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美国的崛起及其东进
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莱克星顿(Lexington)小镇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经过八年浴血奋战,1783年9月3日,英美两国代表签订《巴黎和约》(The Treaty of Paris),划定边界,英国政府终于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独立。新独立的美国由十三个州组成,东临大西洋,西至密西西比河,北到五大湖,南到北纬31°。
(一)大陆扩张
美国独立战争其实已蕴含着对领土的诉求,《巴黎和约》给予美国十三个州以外直至密西西比河的土地“是美国扩张的开始”。[9]开国元勋们普遍认为扩张对一个年轻的共和国非常重要,这种认知成为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主旨——尽可能地向西、向南扩张,拓展生存空间。《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是一位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也是一位扩张主义者。独立后不久,他便开始规划其“自由帝国”的蓝图:把联邦的版图扩大到古巴、佛罗里达、加拿大与墨西哥的一部分。他是第一个主张通过贸易把中国纳入“自由帝国”范畴的美国人。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阻止欧洲列强染指“新大陆”。[10]1785年的《土地法令》(The Land Ordinance)、1787年的《西北土地法令》(The Northwest Ordinance)则吹响了美国向西部扩张,走向太平洋、走向东亚的号角。[11]
大规模的领土扩张,使美国领土延伸到太平洋沿岸。1803年4月,利用英法竞争的形势,美国扬言联合英国以威胁法国,最终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代价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新奥尔良(New Orleans)与密西西比河(The Mississippi River)以西的整个法属路易斯安那(Louisiana)地区。获得法属路易斯安那之后的美国,领土增加一倍,顿时成为北美大国。当时西班牙所拥有的路易斯安那领地并无明确边界,美国视佛罗里达(Florida)为原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区的一部分,也试图取得它。1819年2月22日,美国与西班牙在华盛顿签订《亚当斯-奥尼斯条约》(The Adams-Onis Treaty),西班牙割让东佛罗里达,并承认西佛罗里达是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美西双方划定了新边界——从萨比纳河河口开始,沿着流向西北方向的各条河流拾级而上,至北纬42°,然后一直往西抵达太平洋。该条约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的边界首次延伸至太平洋,因此该条约被称为“横贯大陆的条约”,预示着美国的大陆领土将扩张至太平洋沿岸。
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北美注定是美国的领土,美国人应该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北美大陆上建国。到19世纪40年代,这种扩张思潮以“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口号形象地表达出来,并成为美国人的信仰。1846年6月,英国与美国签署条约,美国获得了北纬49°以南的俄勒冈地区。1845年,美国合并了德克萨斯(Texas),并由此引发了美墨战争。1848年2月,美国与墨西哥政府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约》(The 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墨西哥将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与新墨西哥(New Mexico)割让给美国,并承认德克萨斯属于美国。1867年3月,美国又与俄国签订条约,以720万美元购得了阿拉斯加(Alaska)——相当于两个德克萨斯州的土地。[12]这是美国在北美大陆上的最后一次领土扩张,为美国19世纪末的海外商业扩张揭开了序幕。美国政府购买阿拉斯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未来的太平洋贸易。这一动机受到了大西洋沿岸商人的支持,也得到了中西部农场主的赞同。19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南北战争期间,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已有长足发展,密西西比河流域不仅是美国的谷仓,而且是世界小麦的供应地,因此中西部的农场主日益需要海上贸易。美国大陆领土扩张的两种动力已合而为一,顺利购买阿拉斯加(Alaska)反映了这股强劲有力的扩张主义潮流。
美国获得了太平洋沿岸的领土,国土面积大大增加,从最初的十三个州扩大为一个东起大西洋海岸、西到太平洋海岸的大国。美国在北美大陆的扩张使得美国的国力大大增加,美国逐渐成为潜在的世界强国。而太平洋口岸的开辟也方便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与对华交往。因此,继续西进,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增加对华贸易,将中国纳入到“自由帝国”的计划,已经从设想、愿望变成了可以实施的行动。
(二)走向东亚
在领土扩张的同时,美国人也开始了从海上向东亚扩展商业的进程。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在西方很受欢迎,在美国也十分畅销,西方各国掀起一波又一波东来的浪潮,美国人自然也不甘落后。
在早期美国人的头脑中,远东即是印度和中国。因为印度已经被英国所占据,所以吸引美国人的“东方”就只有中国。[13]他们“在想象中浮现出一幅和中国通商发财致富的美景”。[14]早在“中国皇后”号来华之前,就有两个美国人——约翰·雷雅德和约翰·戈尔参加了英国人组织的远航,到达过中国,并将他们在中国发现的商机介绍回刚刚独立的美国。他们在英国人的船上分别担任海军上尉和伍长,“关于戈尔,此外就别无所知了,但是雷雅德对他本国的服务后来却被认为如此重要,竟承蒙《华盛顿传》的作者雅里德·斯巴克司予以注意”。根据记载,1772年雷雅德曾进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学习,但不久便退学去航海,在英国舰队中工作。1782年,他从舰队离职,返回故乡康乃狄克作短期逗留后便投身传教工作——向美国商人传教,劝说美国商人从事对亚洲的贸易。当时在美洲西北海岸以六便士买进的皮张在广州可以卖到一百元,因此他认为对亚洲的贸易有着广阔的前景。雷雅德向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的商人们极力陈说这种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15]
1783年12月,美国人还有过一次半途而废的对华贸易。当时,波士顿商人西尔斯曾派出一艘“智慧女神”(Pallas)号商船满载人参前往中国,准备换取中国商品。途经好望角时,这一信息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得知,于是东印度公司将该船上的人参全部收购。1784年,美国人派出“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该船来华后受到了中国商人的友好对待,美国人在这次航行中也获利丰厚。这次航行获得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山茂召曾写信给国务卿约翰·杰伊(John Jay),建议美国委派领事和副领事到广州,他认为这将有利于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外交存在。1786年1月27日,山茂召被任命为美国驻华的第一位领事。
继“中国皇后”号来华之后,1787年又有“哥伦比亚·雷迪维瓦”(Columbia Rediviva)号的环球航行。该船从波士顿出发,绕过合恩角,“向西”探索通向中国的航路。该船在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岛附近过冬,并在那里同土著印第安人交易水獭皮等货物,然后向西南航行到达中国。在用毛皮换得中国茶叶后,该船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波士顿,从而实现了美国人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也完成了美国人从东西两个方向抵达中国的探索。此外,美国人的环球航行还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的海上商路:绕过合恩角,穿越太平洋的中部,途经夏威夷和东南亚诸岛,在那里购得中国人喜欢的檀香木和香料,在中国交易后,再西行,经西亚、欧洲,一路贸易,最后返回波士顿。与东方的贸易造就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新生的共和国国库也积累了“第一桶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