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与地缘:以家、房、族、保为单元的宗族社会治理:以粤北福岭村陈氏宗族为个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地理环境以及村落的来源

本书研究的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205国道南北贯穿,扼闽、粤公路交通之咽喉。以蕉岭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蕉城为起点,往北可通福建省武平、上杭、龙岩,往西经平远可通江西省寻乌、赣州,往南可通广州、深圳、汕头。蕉城至梅州市46公里,至广州市480公里,至深圳市450公里,至汕头市238公里。

(一)三省交界,动乱渊薮

蕉岭旧时称为镇平,属于嘉应州程乡管辖,闽赣交界,崇山峻岭,地形复杂。秦汉为揭阳境内,属于南海郡。两晋时期,设东官郡和义安郡。南朝齐义安郡管六县,分别为绥定、海宁、海阳、义招、潮阳、程乡。程乡最早来源于此。隋平陈置潮州,程乡统于潮州。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改程乡为敬州,宋时改为梅州。1073年,废梅州又以程乡县隶于潮州。元丰五年(1082年),程乡县复置梅州,属广东南路。宣和二年(1120年),复名为义安郡。绍兴六年(1136年),废州为程乡县。元朝又从梅州改为敬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为程乡县,属潮州府。崇祯六年(1633年)析程乡之龟浆二图、松源二图、平远之石窟一图、石窟二图置镇平县。根据《嘉应州志》所记载:

镇平地,旧隶程乡平远。明末,渠魁据为渊薮。崇祯六年,总督熊文灿等题设县于鞭长不及之地。割程乡之龟浆第一图,松源第二图,平远之石窟第一图、第二图,共立四图为镇平县。立县疏略看得,潮州之石窟地方,盗薮也。界在闽赣交,地连嶂峒之险,聚三省逋逃,匿藏为患。山农盗伙,旋征征叛,善后未得策也。提封绵邈,顾此失彼,遥制之为难也。兹虽荡平,惩前毖后,策无善于城石窟者。先议欲迁平远,治于石窟。盖据石窟士民之请,乃旧城士民,则以安土难移。又虑官去生变,且两地距离二百余里,遥治为难。盖因实此而远虑彼,恐后之视平远,亦犹今之视石窟也。臣等相度县基,监察形势。若为石窟地方策万全,又为新旧人民求两利,至可两县分治,不可两县兼摄。建县在石窟,则平远之盗弥。割松源蓝坊诸处属之,则程乡之盗亦弥。一举两得,则添县似可不再计者。其分粮、设官、兵防、饷项、学校、城工,以及未尽事事宜,全梳部议。[1]

从镇平县的来源可以看出,镇平处于三省交界处,崇山峻岭围绕,距离县城较远,生存环境相对恶劣,长期以来是盗匪流民聚居之地,动乱较多。然而正是这种动乱的大环境,影响着该地人口的变迁。该地大体经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荒野时期。在北宋之前,此地多为荒野之地,主要以当地土著人为主。根据《石窟一征》记载“今邑中旧族,南宋来着亦复寥寥,且自蓝奎后亦无人物。当时北宋前甫启狉獉,而南宋后叠遭兵燹,土著逃亡,仅存一二。而遗黎凋敝,转徙他乡”[2],南宋之后,战乱导致当地遗民所剩不多。第二个时期是聚居时期。元末明初,镇平始有一些姓氏迁入此地。明初期到明中后期,虽然赣南一带发生18起战乱,但仅波及镇平边缘地区,此时镇平相对安定,并且随着明太祖减赋、屯田政策的推行,有效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当地经济得到发展。这时很多流民以家庭为单位到此地开基,少到一两口多至五六口,从福建带着耕牛农具,从大埔溯江而上乘坐小船,迁居于此。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家庭人丁不断繁衍,家庭规模不断扩大演变为家族或宗族。

(二)山多田少,旱涝频发

相比于外部动乱,当地的农业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影响更大。如上文所说,镇平三山交汇,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石窟河由北向南纵贯,低山、高丘多,平原面积较少(山地、丘陵、坡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河谷、平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从下图可以看出笔者所研究的塘福岭(图中标记为塘屋岭)位于石窟河沿岸的河谷地带。而当地的石窟河,虽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但是受制于地势影响,上游集水面积大,每逢暴雨,山洪暴发,兴福、三圳、新铺等低洼地区常受洪涝灾害。

图2—1 福岭村地形图

关于镇平水灾,当地的县志以及族谱均有记载。寨背黄氏族谱记载,黄氏开基祖黄庭政坟原在黄田寨背石结桥边田中,旧碑记载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重修,“水沙壅塞,屡修莫御”,“乾隆三十四年(1765年),买田扩阔,升高原碑,垒土四尺有余”,“水沙浸壅,无计可施”,1767年把坟迁至文福村。

从《蕉岭县志》(1992年版)可以看到洪灾记录:明崇祯十年(1637)六月,暴雨,大水冲城,伤庄稼,城墙塌50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水灾,城墙塌100多米。光绪十五年(1889),俗称“己丑大水”,新铺水位高8.4米,水过屋顶。两岸决堤几十处,3.8万亩田受浸。

