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
他左手一壶酒,右手一株桃花,慢慢地走在贬谪的路上: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又作欧阳脩,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方面,欧阳修曾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唐宋古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史学方面,其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被列入二十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此外,欧阳修在经学上开创了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及家谱撰作三方面,都是开山始祖,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欧阳修父亲是欧阳观,担任判官、推官等小官,母亲郑氏,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欧阳修4岁丧父,随母亲前往随州(今湖北省),投靠叔父欧阳晔,自此在随州成长。因无钱买纸笔,母亲曾用芦苇杆在灰土上教他认字,有“画荻教子”之典故。
1026年(北宋天圣四年),欧阳修在随州通过解试,翌年由随州荐往礼部参加省试,落第。欧阳修将作品送呈学者胥偃,大受赏识,进入胥偃门下。天圣七年,胥偃让欧阳修以国子监推荐举人的身份,参加国子监解试,中第一名;天圣八年,中省试第一名,同年参加殿试,名列甲科第14名。同年五月,欧阳修被任命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并在钱惟演幕下,与尹洙、石曼卿、梅尧臣等名士交游,并与范仲淹长期保持书信联系。1034年(北宋景祐元年),欧阳修获召试学士院,授官馆阁校勘,移居汴京;景祐三年,因声援与宰相吕夷简冲突的范仲淹,被指为“朋党”,贬到夷陵。当时一同被贬的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4人。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范仲淹与吕夷简和解,获重新起用,欧阳修也再被任命为馆阁校勘,修订朝廷藏书目录《崇文总目》,事成后升任著作郎,主修国史之职。
1043年(北宋庆历三年),宰相吕夷简因病告退,但仍干预国事。欧阳修当时出任谏官,对其加以激烈批评,并与蔡襄分别上疏,请起用韩琦、范仲淹执政。两篇奏章非常有力,范仲淹因而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相),富弼则任枢密副使。范仲淹出任副相后,即上奏“十事疏”,推行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和扩充学校。欧阳修与富弼、余靖、蔡襄等人皆为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欧阳修批评当时科举考试执着于平仄声调,考生只知背诵,文章华而不实,主张应先考“策论”(政论),考核考生阐述见解的能力,然后再考诗赋。政敌批评范仲淹等人交结朋党,欧阳修则作《朋党论》加以反击。然而宋仁宗不信其辩解,夏竦又乘机陷害富弼,于是范、富都出调,改革派被瓦解。庆历四年年底,欧阳修奉使河东路,又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革除地方积弊,罢免不称职官员。次年,庆历新政宣告完全失败,各项政策包括科举改革都恢复原貌,唯独扩充学校的政策仍旧推行下去。
1045年(北宋庆历五年),杨日严、夏竦以“张甥案”告发欧阳修。欧阳修有一张姓外甥女,与其没有血缘关系,自幼投靠欧阳修,出嫁后被揭发通奸,拷问时供出未嫁时与欧阳修乱伦。此事一出,舆论大哗,欧阳修始终不承认,官员两度审理此案,都判定并无其事,了结此案。欧阳修死罪得以赦免,另以挪用外甥女嫁妆罪名,贬官滁州。庆历八年,欧阳修改任扬州知州。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改颍州知州,翌年北移商丘应天府。1054年(北宋至和元年),欧阳修被召入京,一度被政敌诬陷,幸得其他官员申辩,得以留京,奉命编修《新唐书》。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升为翰林学士,上奏批评宰相陈执中杀婢,宋仁宗不接纳,改派欧阳修出使契丹(辽国)。同年,欧阳修知贡举,以古文取士,推动古文运动。次年,韩琦、富弼上台,欧阳修则继包拯出任开封知府。
