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借天地之力,养五脏六腑——《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原理
五脏六腑人之本,生老病死皆攸关
说到五脏六腑,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而且知道这是对人体内脏的总称。关于人体的五脏六腑,《黄帝内经》有个著名的理论就是“藏象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中对五脏六腑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其中,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胆为“中正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三焦为“决渎之官”。这里的五脏六腑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组织器官,上升为一个国家的若干种官职,通过这几种官职把同类功能的组织器官整合在一起,没有提到名字的器官都归这些有名称的官员统帅,再通过经络把各个器官联系起来,也就形成了身体这个“国家”了。只要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就能把身体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说,如何保养脏腑对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分别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五脏六腑养生的基本常识。
1 心
《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就是肯定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性,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统帅各个脏器,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出现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疾病。另外,人的精神、思维和意识活动,都是由心主持的。心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可致精神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症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心为君主之官,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
2 肝
肝主要有两大功能:
(1)主藏血。肝主藏血,一部分是滋养肝脏自身,一部分是调节全身血量。如果滋养肝脏的血液不足,人就会感觉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肝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分配全身血液。当人从安静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时,肝就会将更多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供所需。当肝的藏血功能出现问题时,则可能导致血液逆流外溢,并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2)主疏泄。即肝气具有疏通的特性。“气为血之帅”,肝气疏通、畅达,血就能顺利地流向身体各处,如果肝气瘀滞,则血流肯定不畅,不能供给全身,就会导致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等症状。如果肝气长期瘀滞,全身各组织器官必然长期供血不足,影响其生长和营运功能,这样,体内毒素和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长期堆积在体内,就会发展成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闻之色变的“癌”。
◎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管人体的气血功能。
3 脾
《黄帝内经》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说明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主运化,把水谷化成精微并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没有脾的运化作用,人体就不能得到能源,也就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脾还有统血的作用,就是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溢。如果脾气虚弱,失去了约束血的力量,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
◎脾主运化,主管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4 肺
《黄帝内经》中说,肺为“相傅之官”,相傅,即是宰相,说明肺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也很高。宰相的职责是什么?负责了解百官、协调百官,事无巨细都要管。肺是人体内的宰相,它必须了解五脏六腑的情况,所以《黄帝内经》中有“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于肺,然后敷布全身。所以,各脏腑的盛衰情况,必然在肺经上有所反映。
另外,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肤是由肺经的气机来充养的,如果肺经气机太足,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导致皮肤发红、怕热、容易过敏;如果肺经气机长期虚弱,皮肤血液循环不足,就会失去光泽,肤色比较暗淡。这时,只用化妆品并不能达到美容目的,首先要将肺经的气机养起来,这样内外兼修,才有效果。
◎肺主气,为娇脏,要注意对它的保护。
5 肾
◎肾主藏精,与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这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肾主藏精,这是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藏精气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出生后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精是否充足与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肾主纳气,也就是接收气。气是从口鼻吸入到肺,所以肺主气。肺主的是呼气,肾主的是纳气,肺所接收的气最后都要下达到肾。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亏牙齿就会松动,甚至会脱落。所以养肾是非常重要的。
