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年人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随着听力、视力等生理功能的下降,老年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否会有所变化?离开了工作岗位,开始退休生活后,老年人是否能良好接受新的社会角色,保持良好的社会同一性?在日常社交活动中,从众心理给老年人的选择带来了什么改变?归因方式不同,是怎样影响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的?这些问题,都和老年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密不可分,你可以在本节找到这些问题的解答。

一、老年人的自我认识

(一)自我

心理学当中的自我,也被称为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是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人的,就是自我意识。

在人毕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到了老年时期,随着从职场的脱离(退休)、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独立离家、孙辈诞生等),人际交往范围和方式也都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随着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老年人的自我意识较之生命的其他阶段,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概念的形成

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复杂的。在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时,你可以用很多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是真诚的、友好的、热情的,还是腼腆的,责任心强的?所有这些你为自己做出的形容,都影响着你对外部世界的加工。

自我图式(self-schemas)是指对自我及自我所衍生的认知的概括和总结。一个人从过去的经验出发,形成对自我的独特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来组织和指导自我加工,就形成了具体的自我概念。它是一个心理模板,是具体的过去经验的参照物,个体根据自我图式,来检查关于自我概念的处理信息是否符合行为中的情境一致性。

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根据对自己的爱好和经历的定义,将自己形容为“热爱园艺的退休老人”,就会特别注意别人家里的苗圃,以及他人表露出来的园艺技巧,媒体上的园艺信息等;如果形容为“热爱登山运动的老人”,则会很快回忆出登山相关的经验,并且记住与这个自我图式相一致的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自我图式可能会影响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而自我图式又会受到社会观点的影响。进入老年期,增龄所导致的身体能力下降,会使社会对老年人形成普遍的特定印象,这些社会观点,又反过来对老年人自我图式的形成产生影响,特别是与身体能力相关的部分。

2.自我参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老年人在聊天的时候,更喜欢回忆往事?这种行为也被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学疗法,来促进老年人的成功老化。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自我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记忆内容?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高效的加工和回忆。1977年,Rogers等研究发现,记忆材料与自我概念联系紧密的情况下,记忆成绩较之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更好,这称为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在同时使用自我参照和他人参照的实验研究中,也发现自我参照的记忆成绩要优于他人参照。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说明,人们在判断周遭环境和回忆往事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放在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人们更有可能高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关注程度,同时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会本能地与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

自我参照具有发展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自我参照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在儿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参照记忆成绩呈递增趋势,在对中国成年人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自我参照和父母参照在记忆成绩中不存在差异,具有同等的地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重孝道的文化特点造成的。当步入老年期之后,自我参照的影响依然明显存在,但母亲参照的影响较之中青年人降低了,不再具有主导地位。后续的研究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在老年期,朋友的重要性提升了——城市老人、男性老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更容易将朋友纳入自我图式当中。

3.自尊

恰当的自尊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对自己价值的正确衡量,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拥有恰当自尊的人具有再尝试的资本。高估自己价值的人、假装成与自己不符的那种人的人和相信阿谀奉承的人,当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失去勇气。[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自尊(self-esteem)是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动机和情感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如果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则会促进其心理发展。研究表明,自尊水平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其中个体差异相对年龄差异来说更大,且存在性别差异,即女性的社会性自尊显著低于男性。

就老年群体来讲,生理和认知功能的下降、社会支持的减少、经济地位的降低以及丧偶等因素,都会对自尊水平产生负面的影响。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自我接纳的程度更高,对自我的价值判断也更客观,自尊会得到一定的增长。

在中国老年人当中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集体活动和气功等,都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并且自尊水平能够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社会工作当中,可以考虑从以上这些角度开展工作,来提高老年人的自尊水平,从而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自我

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凡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不是一头野兽,就是不食烟火的神仙。[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古时候有一个商人,和他的儿子出门售卖一头驴。出门时父亲骑着驴,儿子在后面走,路人见了指责父亲不懂得爱护幼子;于是儿子骑驴父亲步行,路人又指责儿子不懂得尊老;于是两人一同骑驴,路人又指责他们虐待动物;最后两人都放弃骑驴下地步行,路人又嘲笑他们是傻瓜,有驴却不骑。这则笑话就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影响对自我行为的塑造,即人们为了不被社会排斥,会使自己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

生活在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当中,在不同程度上,人们都在进行自我形象的展示,以及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致力于管理自己所营造的形象,不论是对外(他人)还是对内(自己)。这种行为叫作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人们会采取申辩、推脱、道歉来弥补自己展示出来的负面形象,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也会在与自我形象相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与社会行为相分离,孤立地研究自我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1.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指的是个体关于自我的连续感和一致感的体验,它贯穿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遭遇不同的,来自自我同一性的冲突,如果能够良好解决冲突,个体就会顺利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成功解决冲突,就会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造成消极影响。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当中,认为老年期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在老年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时,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有价值的,那么就会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度过晚年时光,拥有自我完善感。相反,如果之前各个阶段的冲突没有解决好,带入到老年时期,就会有一种失望感,容易用消极的态度评判自己的人生,最后带着遗憾迎接死亡,无疑这样的情况会对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老年期实现良好的冲突解决呢?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对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危机理论进行了拓展,提出了老年心理社会性理论。他认为,老年人想在自我同一性当中保持平衡,可以通过三个心理调适任务来达到:从热衷工作(work-role preoccupation)转换到自我重整(selfdifferentiation)的任务;从热衷身体(body preoccupation)转换到对身体超然(body transcendence)的任务;从热衷自我(self-preoccupation)转换到自我超越的任务。