1060年(北宋嘉祐五年),欧阳修上呈《新唐书》,升为枢密副使,自此直至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与韩琦、富弼一同主政,这是欧阳修生平首次肩负执政重任,也是北宋中期政治最平静的时期。次年,欧阳修出任参知政事(副相)。掌政期间,整顿行政效率,整理当年吕夷简制定的行政则例。后富弼与韩琦、欧阳修二人因作风不同而产生龃龉(jǔ yǔ)。嘉祐八年,宋仁宗驾崩,遗命欧阳修与韩琦辅佐其过继的侄子宋英宗。欧阳修因支持英宗追尊生父濮王赵允让,称其为“皇考”,而引发“濮议”之争。多数大臣如司马光、吕公著等,认为英宗已过继给仁宗,应称生父为“皇伯”,批评欧阳修是罪魁祸首。欧阳修亦竭力辩护,主张应考虑亲情。欧阳修自知在朝中已孤立,请求外任,但不获准。当时从舅薛宗孺与欧阳修有私怨,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扬言欧阳修与其妻吴氏有暧昧。因指控严重,欧阳修立即杜门不出,上奏章辨明真相,一时朝中竟无大臣为他辩解,欧阳修当日提拔的言官也倒戈相向。宋神宗不信指控,断定本无其事。但欧阳修毕竟已声名受损,政治上已无领导力量,朝廷终于让他外放,任亳州知州。
1069年(北宋熙宁二年),王安石推行熙宁变法,欧阳修不予赞同,自恃德高望重,对变法的内容不加实施,神宗及王安石亦对其不予置理。次年,神宗有意再起用欧阳修,但遭到王安石反对,欧阳修自己亦坚决推辞,最终改任蔡州知州。
欧阳修重视礼乐教化,认为礼乐荒废是五代速亡的根本原因。政务方面本于儒家思想,治术以宽简为原则,主张减少扰民,改革必须采取缓进而非激烈的手段,与王安石有异。欧阳修注重吏治,坚持改良考绩制度,主张设立按察使,纠察不称职官员。朝廷财政上,主张量入为出,不可巧立名目征敛,并要为荒年留下储备。
欧阳修倡导、发展古文并领导了宋代古文运动。文学理论方面,认同韩愈的“道重于文”思想,并成功改革了唐末五代以来内容空洞、风格浮艳艰涩的文风,确立了重道重文的观念,使古文得以复兴。在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较韩愈、柳宗元时代更普遍和透彻。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贡举,主试进士,改革科举取士的标准,重视古文的体裁与议论的内容,取录曾巩、苏轼苏辙兄弟。起初士人猛烈反对欧阳修所主张的文体,但欧阳修不顾批评,坚决倡导,又特别提拔苏洵与王安石。士人见考试标准改变,欧阳修提拔的人都仕途得意,于是逐渐接受,群起仿效。从此文体开始大变,古文风行。欧阳修身为文坛领袖,热心指正与提拔后学。他自己及所提拔的五人,即占唐宋八大家中六家。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系统由此建立。欧阳修同时批评矫枉过正的古文,即险怪奇涩的“太学体”古文,使明快达意的古文成为主流的文体。他开创古文平易流畅的风格,后世不少古文家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风格,形成古文的阴柔派。
文章方面,欧阳修主要学习韩愈的文风,但并不主张全面模仿韩愈的惊悚怪奇,而认为文章应当自然地抒写。欧阳修散文风格议论清晰,通俗易懂,抑扬有致,情韵优美,得古文阴柔之美。同时行文平易而自然流畅,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其书信如《上范司谏书》《与高司谏书》等,文辞恳切动人,令人信服,在宋代无出其右。欧阳修散文善用虚词如助词与连词,如句首的“夫”“惟”“然”,句末的“也”“矣”等,使句子脉络清晰,更有条理。如《醉翁亭记》全文共使用21个“也”字,语言精练,平易简约,自成一体,一时间到处传写,“为之纸贵”。其议论文如《朋党论》结构严谨,论证独特。其所编纂的《新五代史》部分源自《旧五代史》,欧阳修将骈句改为散句,使其文风简洁,节奏起伏曲折,错落有致。但欧阳修重古文而并不废骈文,所写骈文亦甚获好评,为皇帝起草的诏令都用骈文写成,对擅长西昆体骈文的杨亿予以高度评价。
诗词方面,欧阳修诗风平和宁静,平易流畅,题材广泛,善于以文为诗,使诗风变为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绝句《远山》可代表其风格: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李白、杜甫二家中,欧阳修较重视李白,但不赞成西昆体华丽雍容、堆砌辞藻的诗风,提倡古体诗。其古诗大受苏轼、王安石赞誉,被认为可与李白媲美。
欧阳修是宋词承上启下的过渡人物,上承冯延巳的深挚,下启苏辙的疏俊、秦观的深婉。词风婉转而抑扬顿挫,与晏殊等人极其相似,不脱花间派的风格。有些词则吸收了民歌腔调与辞汇,也颇具新意。如歌咏颍州西湖的联章组词《采桑子》,是受“定格联章”的民间曲子的影响。部分欧词也有豪宕深挚的一面。如王国维称赞其《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于豪放中有沉着之致”。
另外,欧阳修是北宋文人中不得不提的人物。缺少了他,北宋文人文学显得支离破碎,缺少系统性。这里再看看他和其他大师的关系。
晏殊(公元991—1055年)于欧阳修:俯视。
