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创新驱动的核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

曾经有人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

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邀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发明不久的某种挥发性液体。活动当天,主持人在阶梯教室把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所有学生,而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对学生们说:“最近,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液体,现在我要开始做实验,并会记录下它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所用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你闻到一点味道,请马上举手,我要做下记录。”说完之后,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很快,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后排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所有学生都举手了。

见此情形,“化学家”没有说话,而是扯下了脸上的大胡子,拿掉了墨镜。所有的学生都惊呆了,原来他不是德国人,而是本校的一位德语老师。他笑着说:“瓶子里装的不是什么特殊液体,它就是蒸馏水。”

看过之后,你一定也知道,这个实验说的是“从众心理”,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共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云亦云”和“随大流”。

有研究表明,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不从众、保持独立。大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习惯跟着主流走。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呢?

第一,群体的规模。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很可能会坚持己见;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通常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第二,群体的一致性。

当个体的想法与群体的想法有很大不同的时候,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

假如,明天你第一天到新单位上班,发现单位里所有女同事都穿着干练的裤装,唯独你穿着连衣裙,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第一天你可能无动于衷,第二天、第三天……用不了多久,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也穿上精干的裤装,这就是群体一致性带来的压力。

第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赖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表明,个体在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更容易从众,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可能无法达到目标。

第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通常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资历较深、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影响,并使低地位者屈从,而地位低的成员则难以影响他们。

从众有消极的一面,它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让人变得没有主见和墨守成规。很有可能,在选择从众的那一刻,他就选择了远离真理。

有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在一项研究工作时,需要测量固体氦气热传导度。不过,他用的测量方法是全新的,因而得出的结果比按照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觉得,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如果公布于众的话,怕是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因此他就没有声张。

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量出的结果跟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的科学家马上就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很快在科技界引起广泛的关注。福尔顿听说后,内心懊悔莫及,他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福尔顿说的那顶“习惯的帽子”,就是“从众心理”。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不敢坚持真理,在“多数人”“多数声音”面前妥协,一味地怀疑自己,是多么不可取。

那么,对于“从众”,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杜绝呢?不尽然。

哲学里讲过“辩证思维”,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一项事物,“从众”也如是。从众的积极面在于,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自己的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且,在一些客观存在的公理和事实面前,我们也不得不“从众”。

在人际交往中,点头通常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可这种肯定和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却是恰恰相反的。当我们到了该地区,如果不“入乡随俗”,就无法顺利与人沟通交流,甚至无法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能不从?

对于“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没有主见,“不从众”就一定是有独立思想。要尽量去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既要慎重地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增加判断的正确性,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总而言之,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属于走极端的行为,也违背了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