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核心素养,未来社会的人才要求
每一轮教育改革都是由其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发的。近几十年,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进的技术与快捷的交流手段,迅猛的经济发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性挑战,使得整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养要求
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领航者Adecco集团(瑞士阿第克公司)CEO Alain Dehaze曾表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巨大冲击……我们需要向年轻人传授符合社会大环境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记住,在这个剧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并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科技创新使新的岗位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与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新科学不断出现,传统学科知识边界不断扩展,人类创造的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在增长。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
有统计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美国工业经济占国家经济总量的54%。而在随后的30多年间,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逐渐由以信息、知识和创新为支撑的服务业所取代,信息产品和基于信息的服务业在1967年到1997年的30年间,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由36%上升至56%,并在以后的十几年间产值持续超过制造业。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市场的变化,从1995年至2005年,美国失去了三百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了一千七百万个服务业的工作机会,主要集中在高新的信息服务业的高端职务上。到2008年,美国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已经达到了86%的比例,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导,且信息服务业员工的年收入平均高出制造业员工两万美元。这样的变化不仅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其他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信息化时代的经济模式与职业模式将出现高智能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二)未来人才需拥有适应发展需要的素养
信息化时代,新工作岗位的涌现必然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在Adecco集团、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HCLI)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职场中,对人才的能力有着新的要求,专业技能、适应性和合作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另外,未来人才还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适应新形势,即拥有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图1-1-1 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际教育组织和国家就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与21世纪技能相呼应的“核心素养”概念也逐渐被提及。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素养”是指基于具体情境应对复杂要求并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的、整合的概念,相比于技能,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宽泛,相比于素质,更侧重于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而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的负责人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既包括问题解决、科学探究、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非认知性素养”。
二、国际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直接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与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在教育目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非常贴近,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一)国际核心素养的研究
国际上开展核心素养研究的,主要是国际或地域性组织,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
(1)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
1997年12月,经合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图1-1-2 国际经合组织的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①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②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控制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③能自主地行动:在复杂大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人生规划与个人计划的能力;维护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的能力。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了学习结果指标体系,即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2013年2月,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研究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即从“工具性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转变为“人本性目标”,提出要使人的情感、智力、身体、心理诸方面的潜能和素质都能通过学习得以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图1-1-3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七个维度核心素养
(3)欧盟的研究
2000年欧盟在里斯本举行的高峰会议中,确定要立足于终身学习,建构一套“核心素养”作为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的教育目标。2005年,欧盟正式发布《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向各成员国推荐8项核心素养作为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与培训改革的参照框架。
八项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的能力、使用外语交流的能力、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每个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具体描述。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
图1-1-4 欧盟的八项核心素养
(4)美国的研究
2002年,美国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
图1-1-5 美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
美国21世纪技能框架将核心技能、与之配套的课程以及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彩虹图形式呈现(如上图所示)。彩虹外环呈现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交流沟通与合作)、“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会与跨文化素养、效率与责任、领导与负责)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主要描述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和专业智能,是内容知识、具体技能、专业智能与素养的融合。彩虹的内环部分呈现的是核心科目与21世纪主题,每一项学习成果的落实都要依赖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科目。核心科目包括阅读、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图中的底座部分呈现的是四个支持系统,包括标准与评价、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保证21世纪技能实施的基础。
(5)日本的研究
日本从2009年起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础研究,基于社会变化的特征和各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日本的教育政策变化动向,提出了日本人必须具备的“能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能力,即“21世纪型能力”。
图1-1-6 日本的21世纪型能力
在这些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思维能力是指每个人自主学习、自我判断、形成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商讨、比较并整合自己的想法、形成更好的见解、创造新的知识,进而发现下一个问题的能力。支撑“思维能力”的是“基础能力”,它对促进思考力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基础能力包括语言技能、数量关系技能和信息技能。这三种技能与所有的学科、领域均有联系,需要在全部的教育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最外侧是“实践能力”,它引导着“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社会和环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求对自己、社区和社会有价值的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通报社会,与他人共同协商讨论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到他人和社会重要性的能力。
(6)芬兰的研究
芬兰2004年颁布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中,把“核心素养”的概念融入其中。根据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国家对公民的要求,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①思考和学习素养;②文化理解、交往和自我表达素养;③自我照顾和日常生活管理素养;④多模态识读素养;⑤信息技术素养;⑥就业与创业素养;⑦社会参与和构建可持续未来的素养。
七大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体现的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实际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芬兰则是将核心素养与课程紧密结合,将目标和核心内容分解到不同的学科,进一步提出更具体的学科目标和核心内容。这样一来,从上位的教育目标,到中间层面的核心素养,再到具体的学科目标,各个层面之间有较好的衔接。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成为一体,有助于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和对教育目标的把握。
(7)新加坡的研究
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核心素养框架由内到外共包含三部分核心内容: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以及新21世纪技能。
图1-1-7 新加坡的“21世纪素养”框架
核心价值观处于框架图的中心,是素养框架中的核心因素,包括尊重、诚信、关爱、抗逆、负责、和谐。核心价值观的外层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负责任的决策,这些都属于社交及情绪管理技能。通过社交及情绪管理技能进而决定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新21世纪技能,包括交流、合作与信息技能;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最终,达到形成4个理想教育成果的目的,即充满自信的人、能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以及心系祖国的公民。
2.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特点
(1)核心素养的指标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纵观上述核心素养的研究,指标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发展的最新要求,突出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指标,这些指标都属于能够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
(2)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
由于各国际和地域组织、国家的出发点、服务对象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21世纪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①经合组织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取向,目标是实现个人成功的生活和社会的健全发展。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以追求终身学习为价值取向,把终身学习作为一切重点教育行动与变革的指导原则。③美国以未来社会职业需求为价值取向,意在掌握将来工作和生活中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专业智能。④新加坡以培养完善品德的人为价值取向,旨在培养有自信的人、自主学习的人、积极贡献者和热心公民,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
(3)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
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实际情况不同,落实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通过课程设计和实施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相互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具体做法都是在国家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过程中,不断对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进行细化、分解和调整,最终与微观的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由此,将上位目标层面的素养转为具体实施的内容,融入了具体的课程之中。
(二)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3年5月,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表明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式揭开了帷幕。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等做了详细阐述。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一个持续终身的发展过程,在家庭和学校中开始培养,在一生中不断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还可以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
“全面发展的人”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了核心素养的总框架,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总框架的三个方面包含的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的重要特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的十八个基本要点,是为了方便实践应用,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的阐释,其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中的难点,如针对当前遭诟病较多的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的要点,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从中观层面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因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而被置于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以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培养目标,可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环节的变革。
2.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发展属性的品质与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的期望成就。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有共同的特点,每个学科又有本学科自己的特征。由于本书的内容只针对生物学科,所以下面只介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8年1月,教育部通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公布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生命观念是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对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通过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不难发现,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融入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国际理解、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信息意识、勤于反思、乐学善学等素养。
(2)生物学核心素养要素间的关系
生物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生命观念处于中心位置。它是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1-1-8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素间的关系
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离不开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科学思维是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方式,需要习得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是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科学探究包括观察发现生物学现象、科学地提出生物学问题、设计实验、对实施方案和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等。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互为倚重,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科学思维的实证过程。
生命观念又是社会责任形成的基础,因为观念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社会责任也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结果的体现,它应是对科学探究结果进行科学思维后理性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