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一、医学模式概念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信息量骤增,信息的发展使人类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在不断挑战人们的心理与社会压力承受力。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使得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疾病却不断上升,使得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加剧也是医学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心理衰老是生理衰老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而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下无法考虑到心理衰老的问题。正是在这诸多背景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生物医学模式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是由美国Rochester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G.L.Engel)于1977年正式提出的。是年,恩格尔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该文章批评了当时盛行的生物医学模式,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只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它以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为主要哲学基础,采用单因单果的思维模式,把健康和疾病看作纯生物学过程,割裂了人的生物学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在实践中存在明显的非人化倾向,已经不能适应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转变对现代医学提出的要求。恩格尔认为:“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患者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以整体论和系统论为哲学基础,以多因多果的思维方式为核心,要求在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体现人的整体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人的生物、意识和社会这三重属性,契合了WHO在1948年给出的健康的社会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状态。”该模式强调医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还有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尊严;医生考察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生理状况,还有他们的心理因素;政府部门不仅仅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而且要重视社会环境的优化。它主张在一个综合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更高层次上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把人们的医学观念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会有新的医学模式出现,已有学者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环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但是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并不会抹去传统医学模式为医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它们都是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适应着社会、科技的变化要求而出现,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医学发展服务。
同时,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医疗卫生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传统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依然严重威胁民众的健康。此外,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日益严峻。
疾病模式的转变要求卫生服务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更加关注预防以及预防与医疗的密切配合;要求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强化个人的责任;要求促进各部门的合作关系,鼓励社会参与,使健康成为各项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共同创造健康社会环境和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