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足迹:从泰勒斯到桑格(公元前624—公元2013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

据《史记》记载孟子有著述七篇传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留有孟子受教、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始作俑者、五十步笑百步、一曝十寒等轶事典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谏邹穆公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语录

(1)仁者无敌。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友也者,友其德也。

(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6)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9)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0)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孟母(孟母三迁)、陶母(陶母拒鱼)、欧母(欧母画荻)、岳母(岳母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