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有关生态产业的研究文献
国外对于环境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动力以及发展环境产业的必要性等领域。伯科威茨(J. B. Berkweizi)提出美国环境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进入成熟期,其标志是:增长速度减缓、环境产品和服务正在成为普通商品、市场趋于饱和、买方权利增加、企业间兼并速度加快、企业间财务差距拉大。[46]沃尔奇(J. Woerqi)分析了德国环境产业生产、投资、营业额、厂商的集中与竞争程度。[47]日本学者仲上键一(2002)提出发展环境产业的动力在于实施彻底的环境管制。[48]美国学者布朗(Lester R. Brown)基于中国的实证数据,阐述了发展环境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49]
国内学者王如松、杨建新(2000)提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50]徐静、俞晓敏(2010)指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具有协同性,因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一致的。[51]张云、赵一强(2012)认为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52]事实上,上述研究均是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把生态产业化等同于产业生态化,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末就发现了生态产业的重要性。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强调提供生态产品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国际公约。正如2014年美国电影《星际穿越》所预言的,“如果不能控制气候变化以满足人类对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人类将面临 ‘坏未来’,不得不放弃地球”。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对“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存在概念边界不清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实现生态产品产业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但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书立足于西南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及生态建设实践,力图在破解上述难题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