2.社会比较

人们在生活中根据社会特征进行定义自我的时候,往往难以直接得出结论,而是通过和社会中其他人的比较,在社会环境中来定义的,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定义方式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总结为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当没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时,个体就会倾向于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来获得相对较精确的结论,这种现象叫作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esis),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社会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的一项研究显示,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看,认为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于五年前的老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老人;预期五年后的生活水平比现在好的老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老人;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认为自己的生活比亲朋好友差的老人,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其他老人。除此之外,社会比较变量当中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和教育因素同时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在一项同时针对我国老年人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受到认可和尊敬的程度和社会影响力)比较的研究中显示,相对于更看重经济地位比较的年轻人,老年人更看重计量地位比较,如果在计量地位中进行社会比较失败,主观幸福感难以通过其他渠道调节。

3.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即在主观感觉上,认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去做一件事。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有韧性,焦虑和抑郁的几率较小,并且生活质量和学业成就都更高。伴随着成就的获得,自信增强,自我效能也就增强。

对自我效能的控制能够影响行为。在利维的一项对老年人阈下知觉的研究中,给老人快速以0.066秒的时间间隔呈现积极或消极的词语,如“衰老”、“遗忘”、“智慧”和“博学”等,结果发现积极的词语能导致老人自我效能的提高,消极的词语有相反的作用。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中国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均有较高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与国外的研究一致,自我效能高的中国老人更倾向于制定较高的目标,倾向于将健康的行为坚持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更大的自主空间,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的社会行为

(一)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指对特定社会身份者(如母亲、工人、学生)期望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以这些身份行动的时候,人们会对他们产生心理预期,比如对医生的社会角色预期,就是在每天的工作中治病救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多个社会角色,这就会产生对不同社会角色期待的冲突。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什么关系呢?研究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多重社会角色会给个体造成消极的影响,也就是“稀缺性”假设,该观点认为,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占据的角色越多,就会使定量的能力削弱;还有一种相反的观点,是“增强”假设,认为参与多重角色的收益更大。

在一项针对中国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在居住于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当中,具备良好“父母”、“妻子/丈夫”和“兄弟姐妹”社会角色的老年人幸福感最强。可见,中国老人当中,对于家庭和血缘关系是非常看重的,成功扮演这些社会角色,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自己社会角色的态度也决定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高低,那些表示自己“现在是这种角色,且对角色满意”的老年人,在主观幸福感得分上显著高于其他老人。

(二)归因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有正性的积极事件,也有负性的消极事件。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会寻找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自己的退休金和别人有差距?是什么导致了温室效应?又是什么导致了美伊战争?人们对他人或者周遭事件的解释,看作是自己的事情,但是社会心理学者则着眼于如何去解释人们的这些解释。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人们对于事件的成功还是失败,可以归结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其他因素。据此,韦纳提出了归因的三维模式,他认为,人们的归因方式不同,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也不同(表4-1)。

表4-1 韦纳的归因三维模式

老年人的社会交往状况影响着其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在对社会交往结果的归因时,老年人有出现归因偏差的可能性。对于老年人的社会行为来讲,如果老年人把人际交往中的失败现象做内部归因,认为是自己的性格特征导致的,就会引起自卑等消极情绪,会对后续的人际交往活动产生退缩、畏惧和习得性无助等消极影响;如果把人际交往中的成功做外部归因,认为是运气或他人帮助导致的,也会感到无助感,造成消极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社会工作中,应当多关注老年人的社会交往状况,尽量引导老年人将社交失败现象不仅简单归因为内在的因素如自身努力、固定能力等;而是同时考虑是否任务本身难度较大,运气等,使老年人做出客观合理的归因,减少老年人的自责、无助感等负性情绪,从而维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从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Asch)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线段实验。七名参与者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每个人面前有两幅图,第一幅图中是一个线段,第二幅图中是三条明显不等长的线段(图4-2),参与者被要求从第二幅图中,选出一条与第一幅图中线段相等的线段,并且大声公布自己的选择结果。这七名参与者中,有六名都是实验者的同伙,他们给出了错误的答案,这造成了那名真正参与者的犹豫,因为正确答案非常明显(三条线段的差距很大)。在犹豫了一会后,他选择了与其他六人相同的答案。

图4-2 阿希的线段实验中使用的刺激

据完整实验的结果显示,真正的参与者会在1/3的实验中选择从众,而在他们单独面对问题时,正确回答的概率是99%。

实验的结果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天的行为都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选择从众。尤其是在处于团体当中时,个体在团体当中的地位越重要,被团体拒绝就越可能导致对个体心理上自我同一性的损害,从而使个体更倾向于从众。

除了群体压力之外,对问题的确信程度、性格差异等都可能导致从众行为的产生。并不能说从众是错误的行为,从众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比如增强团体凝聚力,减少由个人能力不足造成的失误,增强个体的自信心等。但是,由从众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值得人们警惕的。我国的成语“三人市虎”就体现了从众心理的错误导向。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遭遇诈骗的类型中,有46.4%的老年人是通过参加健康或投资讲座的方式成为团体诈骗犯罪的受害者。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在诈骗行为中受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个体的判断力下降,其次是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减少,最后是缺乏精神关怀。在这三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老年人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从众心理,成为团体诈骗犯罪的受害者。面对这些可能对老年人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社会行为,我们应当充分予以认识,并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的科普及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对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关怀,减少受骗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