6 胆
《黄帝内经》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为什么胆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胆的好坏影响到胆汁的分泌疏泄,而胆汁的分泌疏泄又会影响到食物的分解,食物分解的好坏影响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与转化,而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又直接影响到人体能量的补充供给,能量补充供给又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能量需求(五谷、五味、五畜、五禽、五色等入五脏)。所以就有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说法。
◎胆
7 胃
胃是人体的加油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胃的摄取。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胃在饮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脾一起被称为“后天之本”,故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强则五脏功能旺盛。因此,历代医家都把固护胃气当作重要的养生和治疗原则。
◎胃受纳腐熟水谷,在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8 大肠
◎大肠主传化糟粕。
大肠居于下腹中,具有“上传下达”的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黄帝内经》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9 小肠
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就是“承受和兴盛”,就是小肠接受由胃传送下来的水谷,将其解析变化成精微物质,并大量吸收,使体内的精微物质非常富足,故称“兴盛”。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小肠主受盛,负责饮食的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10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与尿道相通,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水液、有害物质转化为尿。人体内的水分以及许多有害物质在肾脏的作用下,进入膀胱转化为尿,最后再由尿道排出体外。膀胱将多余的水液、有害物质转化为尿,离不开肾的大力协助,单靠膀胱“单打独斗”,此过程根本无法顺利进行。
11 三焦
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主要功能是输送营养物质;中焦包括脾、胃,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下焦为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三焦就像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为身体服务。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通调水道和运化水谷。所以,要想身体健康,三焦就一定要保持通畅,否则人就会生病。一旦三焦都病了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极为无为和极为自足的系统。我们如果偏离了无为、自足的本性,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一定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这样身体才是和谐的,也才是健康的。
五脏六腑相表里,全靠经络来联系
“表里”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称人体外部皮毛肌腠为表,内部五脏六腑为里。而在脏腑之间,又分五脏为里,六腑为表,一脏配一腑: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
人体的十一个脏器各有一条相对应的经络,加上心包经,也就是心脏和心脏外层的保护膜之间,称之为心包,其相应的经络称之为心包经。再加上人体躯干前侧的任脉和后侧的督脉,一共有十四条主要的经络。脏与腑之间就由这些经脉来联络,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经络不仅有联系脏腑、输送气血的功能,当脏腑出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来治疗,因此经络养生很重要,防病治病都有效。
说到经络,不能不提扁鹊。说到扁鹊,“活死人”的故事不得不说。话说扁鹊经过虢国,正碰上虢国的太子死去,尸骨未寒,人们正在为他举行祭祀。扁鹊在经过仔细询问及诊查后,确信太子并没有真死,就冒着杀头的危险去了皇宫。
扁鹊舌战群儒之后,在太子的百会穴下针,过了几分钟,太子就苏醒了。进一步调理了半个多月,太子便恢复如常。扁鹊也就此赢得“能活死人”的美誉。
这里,扁鹊“活死人”的原理就是经络。经络不仅仅是供气血运行的通道,同时也是脏腑之间、肢节之间互相联络的桥梁。《黄帝内经》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络是人体的主要干道,连接上下,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奇经八脉、十五络脉散布全身,循环于人体内外,将人体所有器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四肢、五官、皮肤、肉、筋、骨等都在经络的联系下互相发生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彼此影响。
《黄帝内经》中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意思就是说,五脏有病,会反映到十二经的原穴上。所以,明白了五脏相应的原穴,审视原穴的反映情况,就能知道五脏的变化。扁鹊就是利用经络穴位的原理,一针百会穴,就让“死人”转活。实际上,不仅原穴,经络上的每一个穴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慢慢摸索。
经络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百骸,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张人体的活地图,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地图之中。
