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必备的五大要素
什么是高效阅读
高效阅读是在专注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在不降低理解率的前提下,让眼睛以行、块,甚至是页为单位进行的高效率阅读。由此可见,高效阅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快速阅读,更不等同于略读,或者是泛泛的浏览,而是一种高理解率的阅读方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升眼部能力,提升思维速度,进而提升阅读速度,然后辅助一些关键词的提取技巧,以及不同的阅读策略、记忆方法等来保障阅读理解率的提升。
对高效阅读的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1:只有5 分钟看完一本书才叫作高效阅读。
之前我们说到,大多数正常人的阅读速度在300字/分钟左右,稍微快一点的人能够达到400~500字/分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人能够达到800字/分钟。目前,速读的世界纪录为25000字/分钟。
许多人在学习高效阅读时会产生一个错误观念,希望自己能够像速读参赛选手一样,可以每分钟看几万字,或者5分钟看完一本书,觉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学好了高效阅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态,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很多人学习游泳是为了健康,练习跑步也是为了健康,除了专业的运动员,没有几个人一开始学习游泳、练习跑步就是为了夺得冠军。但是我们在练习阅读的时候却一味地追求阅读速度,希望把阅读速度提高到每分钟几万字,却忘了追求更高的阅读效率才是我们学习速读的真正目的。
所以我们提倡的高效阅读是在不降低理解率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只有当速度和效率达到一个平衡点时,才是真正高效率的阅读。
错误认识2: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来阅读。
在高效阅读中,我们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目的,要用到不同的阅读速度和策略,所以绝对不能在任何时候都要求用最快的速度阅读。真正的阅读高手会配合阅读目的和内容,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在看一本书时,能够依照内容的难易程度加快或放慢速度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错误认识3:无论何时,书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不能遗漏。
有些人认为阅读就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进行,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要看,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低效率的。有一个法则叫作二八法则,是由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提出的,他认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投入与产出、付出与回报之间往往都是不平衡的,而且占少数的往往能够造成主要的影响。
这个法则在阅读中也同样适用。书中真正表达核心概念的文字往往只占20%,另外80%的文字都是用来辅助说明核心概念的。因此,在阅读时,不必把每一个字都读到,而应该用80%的时间来阅读20%的重点内容。所以,懂得筛选出重要的关键字或关键词,并且加以吸收,才是高效阅读的方法和要领。
在给自己制订阅读目标时,也不必要求一定要过目不忘,或者一定要让阅读效率达到100%,而应当先降低标准,然后慢慢提高目标,这样才有助于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高效阅读需要具备的五大要素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高效率的阅读,有哪些能力或者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能力
首先是阅读能力,从基本训练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眼睛的基本能力,包括眼睛的灵活度、眼部肌肉能力、视幅范围等,是保障看得快的基础。就好像跑步一样,耐力和速度是保证跑得快或者跑得久的身体基础素质。
从学习和理解的角度来说,还包括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去提高这几种能力,在后面的章节里会逐一地分析,并且带领大家练习。
阅读目标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理解,目标就是在阅读之前,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想要从书里了解什么内容?想要获取什么知识?这些“为什么”都是需要我们在每一次看书之前想清楚的,如果没有问这些问题,在看书时就会经常出现走神,甚至是放弃阅读的情况。
是否确定阅读目标,其实就是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的区别。在被动阅读时,大脑常常会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甚至大脑可能已经开始准备“睡眠”了;而主动阅读时,大脑的神经连接最为紧密,大脑的运行也更加充分,更加兴奋。通过图2-1,大家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时大脑运行状态的区别。
图2-1
图2-1左图表示的是有目标的状态。虽然还是有可能走一些弯路,但是因为有了目标,前进就有了方向,最重要的是大方向是不会错的。从阅读本身来说,在阅读前想好目的,知道自己想从一本书中获得什么信息,就一定能够从书中获取到想要的内容;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有清晰的目标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图2-1右图表示的是没有目标的状态。我们能看到,在出发之后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一直在围绕着中心点转圈圈,根本没有方向性可言。如果拿出一本书,不由分说,想都不想就翻看里面的内容,看过之后,可能还是会觉得迷迷糊糊的,好像看了很多,但是不知道自己学了多少,理解了多少。
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区别。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早晨我花了30分钟就看完了一本书,名字叫作《油漆式速读术》。这本书大概有12万字左右,可以算一下,我的阅读速度大概在4000字/分钟。实际上我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并没有这么高,能在短时间内看完并且消化了大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因为我在读这本书时带着非常强烈的目标,就是想要了解这本书中讲到的速读技术跟我的方法有何区别,有哪些地方是我能够学习的,所以速度会加快很多,理解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根据我的阅读体验来看,建议大家将阅读目标设置成非常简单又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目标。尤其是在前期训练的时候,可以在阅读每一本书时建立1~2个目标,不要心急,不要一下子给自己设定N个目标,重要的是让自己先找到这种有目的阅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增加目标。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好高骛远,比如要求自己一定要把一本书完全吃透,这种目标太难实现了,而且对单次的阅读没有帮助,只会给自己带来负担,让“哺乳脑”产生负面情绪而已。
