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研究概念及内容的界定
2.1.1 制造业与物流业
(1)制造业相关定义
制造业是工业的一部分,是现代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反映了经济总体的增长速度。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杨杰和叶小榕,2009)。
从统计年鉴上看来,制造业是指第二产业中除采矿业,电力、燃气及其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包括30个大类,169个中类,482个小类,如食品加工、纺织与服装制造、机电设备制造、化工制造、石油加工、木材与木制品、造纸及相关产品、冶金及非金属矿产品等行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打造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性和核心性内容。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书中部分制造业数据是以工业数据代替进行分析说明的,制造业作为工业中最为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其产值占了工业产值的90%以上,因此总体上能够反映出制造业变化的趋势。
(2)物流业相关定义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1915年Arch Shaw的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一书中,其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划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两部分,最早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日本人将其译为“物的流通”,1978年11月国家物资总局赴日考察团将其带回国内。
物流业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平台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是一个“复合产业”(汪鸣,2002)或“聚合型产业”(丁俊发,2003)。[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业概念的认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王之泰(2001)通过列举的方式给出了物流产业的基本架构,包括物流基础设施业(运输线路、节点及理货终端)、物流服务业、货主物流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系统业。帅斌(2005)认为物流业是指由五大不同运输基础设施,以及不同工业和不同商业(生产、销售、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产品和服务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杨春河(2005)认为物流业是指对物流资源、技术、信息等的综合管理和操控。蒋笑梅和李贵春(2010)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给物流下的定义是“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主体,由第三方物流业企业和从事各专业物流运作环节的货物运输业、仓储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邮政业等类物流业企业共同构成的多层次企业集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它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大部分,涉及将多个产业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国外文献中,通常用“Logistics Industry”或者“Logistics Sector”指代物流产业,主要出现在Armstrong & Associates及Datamonitor等商业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中,目的在于掌握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为工商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参考。国际仓储物流协会认为物流业是由供应商、物流信息查询平台、不同运输方式管理机构、物流服务承运方、仓储配送企业所组成的。本书主要将物流业视为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环节,即生产性服务业的一大组成部分。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电子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在统计方面,目前各国统计的产业分类体系中都没有“物流产业”这一分类体系,《中国物流年鉴2008》对物流产业的介绍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包装业、仓储业、邮政物流业和快递业。[2]各国物流业增加值中所统计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到了物流业增加值总量的83%以上,基本上能代表物流产业的情况。因此,本书所界定的物流业包括货物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三大部门,其中货物运输业包括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管道运输业、水上货运业、航空货运业、其他交通运输及交通运输辅助业(刘秉镰和余泳泽,2010)。
2.1.2 产业联动
在新华字典中,“联”即联结、联系、联合,“动”指变动、波动。因此,联动是指基于联结关系而发生的联合变动,即相互联系的主体之间,一个发生变动会引起另一个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联动”有两大特征:联系及互动。联系强调产业间的内在联系结构,是联动的基础(刘玥,2008);“互动”是一种对象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彼此发生改变的过程,互动强调两个方面:(1)多个主体间沟通与回应的主动积极性,需要每个对象都做出主动沟通和积极回应的行为,单方面的行为往往效能很有限;(2)以多个主体的各自既定条件作为前提,互动的进程和效果直接受到双方各自基础条件的制约(余菲菲和张阳,2008)。
产业联动具有几大方面的特性,结合所阅读的文献,本书将其做如下总结:产业联动会形成具有中间性的网络组织,企业是产业联动的主体,产业联动体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刘玥,2008)。产业联动中凸显出区域的特征(沈正平和简晓彬等,2007),区域的产业集聚是产业联动的重要载体(王红霞,2007),产业联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发展过程,是对产业联动经济效益与成本不断进行权衡的结果(陈丽平,2009)。产业联动强调产业之间的互补、合作与相互作用,强调区域内产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及协同发展,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产业联动是基于产业关联的产业协作活动(吕涛和聂锐,2007),这一提法具有中国特色,在国外研究中以“Industry Interaction、Industry Linkage、Industry Cooperation、Industry Links、Industry Inter-Dynamics”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学术文献较少,相似的表述有Fawcett等(1993)提出的logistics/manufacturing interaction,主要集中于工商企业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整合、物流战略联盟等模块。[3]Egeraat(2006)指出产业联动不仅发生在地区之间,而且在全球层面上展开。Schmitz(1999)指出区域产业联动是促进产业链升级、应对全球竞争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Shah(1994)以印度阿默达巴德的纺织机械配件制造业为案例,分析了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建立联合与合作的过程。Ricardo(2006)选取西班牙瓦拉地区的33家汽车供应商,分析了区域内的产业联动行为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Funderburg(2008)以南加州地区的20个制造业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其产业集群及产业联动的情况。
国内研究中,CNKI中的文献对产业联动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表2-1是截至2015年1月16日在CNKI期刊网上输入关键词“产业联动”“联动发展”“制造业+物流业”“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之后所得到的结果。
表2-1 国内对产业联动、联动发展研究的现状
