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与地缘:以家、房、族、保为单元的宗族社会治理:以粤北福岭村陈氏宗族为个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陈氏宗族由来及其演变

(一)陈姓渊源

与所有的陈姓一样,陈氏宗族可以追溯到虞舜。陈姓本为虞舜之后代,陈氏始祖虞满公(谥号胡公)乃大舜后裔,其父姓虞名遂,仕周武王,官拜陶正。当时周武王攻克殷商,大封帝王之后,虞满公以舜之后裔受封于陈(今河南),得陈姓。后有陈敬仲、陈文子,春秋有陈元,战国有陈臻,都是孔子孟子举之贤良。在秦二世的时候,陈涉揭竿而起,汉朝陈平为丞相,受封户牗侯。四十三世陈实公,徙居颍水称颍川,故陈氏所有的堂号为颍川堂[5]。晋朝的陈郡任吏部尚书,其后南朝的陈霸先开拓事业,初任梁朝宰相,后招兵买马平定内乱,位列朝臣百官之首,后梁敬帝禅让而登皇帝位。隋唐时期,陈后主失国,陈姓为避难四处远走。唐宋之后,陈姓子孙多为贤达,在朝拜官。整体而言,作为大姓,陈姓支派繁多,就福岭陈姓直系所属枝派而言,分别是陈国派、阳武户牗派、西安阳山派、颍川派、长城派、南朝派、西川东门派、宁化石壁派以及金沙福岭派。而笔者所研究的陈氏宗族属于金沙福岭一派。

表2—3 陈姓先祖迁徙路线

陈姓人丁多,支派繁,在入闽以前,先祖迁徙路线基本是:河南——江苏——浙江——江西。

(二)拜官入闽,入粤奠基

在八十一世前,江西的陈姓子孙繁衍迅速。到八十一世时,陈肇基公到汀州宁化县做官,见宁化石壁村幽邃环秀,民风淳朴,便居于石壁。到九十一世,陈明公生九子,由于石壁地窄人稠,九个兄弟纷纷外迁。广东省蕉岭县,旧时称嘉应州程乡。宋末文天祥抗元败北,该地遭元军洗劫,荒无人烟,念九兄弟从宁化石壁迁来,路过程乡,见此地山环水绕,土地平坦,以梅州为中心向外扩散定居。根据颍川郡陈氏族谱记载:“‘念’字一派隶萼互荣,念一郎子孙,原住宁化石壁村后迁梅县松口下寨及镇平金安寨等处有之。其念二郎子孙迁往惠州府和平县等处。其念三郎子孙迁往兴宁县等处。其念五郎子孙迁往嘉应南福村以及大埔。其念六郎迁往江西信丰县。其念七郎子孙迁往上杭来苏里。其念八郎迁往武平。念九郎子孙迁往信丰会稽及镇平塘福岭等地……”[6]整体而言从陈明公开始,其子孙从福建转迁入粤,所以陈明公被奉为福岭陈姓的一世祖[7]。福岭陈氏是二世祖念九郎传下,第三世俊拔公,第四世伯三公,均为单丁,到第五世的时候,生有三子,其中仲深和仲渊迁到广西,留下仲海一支,仲海有两子,分为两房在塘福岭居住。本书研究的福岭陈氏主要是克义一房传下,直到八世祖陈賙公二十七郎娶祖婆(原配程氏幼殁)黄氏满娘生三男二女乃安定下来。

图2—2 陈氏宗族上代的世系结构图

整个陈氏发展可以用以下顺口歌展现:

陈氏源流历史长,黄帝虞舜传下来,胡公虞满扶周室,功封河南得姓陈。经时六百四五载,相传二十四贤君,最后二十五湣公越,国被楚主惠王吞。秦朝统治无人道,陈涉起义大泽乡,开封陈平善谋略,辅佐汉祖是元勋。刘邦得胜项羽败,汉赐封陈户牗侯。四十三世陈实公,徙居颍水称颍川。生纪政洽谌光信,尤其纪谌德行齐,父子三人名望高,时称当地好“三君”。太丘品道人尊重,万人吊丧史流芳。四十九世陈达公,浙江任官称贤臣。寻山涉水定家业,又称长城一脉延。六十世孙立武功,霸先梁禅建陈朝。三代五君三三载,隋主杨坚军攻城,叔宝无能江山失,子深避难走他乡。西川东门隐名姓,经唐历宋裔名彰。庐山风景扬天下,承创祖训代代传。宁化石壁地方好,举家徙居那地方,善政风流民情好,闽西汀州为故乡。中兴先祖九十世,传下好孙九双郎,迁来粤东程乡邑,各地开基称念郎。明从为始念九二,三俊拔而四伯先,五世仲海生双子,克仁克义系同胞。父母虽同志有异,分道扬镳各显长,克仁奔向同福片,克义辗转油坑乡。六世克义生一子,七世贵仁好坚强,独苗长出三粒子,长为财公早夭亡,三子贻公有见识,为了后代迁他乡,广西梧州陆川县,山川秀丽好地方。繁衍子孙烟火旺,文武双全远近扬;二子陈賙是明师,眼光看准塘福岭。种苗落在双方第,地灵人杰好园庄,八世开基生三子,瑀璞玮公三大房。十世计有五个积,十一世辈二十丁,丁旺财兴两有就,成为蕉阳望族庄。賙公裔孙至四方,睦邻友好世颂扬,宗功祖德可前鉴,世代相传切莫忘。祖根历史源流远,同宗各系原共家,世人切莫斤计较,读罢顺歌心安然。[8]

(三)福地卜居,开基创业

如上文所言,自陈明公入粤开基后,生有九子。福岭陈姓是念九郎一脉,念九郎一脉人丁单薄,四世祖伯三公最先到塘福岭定居,“我陈氏其姓先盖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乡人也。程乡古梅州原隶潮州府属邑。宋末遭元兵大洗,而此地旷,伯三公三代祖自石壁卜迁,见塘福岭水抱山环,田饶地广,遂世其家焉……”[9]但伯三公人势单薄,并没有能力开基。伯三公生下三子,随着塘福岭人地矛盾加大,二子和三子都迁出。到六世的时候,留在塘福岭的子孙分两房,长房传下福岭松树下一脉,二房传下福岭陈賙公一脉。据松树下子孙所言,两房本来一家,但是后来因祭祀失钱而产生冲突,两房分家各自开基。一房在塘福岭松树下开基,另一房(陈賙公一房)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如下记载)。

福建漳州陈氏族谱言黄帝至舜帝八代,舜至胡公满六十一代,无详细记述,有所怀疑。而舜至胡公满虽无谱史,祭祀相承,可去疑义。惟福岭陈氏族谱初缺详续,后子孙冲突,祭祖失祀主钱袋,照灯心水碗,有人背影吹,灯心游克仁长房,指松树下人偷钱,相吵打架,拆散蒸尝。先祖代山场上界牛神坑,下界灯盏窝,改造祖堂时,借岭下文魁公钱抵押,山场经积礼孙汝文公赎回,改谱后引起是非。借看八户宗祠族谱,与山场契约不肯交还,不许祭祖,不许山场割草。火烧园篱,掷石破坏屋瓦,欺负弱房,相处不安。外洋不少开明叔侄伙议,统谱归宗统和,多人赞成而费苦心,做成谱祀,使内外和合,不再惹是生非。[10]

可以看出,在陈賙公上代的家庭中,因为祭祀钱财的丢失引发两房矛盾,从而拆散蒸尝,克仁和克义分族而立。自此,以陈賙公为中心的宗族与松树下的陈氏宗族,各自开基,各自发展。

