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的哲学:为什么少就是多?(索恩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苦行主义

苦行主义就是严肃看待简约生活,通常是出于道德或宗教的理由。苦行者不允许自己接受世俗的舒适慰藉和身体的欢愉。苦行一词来自希腊文“askesis”,意指练习或训练,是用于形容运动选手为竞赛做准备的养生法。苦行主义自古以来就是简约生活的重要形式,许多宗教团体则拥抱程度不一的苦行主义。举例来说,耆那教徒传统上不蓄积财产,菲食薄衣,睡觉不盖被。苦行主义在历史上被纳入不同的印度教和佛教支派,也被许多基督教教派与修道院团体传授与实践。See Jean Kazez, The Weight of Things: Philosophy and the Good Life (Oxford: Blackwell, 2007), pp. 18-23.举例来说,加尔都西会的修士,绝大多数时间在简单的房里独处,甚至放弃交谈之乐。然而,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通常把较为极端的苦行主义视为负面的,他们认为那形同拒绝上帝的恩赐,不过这两个宗教都不推崇唯物主义,而且受教徒尊崇的人物如穆罕默德和巴尔·谢姆·托夫(犹太教哈西迪派创始人)皆因过着简单的生活而备受赞誉。

有时苦行者不仅抛弃像是性爱、美食或文化娱乐等世俗愉悦,还会通过诸如禁食、穿粗布衣服或在脚上铐沉重锁链等方式,刻意引发身体的不适。这么做通常是为了把注意力从尘世移开,以致力于精神层面的事务(不过这么做也有陷入某种争强好胜、竞相苦行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克己程度越高的人越骄矜自傲)。克己也一直被视为一种自我惩罚的形式、一条通往启蒙的道路,以及培养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等特定美德的手段。

知名的苦行者包括耆那教改革者摩诃毗罗、乔达摩·悉达多(佛陀)、施洗者约翰、亚西西的方济各、甘地和(晚年的)托尔斯泰。鲜少现代西方哲人曾传授或实践严格的苦行主义,但展现明显苦行倾向的人不少,斯宾诺莎、尼采和维特根斯坦皆属此列。维特根斯坦继承了大笔财富,但把财富让给了他的手足,拒绝接受他们的财务帮助,并偏好极为粗糙简陋的住宿,部分似乎是出于他天生的禁欲性格,部分则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最能帮助他专注思考。三十多岁因健康因素从巴塞尔学校的教授职位退休的尼采,则没有任何遗产能作为经济支柱。他以微薄的退休金勉强度日,在提供食宿的公寓租住一间几乎毫无装潢的房间,期间从事关于“苦行理想”(ascetic ideals)的写作,他所谓的“苦行理想”意指在某种程度上弃绝尘世及其喜悦的生活和评判模式。他认为哲学家倾向于拥抱苦行理想,是因为从中看见了有助于自己成长的条件,这个推论在某种程度上大概是根据他对自己的观察。See Friedrich Nietzsche,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hird Essay, in 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trans. Walter Kaufmann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68).

在某些特定时空,苦行主义意外地受欢迎,清教徒即为一例,有时甚至被提倡为国家政策,譬如在古斯巴达。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里,仅有小团体或与世隔绝的个人会在不同地方实践严格的苦行主义。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察觉克己伦理遗留下来的痕迹,如我们会形容某些豪华或美食享受为“罪恶的”,或是在开玩笑时假定谈论性爱或饮酒等欢愉必须内疚地拐弯抹角、窃窃私语。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苦行主义现今已彻底地过时了。如今广告业主砸大钱推销安适、奢华和感官享受,而且这些商品的市场可是相当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