中医的整体思维——脏腑、经络与形体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文化重整体和谐的系统自然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性思维表现在:把人体的脏腑、经络与形体等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
因此,当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医术高明的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从而进行根治。
细说十二时辰养生法的由来
在讲时辰养生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时辰这个话题。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古代没有钟表,但人们又需要时间来安排一日的活动,于是我们聪明的先人们根据太阳的升落,天色的明暗将一天划分为不同的时段。这种划分法最早见于殷商甲骨的卜辞中,当时就有“旦”(清晨)、“夕”(傍晚)、“明”(黎明)、“日中”(中午)、“昃日”(下午)、“昏”(黄昏)等记载。后来,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入,时段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了。汉武帝的时候推行了“太初历”,自此以后历法开始变得越来越精密。一昼夜开始被划分为十二个时段,再用十二地支来代表,便有了十二时辰之说。
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所对应的时段依次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十二时段是我国古人借助他们看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方法。比如把半夜鸡叫称作“鸡鸣”,把天黑要睡觉的时间命名为“人定”,早上吃饭的时间叫作“食时”,吃晚饭的时间叫作“晡时”。剩下的八个时段都是指太阳运行的位置,可见古人有多聪明,在那个时候就懂得用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划分时间。
十二时辰是根据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我们知道“天人合一”,那么人体是不是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呢?的确如此,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分别对应着十二时辰,按其开合规律,须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事实上,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提出了适应时辰变化的作息制度,后来养生学家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一日十二时辰的养生法。清代医学家尤乘将其总结为“十二时无病法”。其法如下:
1 卯时(5~7时)
卯时是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范围是上午5时正至上午7时正。一般来说,卯时已经可以看到晨光了。在起床时,要根据气候的寒暖选择适当的衣服。起床后,可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不要喝茶。再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洗漱完毕后,应该喝一点儿淡粥,吃饱后稍休息,再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走边用手摩挲肚子。如果此时要出门或不出门但感觉疲倦,可以饮一点儿点儿酒,可用来养真气。
◎卯时(5~7时)
2 辰、巳时(7~11时)
这两个时辰可以用来读书看报,或处理家务,或到公园里散步,赏花赏鸟,并要开开心心地享受这段时光,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气。回到屋里后,要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这样做是因为从亥子两个时辰开始,真气就到了,到了巳午时真气就逐渐减少,因此此时应定神调息,以用来调养真气。
◎辰、巳时(7~11时)
3 午时(11~13时)
午时又名“日中”“日正”等。时间范围为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
此时,要根据自己的饭量去吃饭,不要勉强。午餐吃得要好,尽量丰盛、齐全些。这里说的吃得好,并非一定是山珍海味,而是要吃加工熟的食物,不吃生冷和坚硬的食物。午餐不可吃得过饱,饭后应站起来走上百余步,然后抚摸腹部,再转手抚摸肾堂,让它热起来,使得肾和脾运动起来。然后再喝点儿茶水,不要喝得过量。
◎午时(11~13时)
4 未时(13~15时)
未时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范围为下午1时正至下午3时正。
未时是消化午餐的时候,这样身体才可以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未时最好还能午休片刻,醒来后,可看书、写作或邀朋友叙叙,或出去散散步,放松自己,不要太过劳苦。
◎未时(13~15时)
5 申时(15~17时)
申时又名“哺时”“夕食”等。时间范围为下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
申时是上班族的下午茶时间,此时可吃点儿小点心或果品,宜多喝水。在申时,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因此,申时更是办公、学习、绘画、运动等的良机。
◎申时(15~17时)
6 酉时(17~19时)
酉时又名“日入”“日落”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范围为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
酉时应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但不能吃得太迟或太饱,可以少喝点儿酒,不要喝醉。
◎酉时(17~19时)
7 戌时(19~21时)
戌时又名“黄昏”“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范围为晚上7时正至晚上9时正。
◎戌时(19~21时)
戌时可用热水泡脚,可以降火、活血、除湿。并且用凉茶水漱口,可以去除食物的残渣和毒火。睡前可以看一会书,但不能看得太久,否则会损伤眼睛。此时不能多想问题,因为此时思虑过多会造成心火上炎,引起肾水不足,容易导致心肾不交,易患性功能障碍。所以在这个时候,应尽量使心绪安宁,静心养气,早早入睡。此外,睡之前可以按摩左右脚心的两个涌泉穴数百次,可保养人的精气。
