。室早后长的代偿期,可使其后的QT间期进一步延长,复极离散度进一步增大,同时使其后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中正常存在的震荡电位的幅度升高而形成早后除极。而短长短现象中的第二个室早,当其落入前次心搏心室的易颤期或其复极离散区时,则可诱发TdP。但并非所有的短长短现象都能诱发TdP,只有当患者心脏的复极功能严重受损、QT间期已有延长时,才有更多的机会引发TdP。
8.多种钾通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
当一种药物有多种钾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或多个钾通道阻滞剂联合应用时,将使QT间期发生显著性延长,成为TdP的易患人群。
基于以上情况,共识指出:静注伊布利特时应密切监测心电,包括QTc间期、心率、QRS波形态等。停药指标:转为窦律,QTc间期用药后延长>60ms,心室率<50次/分,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阻滞,TdP,收缩压<90mmHg,支气管痉挛,QRS波时限延长超过50%,束支阻滞,其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临床情况。监测方案如下。常规监测:用药期间持续心电监测4小时,严格监测QTc间期,12导联心电图,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延长监测时间直至QTc间期恢复到基线水平;出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TdP和新发生的室早,应即刻停药并密切监测心电和血压至少4小时,多数室性心律失常呈短阵或一过性发作,常可自行消失。对于反复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通过补钾、补镁和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常能终止;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应用电复律,补钾、补镁等治疗,同时延长心电监测时间直至QTc间期恢复正常。
(二)有效的防治措施
当临床新发生的房颤或房扑患者需要伊布利特转复治疗,但同时又有上述TdP易患因素时,临床医师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警觉,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防范高危因素
患者的高危因素越多,TdP风险越大。①及时纠正高危因素;②改用非延长QT的药物;③减少药物剂量;④预防性补镁(2~4g)、补钾(>4.5mmol/L)。
2.防范QT间期过度延长
严密监测QT间期。若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停药:①QTc间期>500ms;②QTc间期延长值>60ms;③出现预警心电图表现。
3.防范警告性心电图及心律失常
警告性心电图表现包括QTc间期>500ms,T-U波畸形以及T波电交替;警告性心律失常包括已有室早或室性心律失常以及上述情况加重,出现短长短现象等。
4.抢救及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TdP及室颤,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总结为:立即停药、补钾补镁、提高心率(起搏和药物)、适时除颤。
四、特殊情况下伊布利特的使用
(一)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伊布利特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属于禁忌证,而对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轻中度心力衰竭、心肌病及瓣膜病患者房扑、房颤的转复,伊布利特是否也同样安全、有效呢?Stambler等入选了21个中心共133例房颤、房扑患者,其中75%合并心脏病史,71%合并心脏瓣膜病,55%存在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患者中使用伊布利特,其房扑、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安慰剂(47%vs2%,P<0.0001)。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扑、房颤的转复率与伊布利特的使用剂量有关,使用剂量0.01mg/kg的患者转复率约33%,而使用剂量达0.015mg/kg和0.025mg/kg的患者转复率为45% ~46%。影响转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心律失常持续时间>7天、二尖瓣疾病以及左房前后径>5cm等。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转复过程中阵发室速和TdP的发生率为2%~20%,其中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多数伴有LVEF的下降,LVEF<20%的患者更易发生。
综上所述,伊布利特用于转复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房扑是有效的,但引起左房扩大或其他心房电/结构重构的病因如瓣膜疾病是影响有效率的重要因素。伊布利特用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房扑转复是安全的,但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重度心力衰竭(LVEF<20%)等增加TdP的诱发率,严格入选标准,加强用药后监测是减少伊布利特所致TdP的重要手段。
(二)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一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于儿童患者中伊布利特的应用情况,目前研究结果有限。某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例有房颤的儿童患者,平均年龄16岁,15例合并先心病。结果显示,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成功率为71%,但是其中1例发生了TdP,1例发生了非持续性室速。鉴于在儿童患者中研究资料有限,共识中不推荐伊布利特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
对于老年患者中伊布利特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研究分析了32例平均年龄76岁的新发房颤和房扑患者。结果显示,伊布利特对于房颤的转复率为63%,房扑的转复率为54%,其中1例发生TdP,1例发生非持续性室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似。因此,共识中指出,伊布利特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尽管如此,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代偿能力均下降,在用药剂量的选择上要慎重,通常从最低剂量开始,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
五、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与伊布利特
维纳卡兰是一种新型的心房选择性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性作用于心房Kv1.5离子通道,抑制心房组织的复极过程,延长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的Kv1.5通道主要是Ikur电流,是心房肌动作电位形态的主要决定电流。Kv1.5通道蛋白主要在心房表达,因此,维纳卡兰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降低。除了作用于Ikur电流,维纳卡兰还抑制Ito、INa电流,对Ikr、Iks电流也有微弱的作用,是一个多通道阻滞剂。一研究结果显示,维纳卡兰90分钟内转复急性新发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同时药物安全可耐受。因此,2010年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其用于持续时间<7天的非外科术后房颤以及持续时间<3天的外科术后房颤的转复。
同样作为房颤急性转复的静脉用药,维纳卡兰与伊布利特效果孰优孰劣?近期发表在Europace上的一项研究入选了急诊室里需要转复窦律的新发房颤患者100例,49例使用维纳卡兰,51例使用伊布利特。结果显示,维纳卡兰转复房颤所需时间短于伊布利特(10分钟vs26分钟),90分钟内的转复率维纳卡兰高于伊布利特(69%vs43%),二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对于维纳卡兰与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对比性研究资料有限,两种药物转复房颤的效果对比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伊布利特是目前临床转复房扑、房颤的一线用药,起效迅速、有效率高。尽管有一定诱发TdP的风险,但是只要临床使用前注意筛选患者,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对于合并TdP易患因素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则能扬长避短,使伊布利特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所用。
(张萍 何榕)
参考文献
1.Camm AJ,Lip GY,De Caterina R,et al.2012 focused update of the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an update of the 201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uropace,2012,14(10):1385-1413.
2.Eidher U,Freihoff F,Kaltenbrunner W,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utilide for the conversion of monomorphic atrial tachycardia.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6,29(4):358-362.
3.Page RL,Joglar JA,Caldwell MA,et al.2015 ACC/AHA/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Am Coll Cardiol,2016,67(13):1575-1623.
4.Camm AJ,Capucci A,Hohnloser SH,et al.A randomized active-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rnakalant to amiodarone in recent-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J Am Coll Cardiol,2011,57(3):313-321.
5.Eidher U,Freihoff F,Kaltenbrunner W,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utilide for the conversion of monomorphic atrial tachycardia.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6,29(4):358-362.
6.Page RL,Joglar JA,Caldwell MA,et al.2015 ACC/AHA/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Circulation,2016,134(11):e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