明正德二年(1507),二十五岁的陈賙公在塘福岭正式开基。关于陈賙公开基有两个传说。一则是避难说。据传作为明师(地理先生)的賙公选出了会出帝王的风水宝地,当朝皇帝得知后下令斩杀全家。为了避难,賙公挑着祖上遗骨和一只公鸡远走他乡。待到走到福岭之地,公鸡鸣叫,賙公一看此地山环水绕、风水极旺,便定居于此。二则是三迁之说。据传賙公三迁才选择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其先后在油坑、白渡等地开基,虽然这些地方地广人稀,但是位置偏僻,离圩镇较远。当陈賙公再回到塘福岭时,看到地势平坦,与圩镇仅一河之隔,地处交通要道,便于子孙发展和谋生,遂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自此,陈氏宗族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聚居团体。整体而言,陈氏宗族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用“三子定基”来概括。陈氏宗族的开基祖陈賙公作为一个后来者,以风水为业,购地建屋,育有三子,在塘福岭安定下来。

第二个阶段则是“分家分房”。陈氏宗族经过三代的繁衍,到第四代的时候已经有二十个男丁,并且呈现不均衡之势。其中长房人丁最多,迫于生存压力长房积贵公最先从祖屋迁出,在上阳单独开基。到第四代的时候(即十一世时),各家都有些财产,便开始大规模分家。如图2—3所示,文峰公、文猷公、文侃公合建祖堂,在梅子树厦开基。文礼公则迁到石鼓潭开基,文翰公则留在上阳祖堂。而长房其他子孙迫于生存压力外迁。相比于长房,二房子孙文魁、文明、文章三兄弟合力,由文魁、文明出钱,文章组织,共同修建了九世璞公的祖堂,使得二房在当地稳定下来。三房则由于人丁稀少,留在祖屋双方第。

第三阶段则是“发展中兴期”。如果说十一世奠定了福岭陈族的基本格局,那么十三世到十五世是陈氏宗族的中兴期。这时候福岭人丁呈几何式的增加,已超过200丁,光十五这一世就有男丁183个,人地矛盾逐渐增大,不管是对外竞争还是对内竞争都开始加剧。为了避免内部竞争,福岭陈氏鼓励子孙向外发展,累积财富,主要呈现两种扩展路线:一是在新铺圩发展;一种是到他乡甚至南洋发展。

第四阶段则是“分化期”。十六到十九世是陈氏宗族的延续期和裂变期。随着子孙的增多,大房不断地裂变为更小的房支,有的房支实力雄厚建祖堂,有的则因财富、地势等各种条件所限,建屋建楼。这一阶段,分家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各个小房支各自发展,虽有强弱差异,但小家的发展带来大家族甚至整个房支的繁荣,其他姓氏迫于竞争压力纷纷搬迁,塘福岭最终被陈氏宗族占领。

(四)傍河为生,圩镇食利

正如上文所言,陈氏宗族开基之时,当地已经聚居了众多小姓,陈氏宗族可占有的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旱涝灾害的威胁,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极为困难。根据记载“新铺石窟老圩断溪坝,旧河榕树至石鼓潭大河坯,老甲子洪水毁坏地形,宋杨郑邹罗江老姓乱世失传,陈林曾邓后起兴盛”[11]。作为后来者的陈氏宗族也面临着这一生存难题,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生存以及繁衍子孙?与周边以农耕为主的宗族相比,陈氏宗族能够后来居上的重要机制就是傍河发展,圩镇食利,以工补农[12]

如图2—3所示,塘福岭位于交通要道,距新铺圩镇只有一河之隔,三面环山,东有璋坑崬——洋稠璋——油坑笔等璋坑崬山脉,河西面有站头岌、天马岌——龙岗岌——狮山璋——蕉岭璋等天马岌山脉,山脉因溪流穿过,形成隘口,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而此交通要道,上通平远、武平,下达潮汕,过去为粤米赣盐的主要中转站,航运相当发达。便利的航运带来了新铺圩镇的繁荣。远在明朝,今新铺圩南边湖丘墩河边有简陋房屋囤积起落货物,但是地势低洼,常常受灾。等到明万历年间,长潭河道开通之后,货运增加,有人便于马鞍山麓建店铺储存盐米,逐渐形成圩镇。相比于老铺而言,称为新铺。《镇平县志》有以下记载:

明李橒监政全书潮商由广济桥散入三河转达闽之汀州为东界,水商运惠潮之监贸于广州听商转售。邑埠设于城内距离潮州五百里,设子埠二,一在新铺,一在罗岗而城东西南三门各有民人设店销卖遞年额引七千六百六十六道七分三釐配监一百八十万二百六十九斤十四两四钱八分额征饷银四千五百八十一两一钱七分四釐内,除由县径解运库抵捕虚粮银四钱四分二釐外,运同实征饷银四千五百八十两七钱三分三釐又平头银一百七十两八钱四分八釐……其埠梅斤抵卖银七釐向例就潮州配运由小河转入县属之金沙又西北折东至胡壩计水路五百里复用丁夫运赴县城总埠,收售大约限三十日,其平远县及惠州之长宁县监俱由金沙折西入壩头河泝流四十里出镇平境江西之都兴国会昌宁都瑞金福建之武平各县之监亦由金沙折泝流出长潭口至下壩总计金沙至平远毗连之大峰头,水程不过六七十里而山河迅激木栅排距挽运艰澁动须经旬榜人奸偷侵蚀,控案累累,因设隘口于金沙新铺埠,商自募巡丁,陆截舟搜,意在清弊而因缘为奸无日无之,是在地方官之善为釐剔,俾商民均享其福耳[13]

图2—3 塘福岭地形示意图

新铺的繁荣带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梅州有“一松口、二新铺、三畲坑”的说法,还有“松口不认州、新铺不认县”的说法,这里的“州”指的是嘉应州,“县”指的是镇平县城。

而陈氏宗族的栖息地塘福岭与新铺圩仅一河之隔。据说陈賙公在到塘福岭开基之前,先在油坑等地广人稀之处生活,但是那里太“山”(当地语,与“偏僻”同意),“离圩镇太远”,不便于子孙发展,于是便迁到距离圩镇较近的塘福岭发展。在新铺圩兴建起初,陈氏子孙最先到圩镇发展,新铺逐渐成为陈氏人的食利场。关于这一点既有数据证实,也有口口相传的故事。据说当时陈賙公在塘福岭双方第开基之后,人丁逐渐蕃盛,但是当地农业资源紧张,陈賙公告诫子孙“河对岸的圩镇便是陈氏子孙的食场”;而根据1995年的统计,新铺圩陈氏人7500多人,林姓5700多人,曾姓5000人,邓姓4000人。[14]

圩镇的繁荣对陈氏宗族的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陈氏宗族发展初期(第三代到第四代的时候),便呈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与手工商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整体上,陈氏宗族的职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既有资本充足的盐商、米商,也有开店铺做些小生意,还有从事搬运、屠宰、饮食等行业的小商小贩。据当地人介绍,陈氏宗族中基本有70%的人没有私有土地,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他们维持生活的来源不依靠土地。陈氏宗族作为后来者,通过在新铺圩做生意,将当地尖锐的人地矛盾转移到新铺圩,从而成为当地望族。

(五)人多田少,流动突出

陈氏宗族聚居的塘福岭人均耕地只有0.2亩左右,人地矛盾突出,社会流动性较强。在陈氏宗族早期(第三代以及第四代的时候),积珠公的三个儿子以及积玉公的四个儿子就迁徙外乡。除了迁徙外乡之外,还有大量的人口下南洋。福岭毗邻的石窟河汇汀江、梅江流入韩江。在旧时,汀江——韩江、梅江——韩江这一条水运成为客家人走向世界的通途。福岭陈氏人借此通道到台湾、南洋等地谋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人地矛盾,降低了福岭陈姓人的内部竞争。根据《石窟一征》记载:“邑中,贫民往台湾,为人做场工,往往至三四十年始归。归至家,尚以青布裹头,望而知台湾客也。往台湾者,例由本籍县官给照,至泉州、厦门海防同知验放,方准渡海”。[15]场工就是以前的耕佃者,福岭陈氏由于人丁过剩,在十五世也就是第六代的时候就开始借着海运交通赴台湾、印尼等地耕佃。他们大多数身无财产、“围着裤头带出门”,而将妻儿留在家里,定期通过水客[16]捎钱寄信,形成陈氏宗族独特的家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