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很多同学会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经常会出现目标没完成,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情况,其实并不一定是意志力的问题,只不过是目标定得太高了,不切实际而已。如果一个考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给自己设定下次要考全班正数第一的目标,显然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设立目标要按部就班,符合实际情况才好。
阅读百宝箱
使用规则:在每次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之前,通过填写表2-1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阅读目标。
表2-1 确定阅读目标
阅读方法
在阅读方法上,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不同的阅读内容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而且有时也要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节奏。就像我们都知道的“因材施教”,放到阅读上也是相同的道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跟音乐一样,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节奏。举个例子,当我们拿出《新华字典》,或者《牛津英汉词典》之类的书时,没有人会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因为这属于工具书,需要用到哪部分内容,直接查找就可以了。
尤其是成年人,在职场中也需要读很多书来武装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里面有大量的书是可以变成工具书的,不需要认认真真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只需要对整本书有大概的了解,工作时随取随用。
前面讲的是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在后面的章节中,也会针对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专门分析如何阅读记叙文、议论文,怎样提高不同文体的阅读效率。
除了针对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方法之外,阅读方法还涉及更高维度的阅读策略,比如横向的主题阅读,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快速积累某一领域内大量知识的阅读方法;纵向的迁移阅读,会像一条绳索一样,从一本书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上。这样的阅读策略会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锻炼大脑,让大脑真正以网络的联想方式进行工作和学习。
阅读习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书读得越多,阅读速度就越快,知识掌握得也越多,阅读效率也越高。也就是说,想要提高阅读效率,坚持大量读书是必要的。天下任何事没有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阅读也是一样,需要长期阅读,大量阅读,并且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呢?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制订一个高效阅读的计划,然后每天按照计划去执行。
第一步,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自由的时间,舒服的地方,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阅读。为什么呢?很简单,取悦自己的大脑,让大脑开始喜欢阅读这件事,一定要尽可能地取悦它。我们在前面讲过,大脑是阅读的工具,最重要的是让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
第二步,制订一个简单的计划,那种稍微努努力就能够完成的,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很多人会被一些励志名言、鸡汤文字刺激,然后振作精神,马上转变自己的思维,下决心要改变自己,心比天高地制订了一些计划,比如安排自己每天读书1 小时,每天健身1 小时,每天6 点起床等,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热情,有动力,也制订了计划,为什么会坚持不下去呢?这里推荐给大家一本书——《刻意练习》,在这本书里面就有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分享。我们平时特别容易对一件新鲜的事情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然后顺从这个兴趣制订一些计划,但是等过一段时间,这个热度过去之后,就会产生惰性,动力不足,从而半途而废。那么,如何在热情期建立长久的内在动力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训练习惯是有几个步骤的。
第一,具有明确的、特定的目标。我的理解是目标要明确,最好能够量化,比如给自己定一个每天阅读10分钟的目标,这就是明确的目标。
第二,要非常专注。这里的专注不是说做这件事情就是专注,而是要达到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到训练上来,而且要时刻思考,大脑处于时刻在线的状态。
第三,要有反馈。就是每次训练之后要总结这次训练的情况,比如每次阅读完要有阅读总结,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
第四,要走出舒适区。就是每次都要比上次突破一点,比如每次比上一次多阅读1页,多写出100字的心得体会,这样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最后形成一个闭环。
就阅读来说,开始的时候可以制订一个容易完成的计划,每天阅读10分钟或者15分钟,并且一定要阅读自己喜欢的书。随着习惯慢慢养成,韧性就会越来越强,规律性也越来越强。这个小的习惯会成为我们内心的锚点,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通过这个锚点,制订新的目标,比如每天阅读20分钟、30分钟等,这样才会有机会养成长期的习惯。
第三步,给自己奖励。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当我坚持完成一件事情后,会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给自己买一直想要的礼物,给自己放一天假,完全放松地玩游戏等。注意,奖励一定要是自己一直期待的,自己给自己的。
但是千万别这样跟自己说:“嗯,每天读书10分钟,我已经坚持了两天,好辛苦啊,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奖励。”这样就会把自己的奖励变得太廉价,从而没有实际意义了。
阅读百宝箱
使用规则:(1)首先选出4本近期最喜欢、最想读的书;(2)将1个月分为4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中每天的阅读时长;(3)确定每次阅读之后想要写多少字的心得体会;(4)确定每个阶段的阅读计划完成之后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见表2-2。
表2-2 制订1个月的阅读计划
阅读分享
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分享。很多人说:“我看完记不住啊!”那建议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平时看完书之后都做什么呢?是不是在享受阅读的内容呢?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习惯,看完一本书之后马上找人分享刚才看了什么书,书里面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觉得特别好玩儿的地方。可能很少人有这样的习惯,但是大多数人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给别人讲过一遍的内容,记忆往往会非常深刻。因为说出来会强化记忆,并且在说的过程中会重新梳理内容和结构,在组织成自己语言的过程中会对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建议大家看完一本书或者一小段文字之后,马上找个人去分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