8 亥、子时(21~1时)
亥时又名“人定”“定昏”等。人定也就是人静,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时间范围为晚上9时正至11时正。
子时又名“夜半”“子夜”等,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时间范围为半夜的11时正至次日1时正。
这两个时辰应该安然入睡,以保养人的元气。睡时,身体要侧面睡着,一只脚屈着放在另一只脚上。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只有先睡心了,人才能安静入眠。这样心无杂念,安心入睡,才是调神养气的法宝。
◎亥、子时(21~1时)
9 丑、寅时(1~5时)
丑时又名“鸡鸣”“荒鸡”等,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范围为凌晨1时正至凌晨3时正。
寅时又名“黎明”“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范围为凌晨3时正至凌晨5时正。
这两个时段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熨热双目3?5遍。接着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然后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用来击打后脑勺24次。完毕后,再左右耸跳身子,舒展双臂,像开工一样,做49遍。最后,漱嘴里的唾液满口,用意念送下丹田,作三口咽下,可清除五脏之火,达到减息的目的。
◎丑、寅时(1~5时)
经脉时辰相对应,顺时养生由此行
好经络并不一定要你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地作息就好。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与之相对应的,人体也有十二条经络,我们称之为“十二正经”,每条正经各有所主的脏腑。“十二正经”是人体的主干线。气血按十二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之中,而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经与体内无数条脉络相互交错(经为干线,络为旁支),在人体内形成一张大网,将人体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的活动保持着阴阳的协调统一。所以要平衡阴阳,首先要养好经络。经络上有很多穴位,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患者来说很难掌握。其实,养《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与五脏(是指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一样。十二经脉的交接顺序是从肺经始,而大肠经,而胃经,而脾经,而心经,而小肠经,而膀胱经,而肾经,而心包络经,而三焦经,而胆经,而肝经,复从肝经注入肺经,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日夜运行五十周。
为什么十二时辰与十二经会是这样的配属关系呢?这是因为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之首,而“寅”是一天之中阳气初生之时,《史记·律书》亦云:“寅言万物始生。”在十二月中,寅属正月,为生阳之气,同样一昼夜中寅主生阳,为十二辰之首。故寅配属手太阴肺经,其余各经便自然成有序排列,便形成了现在的经配属关系。
脏腑与时辰的配属关系
中华养生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血气。血气不各,百病乃变脂而生。是帮守经髓焉。”意思就是说,五脏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如果五脏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各种疾病出现。有效的五脏调理方法,是治病的根本。自古以来,所有养生方法,都是通过对五脏的调理,来达到防病和祛病的养生功效。这里的五脏,实际是指五脏系统,它包括六腑、五体、诸窍等。
不仅十二经脉与时辰相配属,五脏也有相应的时段配属。如果将一昼夜分为鸡鸣、平旦、日中、黄昏、合夜五个时段,那么这五个时段各配属一脏,这配属方法还有两种。
这第一种配属法是指根据五脏所在部位及其功能特点,以上下腹背区分阴阳,并与昼夜阴阳时段相互联系而配属的方法。如《黄帝内经》中所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里的“合夜”,即“始夜”,是指天开始由明转黑的时间段。这种时段划分,除黄昏到始夜外,其他的时段都是相连贯的,即合夜→鸡鸣→平旦→黄昏。从以上可以看出,黄昏至合夜也应当称为一个时段。按此法就将一昼夜划分为了五个时段,这五个时段恰好与五脏相配。《黄帝内经》中还说道:“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这段话明显地指出了四时段与四脏的配属关系:鸡鸣至平旦配肝,平旦至日中配心,日中至黄昏配肺,合夜至鸡鸣配肾。但这五脏中的“脾”又与哪一时段相配呢?文中讲到“脾之至阴”,什么是“至阴”?“至阴”就是指从阳到阴,这里的“至”是到的意思。而黄昏至合夜这个时段正好是从阳开始转阴的时候,故与脾相配。那么,五脏与时段的配属关系就如下图所示:
而五脏又有五行的属性,那么五脏的这个五行属性,又分别与五个时段相配属,这种配属法便是第二种配属法。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即有“以五脏配五季”的说法。其文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关于五脏与昼夜时段的相配关系,主要是从什么时段五脏病症的病情与其他时段相比会有所好转而表现出来的。如果得的是肝病,则平旦时段会有好转;得的是心病,则日中时段会有好转;若是脾得了病,则日昳时段会出现起色;而肺得了病的话,则下晡时段会有所好转;倘若不幸是肾得了病,则到了夜半时会见起色。这里的时段划分又是十二时段划分法,但无论是什么时段分法,以上的文字已明确地显示出五脏与五时又五行的配属关系,即平旦(木)配肝,日中(火)配心,日昳(土)配脾,下晡(金)配肺,夜半(水)配肾。
这两种配属法因为依据不同,所以在时段与脏腑的配属关系上也有所不同。如在第二种配属法中,脾土在其所生肺金之前;而第一种配属法中,上焦胸背之肺脏,在于腹中脾脏之前。这一差异,除反映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两者,虽然相互融合,但仍表露出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之外,更重要的是各自从不同的侧面,部分地反映出脾脏主时的特殊性。
明白五脏与时段的配属关系,就能“对症下药”,比如肝不好的人平旦这个时段治疗、滋养效果最好,而心脏不好的话,则在日中吃药或吃补品效果最好。总之,每一个时段都与我们的脏腑相配属,因时养脏才有效果。
养生锦囊
