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三节 腹泻
【概述】
腹泻(diarrhea)指大便习惯和粪便性状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增多(>3次/天)及排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水分>85%),含有异常成分。腹泻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3周。根据其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4型,分泌性、渗透性、渗出性和异常动力性腹泻。
腹泻是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表现类似严重急性胃肠炎,约占急诊患者的5%左右,急性腹泻患者中的85%与感染相关。多数腹泻有自限性,仅需要加强护理及支持治疗。同时腹泻患者需注意腹部查体,对疑似肠道传染病者,需留取粪便培养。
腹泻是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许多疾病在病程中会有轻重不等的腹泻,而腹泻往往合并有腹痛。临床上对于腹痛、腹泻急诊的病人切忌轻易下“急性胃肠炎”诊断,必须排除其他腹部高危的疾病,尤其是血管性病变。
【临床表现】
腹泻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各异,如腹泻起病的缓急,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次数的多少都有助于区分不同部位或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变。腹泻粪便性状也呈现多样化,如水样、果酱样、蛋花汤样、淘米水样、脓血样。除此之外腹泻与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头昏、乏力、里急后重感及紫癜等临床表现常伴随出现。
【急症评估】
主要是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脱水导致循环容量不足程度、肠道及全身感染情况。
一、病情评估
(一)病史询问
迅速了解患者的粪便量、次数和特征,腹泻时间的长短。伴发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相关神经系统症状,并注意腹泻与上述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注意是否有特别的诱因,包括饮食、旅游、毒物及药物接触、过敏因素等。询问腹泻缓解加重方式,治疗过程及效果。腹痛出现的部位对诊断往往有指导性意义,如转移性右下腹痛指向阑尾炎,上腹痛蔓延全腹指向胃肠道穿孔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重点关注是否有意识改变及精神状态,是否有面色苍白、皮肤干皱、低血压及心率增快等循环容量不足的表现。
2.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程度,腹胀和腹部包块及肠型均有助于诊断。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检测,血电解质检测(如低血钾与腹泻有关);粪便常规及培养为腹泻重要检查项目;乳铁蛋白和钙卫蛋白检测可用于炎症性和功能性肠病的鉴别。
2.X线腹部平片可以区分或明确是否有梗阻或穿孔征象。
3.腹部B超可根据病情酌情选择。
4.CT及CTA检查用于高度怀疑消化道肿瘤或腹部血管病变。
5.胃镜、结肠镜等消化道内镜检查可帮助胃肠道病变性质的诊断,活检病理可明确肠道病变性质。
二、危险程度评估
1.整体营养状况评估
肿瘤或吸收问题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
2.循环容量不足表现
口渴、面色苍白、肢端湿冷、低血压、脉速、少尿、烦躁或谵妄等。
3.脓毒血症表现
发热、寒战、心率快、呼吸促,严重者可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症处置】
一、处置原则
(一)对症处理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予以吸氧,心电、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行液体复苏。生命体征稳定者依据脱水程度可选择口服或者静脉补液。
2.黏膜保护剂 常用药物:蒙脱石散,成人一次1袋,一日3次。
3.微生态制剂 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如双歧杆菌。
4.解痉止痛药物 病因不明者慎用,常用药物:间苯三酚、山莨菪碱、阿托品。
5.止泻剂 病因不明者慎用。
(二)病因治疗
1.外科因素手术治疗解除病因。
2.病原微生物因素依据何种病原微生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无法明确时则采用经验性治疗。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500mg,1次/天,连续使用3~7天,孕妇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3.其他因素药物引起腹泻,则停用此类药物;炎症性肠病者选用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过敏因素者脱敏治疗。
二、转诊
1.腹泻原因不明,需进一步明确病因。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严重。
3.肠道或全身感染严重,有进一步加重导致严重脓毒血症者。
4.肠道肿瘤等需外科手术处理。
三、社区常用药物
腹泻虽以感染性腹泻多见,但常规用药以对症处理为主(表1-7),若明确病原微生物,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表1-7 急性感染性腹泻常用药物(成人)
注:qd为每日一次;bid为每日两次;tid为每日三次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消化道传播;建立良好作息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酸涩、产气及变质食物;乳糖不耐受患者避免食用乳制品,海鲜过敏者忌食相关海鲜,药物所致腹泻者停用相关药物。
(陈大庆 王志翊 编写,沈德蕾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