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蓋取諸《大過》。
「古之葬者」,「古」,古代;「葬」就是藏,指收藏屍體。因為《繫辭傳》的作者不能確定是在甚麼時代,於是就用「古」字泛稱。
遠古的時候,埋葬親人是「厚衣之以薪」。「衣」字在這裡要讀去聲「意」。凡是名詞作動詞用,讀去聲,是穿著的意思。「薪」指樹葉或者曬乾了的木條,今天是柴炭之類。「厚衣之以薪」,說只在屍體上面鋪上些木條、樹葉遮蔽著死者,就算是埋葬了。
「葬之中野」,「中野」即野中,「野」就是原野,收藏屍體於原野,就是不在人居住的地方。這個「野」字,依照古代的概念:自己所住的地方稱為「城」,城以外的地方稱為「郭」,郭以外的地方稱為「郊」,郊以外的地方稱為「牧」,牧以外的地方就稱為「野」。「野」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這句是說葬在罕有人跡的原野中。
「不封不樹」,「封」是把泥土高高堆起,意思就是堆起泥牆,或堆起泥土作堤壩,都是「封」,引申為在平地上把泥土高高堆起成為墳墓。「不封」就是並沒有在平地上將泥土堆高作為墳墓埋葬死者。明白了「封」就是在平地上把泥土堆高,就明白古人為了要分清國界,就在邊界的地方堆高一些泥土,由這些泥土來分界。當然有山就簡單了,以分水嶺定國界,有河也方便,以河中央為國界。因此「封建」的「封」,意思就是劃分疆界。用泥土確定和標誌國家空間的範圍,就叫「封」土。「建」是建立國君,「封土建君」的簡稱就是「封建」一詞。這裡是「不封」,就是在大地上沒堆高泥土作為標誌,而這個標誌就是後世人所稱的墳墓。「不樹」,古人埋葬了死者,為了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先埋葬的地方,於是便要做些標誌來確定,最常用的標誌是栽種松樹和柏樹。因此,在古代每當見到松柏成林,就知道裡面多數是墳場的所在地。「不樹」就是說最初尚沒用樹木標誌親人的埋葬地。「不封不樹」是指尚沒有一定的喪葬制度,不著重埋葬親人。
「喪期無數」,這裡的「喪」字讀平聲,作名詞用。「喪」就是為死者去世而悲傷哀悼,凡人過世了,就稱為「喪」;辦理死人的事,就是「喪事」。哀悼死者和紀念死者的時間,就是「喪期」。「無數」在這裡絕不是大量、無限的意思,而是沒有限定日、月、或者年的時間,全憑人的心意,哀悼夠了,喪期也完了。因此,喪期的日子是沒有法定或不成文法規規定的時間的。
「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後世的聖人有可能在某天到原野打獵時,看到不久前埋葬親人屍體的地方,樹葉和柴枝都被禽獸扒開了,並且見到狐狸正嚼食著屍體的殘骸。看到這情景,聖人內心悲痛,於是萌生了要將死者埋葬在地下的想法。孟子這樣推想是有道理的。嗣後喪葬的制度取代了以前野蠻的風俗。這說明了採用土葬,人類文化有了很大的進步。
「蓋取諸《大過》」,大概是從《大過卦》得到靈感、啟示而創作了這種殮葬的制度吧。
從《大過卦》的卦象察圖見義的話,《大過卦》卦形類似棺木的形狀,中間的四個剛爻象徵著棺木的四塊木板,甚至兩塊木板已經象徵了棺木。因為怕保護不夠,再在棺木外加上另一重棺木來保護。而直接安放屍體、在最裡面的稱為「棺」,保護著棺木、在外面更大的棺木就叫做「椁」。「椁」字今天的寫法是「槨」,「椁」是古寫。《大過卦》最上和最下的兩爻是古代棺木前後的一些配件,今天的棺木是沒有的。於是從這個卦可以體會到棺木的形狀。
如果不察圖見義而勉強猜測的話,「上卦」《兌卦》是沼澤,是低地,而三、四兩爻所象徵的棺槨就在沼澤下面,即象徵它在地下。「下卦」《巽卦》為「入」,是入於地下的意思。「互體」和「約象」的《乾卦》是衣服,見前文「蓋取諸《乾》、《坤》」的解說,《乾》為衣、《坤》為裳。《大過卦》中,二、三、四爻是一個《乾卦》;三、四、五爻又是另一個《乾卦》,這是「重乾」,猶如用衣服重叠包裹屍體。「厚衣之」的「厚」字,就是指用幾層的衣服或者棺木包裹著他,然後才埋葬在地底之下,所以《大過卦》有棺木的象徵。
《大過卦》
古代的殯葬制度,發展到後來,帝王的棺槨共有七層、諸侯五層、大夫三層、士兩層,庶人有棺無槨,只得一層。第一層棺木小,第二層則大些,第三層更大一些,如此類推。根據馬王堆的發掘了解,原來兩層棺木之間,放了大量類似石灰或木炭的東西,石灰、木炭最大作用是吸濕、防腐。因此,重叠幾層的棺木放入墓穴裡面,如果這個墓穴做得好,四面密封,最初細菌繁殖,空氣逐漸膨脹,膨脹到了極限,空氣的壓力便會大到令所有細菌都死亡,結果屍體就不會腐爛。如果埋葬得夠深,不受上面的天氣冷熱影響(冷縮熱脹是物理上一種損壞物件的力量),那棺木內就在恆溫之中,在物理性上,屍體就不會變化。加上石灰的殺菌消毒,屍體就會像木乃伊一樣,不用防腐劑,就能自動起到防腐的作用。馬王堆發掘到的古屍,就是幸運地在幾種條件的配合下得以保存至今,它有棺有槨,棺槨巨大,如何搬運進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蓋取諸《大過》」,發明殯葬的棺槨的靈感大概是取諸《大過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