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并发症及预后
目前ECMO在国际以及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ECMO所带来的并发症以及预后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英国Leicester的Glenfield医院有关成人ECMO的专门随访报告之前,这些问题已有广泛的讨论。英国已经有患者随访机构专门研究ICU治疗过的患者的远期效果,研究存活患者是否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在这些研究中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就是如何区分这些后果与原发病、ICU处理、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措施,如吸入NO(iNO)、高频通气(HFHV)或ECMO有关。
一、并发症
(一)全身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包括感染、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吸入性肺炎等与其他任何危重患者一样在ICU内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果并发症处理需要进行手术操作,应该在进行操作前仔细评估。如果在错误的时间由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进行静脉切开、中心静脉或外周动脉穿刺、放置胸管以及心包引流等操作都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在ECMO状态下,甚至像张力性气胸或者完全气道阻塞都可以几个小时后再处理。应该让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清楚这个问题,意识到任何紧急措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尽管感染的风险很高,但在ECMO状态下难以控制的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很低。即使出现全身感染的症状,通过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和充分引流一般也可以很快控制。如果所有的治疗措施采用后患者仍然出现菌血症,应在不更换管道的前提下调整抗生素直到菌血症消失。如果感染仍然难以控制,而菌血症是患者治疗的主要问题,则应该换掉整个ECMO管路,因为管路中的小血栓可能存在细菌,而且应该将血管内有创监测导管全部换掉。
(二)肺远期并发症
患者因为高压、高容量或高氧浓度机械通气治疗导致肺出现严重纤维化和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现在广泛认同的是,ECMO期间采用低潮气量、低压通气可减少肺纤维化、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有些研究报道,尽管对患者采用低潮气量、低压通气,仍然可以在恢复早期即出现肺纤维化,但这些改变是动态的,其肺泡结构可以很快重新塑形。在治疗后12个月内,患者肺功能检测逐渐改善而很少或没有其他异常发生可以证实这个现象。其他报告发现,患者治疗后1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肺功能状态虽然在出院后继续改善,但还是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还没有发病1年后的肺功能资料。
NIH 1979年公布的ECMO临床研究中,通过对经过VA-ECMO治疗的患者随访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功能障碍,该报告导致了ECMO容易引起肺异常修复的观点。关于这个现象后来有许多解释或假设,主要认为在NIH的ECMO研究当时的呼吸机通气方法和肺血流改变对远期肺修复过程产生了根本作用。
以往的这些回顾性研究报告有一个关键的局限性,就是缺乏患者发病前的资料。因此,我们只能假设发病前肺功能检查、CT扫描和胸片都是正常的,所有发病之后的表现都与疾病本身或治疗有关,但这些假设可能并不准确。Ferrer等的一项研究发现,应用St.Georges问卷调查生活治疗评分发现,对照组与呼吸病患者组具有某些相同的问题。该研究提示对任何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评估都应考虑到发病前不一定是“正常”。
(三)心理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CMO治疗除了对肺部的影响外,还有报道对神经系统、心理和其他体力有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ICU患者精神障碍、多发性神经炎、强直性关节炎被广泛认为是疾病和长时间镇静的并发症。
主要的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系统并发症为多发性神经炎和各种肌病。造成这些并发症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药物、制动和营养因素都有一定作用。在多伦多的一组研究中,患者出院后至少1年内,肌肉退化是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患者肌肉退化、各种肌病和(或)多发性神经炎可能也是各种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例如,尽管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相对正常,但患者仍然可出现气短。
目前已经有多种心理评价工具,但除了专业心理治疗师的评估外,大部分使用SF-36问卷、医院内焦虑和抑郁分级评分(HADS),以及疾病特异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据报道,主要的心理障碍是PTSD,通常表现为闪回和幻觉。有研究报道,在进入ICU时神志清醒的患者容易有最明显的PTSD。慢性病程患者(如COPD患者)与创伤继发ARDS的患者相比具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目前还不知道VV-ECMO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理或体力的影响。我们相信ECMO支持时的肺休息策略和ECMO拔管后的符合病理、生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防止远期肺不良后果。
二、预后
至今,对于ECMO治疗的预后仍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倾向于ECMO应用对于患者是有益处的,尽管受诸多因素影响。
在一项观察性研究中,Nair等描述了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暴发期间,对于妊娠妇女和产后患者中发生的危重ARDS行ECMO技术的挑战性、有效性、并发症以及母亲和婴儿的预后情况。这项研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7家三级医院进行,共纳入12名患者,包括7名妊娠妇女和5名产妇,她们的中位年龄是29(26~33)岁,6名(50%)患者肥胖。2名患者初始行VA-ECMO,其他患者通过单导管或双导管行VV-ECMO。ECMO管路相关的并发症罕见,并且没有突然的管路故障发生,仅2名患者中途需要更换管路。但是出血常见,往往需要输注大量的浓缩红细胞,输注容量为 3499(1451~4874)ml,这可能是导致其中3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8例(66%)患者健康出院。接受ECMO治疗的母亲所生婴儿的存活率是71%,并且存活婴儿出院回家没有发现任何后遗症。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妊娠妇女和产妇行ECMO是有效的。虽然例数少,但是开展ECMO治疗本身就不易,并且成功率这么高,值得借鉴。
在意大利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中,报道了鉴于2009年应对甲流发生而建立的国家ECMO协作网(ECMOnet)的组织和发展成果。该协作网由14家能开展ECMO治疗的ICU组成,便于将危重ARDS患者纳入ECMOnet治疗中心并保证患者的安全转移。在2009年8月到2010年3月期间,153例危重ARDS患者(53%由其他医院转入)因为怀疑甲流而收入ECMOnet ICU进行治疗。60例患者依据ECMOnet标准而接受ECMO支持治疗,其中28例患者是通过ECMO治疗转入的。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存活出院率是68%。在行ECMO之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是预计死亡率的独立性因素。可以归纳出,提前将患者集中进行治疗的协作网便于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提高患者转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1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于H1N1相关ARDS,采用病例匹配的方式,比较非ECMO治疗与ECMO治疗对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利用2009年9月3日至2010年1月31日的SwiFT study相关数据分组:①非ECMO治疗组:即为疑似或确诊急性呼吸衰竭,但无法申请、接受或转运至ECMO治疗中心者。其中不包括:年龄<16岁或>70岁、无法行机械通气治疗、FiO 2<0.7和(或)P/F≥100mmHg、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影响存活者;在非规定的ECMO中心治疗者;数据缺失者。②ECMO治疗组:即为疑似或确诊急性呼吸衰竭,且可以申请、接受或转运至ECMO治疗中心者。ECMO治疗目标:SaO 2>85%,PaCO 2在30~45mmHg,机械通气频率10次/分,PIP<30cmH 2O,PEEP 10~15cmH 2O,FiO 2 0.3。结果证明对于H1N1相关ARDS的患者,ECMO能够改善住院病死率。
2014年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需要有更好的预测手段来预测患者的存活率,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最适于ECMO治疗的患者。发现针对ARDS患者应用ECMO支持的预后评分系统(RESP评分系统)是一个相关性很好而且能有效预测ECMO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存活率的一个指标。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进一步在PRESERVE研究的人群中得到了验证,ROC曲线下面积0.92,表现出很好的预后评估价值。该评分尤其适合高失败风险的ARDS患者,以避免在这类患者使用ECMO。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何在拟行ECMO治疗的ARDS患者中找到非获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