所以相比于其他客家聚居地区,当地的生态系统并不十分稳定,生存环境相对恶劣,农民的生存压力较大。而本书研究的陈氏宗族,相比于当地其他宗族开基较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

镇平在元末明初已经有徐姓等族前来开基,根据徐氏族谱记载,公元1355年徐探玄来到石窟河东安寨背村。先来镇平的初民们沿着石窟河形成的宽广平原地带聚居。石窟河纵贯全县,由于河道弯曲,在樟坑岽山脉,天马岌山脉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平川,其比较宽阔的可耕地间隔分布在东西两岸,自长潭起而南分别为:罗经垣、陂角、黄田、谷场(东岸)、上村、神岗至黄沙坝(西岸)、招福(三圳河东)、尖长、同福(柚树河两岸)矮车和象岭、南山(石扇河两岸)等宽广的河谷平原。

林八郎于元初从福建宁化到长潭口罗经垣三面临水的地带开基,发展成上合、下合等林姓自然村。

赖贵贤于元代(约1325年间)自福建武平象洞迁来石窟河东岸陂角开基。

黄庭政于元初从浙江慈溪迁至黄田寨背开基,其四世孙文宝、文焕裔孙发展至下黄、上黄、南门背、江子下等村。

徐云崖于1355年从博罗到黄田寨背开基,传五代后分别迁黄田头、堑垣、岭子下、谷场等地建祖堂形成徐姓自然村。

张腾玉于元初从福建宁化迁来河西岸的神岗开基,繁衍成张姓为主的神岗村。

徐仁弘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从大埔大麻浒梓里迁来河西岸黄沙坝开基。

戴玉麟于元初(1280年后)从福建漳浦云游至河东岸的三圳东面靠山地带黄泥忽开基。

曾裕振两个儿子天秩、天祯兄弟,于兵乱时从福建宁化来广东,天祯在石窟河西岸即石窟河与柚树河交汇处——蓼陂(今同福)开基。

邓子才于元末(1340年前后)由松口溯石窟河而上至蓼陂南(今矮车),开基繁衍成矮车邓姓自然村。

林隐叟于明初(1390年间)从大埔大麻浒梓里溯江而上至石窟河与石扇河汇合处——南山开基,繁衍成下南、上南林氏单姓村。[3]

而本书调研的陈氏宗族,其开基祖陈賙公约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于塘福岭[4]开基,比初期的宗族晚了将近一百年。当时,较早迁入的宗族占领了耕种条件较好,灌溉便利的宽广谷地,而开基较晚的陈氏宗族只能到相对狭窄、相对干旱的塘福岭开基。

有两首民谣生动地反映了塘福岭与其他地方的地理差异:

有女就爱嫁矮车,十只戽桶八辆车。

日里水车翻翻转,夜里戽桶打水花

有女莫嫁塘福岭,一人车(提)水两人邦。

阿婆来寻孙女嬲,一家都在井架坪。

干旱的地理条件导致塘福岭土地资源利用有限。塘福岭全村仅有780亩耕地,其中旱地占了38.46%,却聚居着将近5000人,人均耕地大约0.2亩。当地以种植水稻为主,搭配部分小麦。1949年之前一亩田一年两季大约产400斤粮食,按照当时人对粮食的需求,一人一天大概吃一斤半到两斤的粮食,一亩田可以供养一个半人,也就是说一旦家庭拥有的土地少于一亩、人口超过两个,那么就存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显然,在当地仅仅依靠农业是无法维持大规模的人口生产;同时塘福岭位于石窟河沿岸,地势较低的地区又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农业生产环境极不稳定。

(三)村庄的来源及演变

笔者研究的塘福岭,据说在陈氏宗族正式定居之前便聚居着三十多个小姓,他们以祖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其中,唐姓、卜姓、练姓为村落中的大姓,所以最初村名为“唐卜练”。当陈賙公来到此地正式开基后,其他姓氏逐渐人户绝迹,最初归属各个小姓的地方被陈姓人占领,最终成为一个陈姓主姓村庄。

1633年镇平建县,全县分为十二乡,乡下统“社”。兴福乡统社八,白马乡统社八,招福乡统社七,丰田乡统社四,广福乡统社七,徐溪乡统社十七,石礤乡统社二,蓝坊乡统社三,蓼陂乡统社十四,金沙乡统社十一,塘福岭即为金沙乡的一个社。

1949年后,当地沿用之前的区、乡、镇制,福岭村变为福岭乡。1958年,乡镇改为人民公社,全县9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下设生产队、小队,福岭村所在的公社为新铺公社。1983年,恢复区、乡、镇建置。1987年撤区改为乡镇制。从镇平建县以来,福岭村沿革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1 塘福岭建制变化情况

至今福岭全村2966人,293户,下辖20个村民小组(原先有34个村民小组,60年代将14个村民小组划到隔壁矮岭村)。在现有的20个村民小组中,长房的子孙分布于一组到十五组,十六组到二十组为二房。其中,曾姓人有近200人,严姓几十人,分布于一组、四组和十组,其他姓氏占到全村人口的10%。

表2—2 塘福岭内聚落与血缘分布情况

总之,塘福岭是个宗族村庄,它内部主要以一个个血缘与地缘结合的单位构成,它们是社会成员进行生产生活、祭祀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单元。村庄呈现出“大聚居、小散居”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