五脏各有所喜,对食物的选择也是有偏性的,粗略地说,五行与五脏、五味的关系是:金主肺,味辣;木主肝,味酸;水主肾,味咸;火主心,味苦;土主脾,味甘甜。所以,食养五脏要根据食物的五味,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应该按照以下的原则:
(1)酸入肝。酸类的食物是入肝的,如果你患了肝病就要少吃酸,因为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太收敛则肝气就不能生发,病就会加重。
(2)辛入肺。辛类的食物是入肺的,如果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吃辛味食物。但是辛味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金橘能疏肝解郁等。
(3)苦入心。中医认为,苦味的食物入心,如果得了心病,那最好还是少吃苦味食物。然而,苦味食物却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例如,莲子心能清心泻火,可治心火旺的失眠之症。
(4)咸入肾。咸类食物是走肾的,肾主骨,如果病在骨上,就要少吃咸,这样才能把骨养好,把肾养好。
(5)甘入脾。甜味的食物走脾胃,孩子如果特别喜欢吃糖,说明他脾虚。如果病在脾胃,就要少吃甜味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会让脾增加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
十二时辰养生学的现代证明
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性或节律而展开。例如,人的情绪、体力、体温、血压等,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这就是人体内的“生物钟”现象。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l℃以内。
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使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按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周期性的改变,所以起居作息也必须符合生物钟的运转规律。
近几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昼夜节律是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健康人体的每一项生理功能均表现出高度精密和稳定的昼夜节律。例如,在健康生理状态下,体温、心率和血压下午最高,而听觉和痛觉傍晚最敏感。某些激素如可的松和睾酮在早晨起床时最高,而褪黑素、催乳素在睡眠时达到高峰。生长素的高峰也在熟睡时,因此,充足的睡眠是儿童生长的重要保障。生物钟失灵了,人体就会有病;而人体一旦有病,生物钟也会失灵。
人身是自然的造化,当然是符合自然界规律的。关键在于人自己是否按照规律去做,是不是在任性地挥霍自己的身体。吃、喝、拉、撒、睡、玩……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有规律的,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只有按照身体本身的规律去做,才能更好地养护身体。
孙思邈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终年102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恪守作息规律。孙思邈将早上起床时间具体规定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云晚起,莫在日出后。”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如果你无视身体的生物钟,而恣意违背作息规律的话,早晚有一天会受到惩罚。
作息规律是不可违背的,谁不遵守谁就会受到惩罚。要保证身体健康就要在作息习惯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这是因为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一种良性刺激,建立各种各样有节律的条件反射,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进行下去。使人更好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这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
◎昼夜节律是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规律去作息,该睡时就睡,才能让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时辰季节也相通,保养脏腑有神功
关于脾脏是分散于四时段还是配属各时段之一,这还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如果说,脾脏分散于四时段而没有自己单独所配之时,也有其道理。脾为后天之本,对其他四脏起滋养作用;春、夏、秋、冬四季也都是依赖土气得以长养;四时脉象都当有胃气,说明人体一时一刻不可离开脾土,四脏也是须臾不可无土气。所以说,脾脏虽然没有单独所主的时段,但是四个时段均有脾气。《黄帝内经》记载,五行与九方八时相配时,土数五居中央,不主时令,而其他六方各主四十六日,两方各主四十五日,凡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岁,也是认为脾不独主一时。一年是这样,把一日分为四时,也是如此。
按照此说法,则脾脏分散于四时段之末,占各时段的五分之一。《黄帝内经》说:“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也就是说,脾不独自主一时而是分散于四时之中,以长其他四脏,每季有九十日,每季的五分之一就十八天,脾脏全年共占七十二日,与其余四脏所主之时的各七十二日,合为三百六十日整。如果说人是一个小天地,那么一昼夜也是一年的缩影,在一昼夜中,脾脏也分主于四个时段末的各五分之一的时间。此种四时段配属五脏的方法,与上一节提到五时段配属五脏的基本区别在于,脾脏不独主一个时段而分散于其他四时段之中。虽然如此,但是两类配属法的根本道理则是一致的,都是以“土以灌四傍”为根据的,不论脾主一时还是脾不主时,其中心意思都在于说明脾土具有生化之源、气机转运之输两重作用。
而正是由于脾“不得独主于时”的理论,后世才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十二时辰与脏腑相配属的认识,即寅卯(朝)与肝胆木气相配,巳午(日中)与心小肠火气相配,申酉(日入)与肺大肠金气相配,亥子(夜半)与肾膀胱水气相配,辰、戌、丑、未四个时辰与脾胃土气相配。前四个时段,分别主两个时辰,脾所应者主四个时辰,合为十二时辰,这便是一昼夜。
这种十二时辰与脏腑配属的关系,较以上的四时配属法更加精细;同时又把脾不独主一时的认识补充了进去,但脾旺的时间,不是《黄帝内经》指出的占一年或一昼夜的五分之一,而是占三分之一。目前,临床所常用是这一配属关系。因为这一配属关系更精确,清晰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