从表2-1可以看出,对“产业联动”的研究2009年达到了研究的高峰,为94篇,对“联动发展”方面的研究也是在2009年达到了高峰,为461篇,对“制造业+物流业”方面的研究则一路处于上升的趋势,2014年达到了97篇,而对“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在2013年达到了研究的高峰,为55篇。从文章标题及内容上看,早期的文章以报道性文章居多,学术理论分析文章偏少;一般性期刊文章居多,核心期刊文章较少;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较少。近几年来研究的方法已经逐步规范、成熟,理论研究方面也开始有一些深入的探讨,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1.3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含义及特点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属于产业联动的范畴,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崔忠付(2011)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指以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业关联为基础,将制造业的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联合起来,进行产业协作的活动,共同促进双方发展。王佐(2009)认为两业联动是基于物流外包的一种协作境界,从而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同于物流外包。李虹(2009)把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看作在产业关联的基础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进行的协作活动,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合作发展。郭淑娟和董千里(2010)指出两业联动发展落到实处,就是要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开展企业间各项物流服务合作,让物流企业通过介入制造企业的管理,为其提供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物流服务,同时实现其自身机构的优化升级。苏东水(2010)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产业间素质的协调;(2)产业间联系方式的协调;(3)产业间相对地位的协调;(4)产业间供需结构的协调。赵曼(2010)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两个系统之间彼此结构的匹配和实现整体的最优、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其进一步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特点是互相服务、互相促进、工序相适应、技术水平相当以及发展阶段相当等。王宁(2011)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是制造业与物流业围绕各自核心利益,以共生发展为目标,在互惠及互补原则下所形成的产业合作互动关系。王自勤(2012)认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是指超越一般市场交易关系的产业关联与互动发展过程,双方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关系性、专用性资产投资。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指在两者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进行的协作活动,包括在仓储、配送、运输、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合作发展。两业联动的主体是企业,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关联,联动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最终使制造业与物流业能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因此,联动的本质是实现共赢。联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和运作机理、联动发展具体的模式以及效率是本书中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因此,本节亦将对机理和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
2.1.4 机理
机理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另一种是指事物变化的理由与道理,其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4]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是指制造业带动物流业发展和物流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基本原理(徐剑和韩锡琴,2009)。
2.1.5 模式
模式源于英文“Pattern”(弗·布鲁斯,1986)或者“Mode”,指可以让人们参照的样式、形式或格式。它有多重含义:(1)典型,供模仿的方法体系;(2)样式、类型;(3)对某一运作方式、发展思路的理论概括。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一个良好的指导有助于完成任务,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5]模式的合理选择可以实现要素、组织和行为上的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肖丕楚,200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为了推进本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而采取的某种产业发展范式,集中体现了对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整合。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应该具有可持续性、适应性、普遍性等特点。由于不同的经济区域所处的区位、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与规模、产业组织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程度、产业布局、区际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原材料输入地和产品输出地(消费地)、区域市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联动发展模式,作为区域经济系统子系统的区域物流系统,必然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模式框架下,根据区域的区位、产业活动、流通活动等特点,开展独特有效的物流活动(海峰,2006)。
本书重点从利益分配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两业联动”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能否成功,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供应链管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无法截然分开。因此,本书的模式强调的是利益分配的模式,即共生行为模式(袁纯清,1998)。按能量特征和分配特征不同,共生行为模式可分为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以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本书将重点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互不利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2.1.6 效率
物理学中的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结合不同的学科,这一概念引申出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上的效率是指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从管理学上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评价(Efficiency Evaluation)是指在干预措施实施后,服务量与质的变化(产出)与项目实施所投入的资源之间的比较评价,即每提供单位资源所产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量。[6]因此,本书所探讨的效率评价既包括对物流业和制造业子系统所做出的效率评价,也包括对有了物流业作为投入项的制造业子系统的效率评价以及有了制造业作为投入项的物流业子系统的效率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