晏殊,这位北宋宰相,地位、名声在他一生中都不缺,生活舒适惬意,词作中自然渗透着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雍容华贵之气韵。但他写富贵生活,不言金玉锦绣,不着一句俗艳语,“而惟说其气象”,也就是重在气度神韵的表现。他的词作,佳句连篇,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等等。精工雅丽,珠莹玉洁,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呈现出情调雅致的词人本色,仿佛随意拈来,一切都那么安逸、宁静、自然。晏殊《浣溪沙》中最为后世文人激赏的是词中的绝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30年(北宋天圣八年),23岁的欧阳修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晏殊是主考官,出题《司空掌舆地之图赋》,面对这偏僻的命题,大多数考生做题都偏了,唯独欧阳修不光扣题精准,而且文采飞扬。于是,晏殊慧眼识珠,把欧阳修确定为省元,即第一名。从此,欧阳修就对晏殊以门生自称,执弟子礼。欧阳修登上仕途后,十分关注国计民生,关心政治改革,这与晏殊在精神上有了某种程度的区别。有一年,晏殊以知枢密院事(宋代主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品级相当于宰相)之尊,邀请当时还是低级官员的欧阳修到自己家的西园赏雪。欧阳修心忧边防,即席写了一首《晏太尉西园贺雪歌》,诗中说:“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晏殊听了后,认为这是欧阳修在讽刺他,因此颇为不满。加之晏殊恬淡平静的性格和欧阳修狂放不羁、不拘小节似乎水火不容,两人关系渐渐冷淡。晏殊与欧阳修的这段师生情开始得早,结束得也早。虽然欧阳修对晏殊仍然非常尊敬,但晏殊已不喜欢欧阳修,甚至还一度到了厌恶的境地。后来,晏殊去世,欧阳修又为老师献上了一首《挽辞》,其中有一句“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表明了他对晏殊一生的态度。
王安石于欧阳修:平视。
1056年秋,欧阳修虚龄50,知天命;王安石近36,过而立。王安石受邀登门造访,“两代人”相会于京城开封。第二年春夏之交,欧阳修使契丹归来,王安石“知常州知州”,欧阳修为之饯行,赠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面对如此嘉掖,王安石并未受宠若惊,感激但淡定,不卑不亢,平静回赠:“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侃岂宜蒙。”以诗告诉欧阳修,志不同道也不同。
苏轼于欧阳修:仰视。
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那年,欧阳修是主考官,两人由此结缘,建立师生之谊。登第之后,苏轼恭恭敬敬地给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表达对老师知遇之恩的诚挚谢意。收到信后,欧阳修高兴地给自己的挚友梅尧臣写信,说他读苏轼的信真是“快哉!快哉!”还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那种兴奋的神情真是溢于言表,跃然纸上。随着对苏轼了解更加深入,身为“文坛盟主”的欧阳修对苏轼语重心长地说:“我将老矣,付子斯文”。
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厚望,其为人做官,行之有道,而不敢见利忘义。苏轼和欧阳修不仅是科举上的师徒关系,在思想上更是受到了欧阳修的影响,欧阳修的年龄可谓苏轼之父,可后人看来更像是忘年之交。而苏轼用书法写下的欧阳修作品《醉翁亭记》,仿佛用最好的方式来给大家见证这一段忘年之交。
欧阳修,号醉翁,是因为他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醉翁亭记》。又自称六一居士,他在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中讲得很明白:“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虽然年少时也轻狂风流过,也曾写下《渔家傲》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
船小难开红斗帐。
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重愿郎为花底浪。
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和《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但其一生,有高潮高光,也常有低落败笔,却从未沉沦。参与《新唐书》250卷的修订,是本分(朝廷安排的工作)。但60岁后,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完成《新五代史》的撰写,完成了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薛居正等曾官修五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朝廷的官员,由此蜕变为流芳千古的史学家。
欧阳修晚年急流勇退,经数次奏请后,1071年(北宋熙宁四年)夏,神宗赵顼同意欧阳修提前退休(宋朝官员需工作到70岁)。皇恩浩荡,戴衔退隐(“副宰级”待遇不变)。
熙宁五年农历闰七月二十三,欧阳修病逝安徽阜阳家中。逝前留言请名臣韩琦(公元1008—1075年,北宋宰相)撰写其墓志铭。丧讯报至京城,神宗停朝一日,以示哀悼,追封欧阳修为“太子太师”,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