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种出”绿色蔬菜
首批参与有偿垃圾分类服务的小区居民现场见证垃圾“变身”成果
本报讯 咱家的剩饭剩菜都变成啥“宝贝”?昨日,全市首批享受到“花钱买分类垃圾服务”的振华集团职工小区的居民们,亲眼直击了餐厨垃圾如何“变身”有机肥,并孕育出蔬菜。而这也意味着,一条“从餐桌到餐桌”的垃圾回收循环产业链初具雏形。
据了解,自6月份贵阳收废网在振华集团职工小区首次试行有偿垃圾分类以来,运行顺利,居民垃圾分类的合格率达到九成。昨日上午,记者跟随8户小区住户代表参观了被分类后的垃圾处理全过程。
在乌当郊区的一个工厂内,餐厨垃圾与酒糟粉、锯末、米糠、发酵菌剂等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粉碎,经过三至五天的发酵、翻堆,形成无臭无味的有机肥。
“经过送检,发酵后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蛔虫卵和有害微生物均被杀灭,氮、磷、钾含量大于5%,有机质含量达到50%以上。”据贵阳收废网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目前回收1吨餐厨垃圾,大约可生产有机肥1至1.2吨,生产成本400多元,市场售价为700元左右。
那么,这些有机肥的使用效果如何呢?在乌当区下坝乡喇平村,居民们踏进了有着28.7亩地的老翁蔬菜园,这里栽种的水稻、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已经连续一年多试用餐厨垃圾有机肥。58岁的本地村民霍秀富告诉记者:“我种了半辈子地,使用餐厨垃圾有机肥的土地不容易板结,而且只要用了底肥,基本不用追肥,种出来的蔬菜口感也比以前好,而且价格也比市场其它化肥有优势。”
“你看这个辣椒好大一串……真没想到家里的剩菜剩饭也能废物利用!”振华社区居民陈开芬和邻居们兴奋地走进菜地。贵阳收废网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居民愿意,每个月卖垃圾的积分也可以兑换成蔬菜。
从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用有机肥种出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再换回餐厨垃圾,一条“从餐桌到餐桌”的垃圾回收循环产业链正初步形成。据了解,垃圾分类实现产业化,一直是许多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回收中“拖后腿”的环节之一,目前,贵阳收废网探索的这一“有偿垃圾分类模式”已引起我市有关部门密切关注。
贵阳日报(2012.7.25)
第28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李娟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贵州都市报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记者,既是职业,也是一种事业。
资深媒体人吴晨光(移动客户端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搜狐网前总编辑)曾经说过,理解和判断新闻选题的价值,是做记者的境界,包括选题的卖点、重要性、角度、价值观等,正所谓“小记者写事,大记者写势。”
“垃圾分类”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催生了很多产业。很多城市垃圾分类项目上马了一大堆,但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目标、循环利用的并不多。因此,民间环保人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一堆光环耀眼却“虎头蛇尾”的大项目中显得尤为珍贵。
这篇作品从一个很小的切口入手,把剩饭剩菜变身有机肥,种出绿色蔬菜,把垃圾分类这个宏观的产业,形象地展现为初具雏形的“从餐桌到餐桌”的垃圾回收循环产业链。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正式将贵阳列入全国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2019年7月,贵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贵阳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实施细则》……此时,距离记者采写这条新闻稿件已时隔7年,距离这位采访对象在贵阳启动垃圾回收探索亦有14年。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我省垃圾回收领域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而记者,正是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在激动之余,记者也必须要保持客观冷静。因为从受访者的心理来说,都希望能增加新闻曝光率和关注度,越是这种时候记者越要把好关。面对这样一个所有人都在期待和观望的主题,我们的新闻报道可能会给政府部门的决策带去参考或影响——这就更需要客观求实、专业严谨。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垃圾回收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成果,记者都非常慎重,写稿前均要联系行内专家学者多方求证。这个采访过程,对记者是一种考验和历练,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