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识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管理心态:活在恐慌区

常识:管理的最佳状态在挑战区。

反常识:管理的最佳状态在恐慌区。

很多人才宁愿待在专业岗位上发光发热也不愿做个管理者,因为当个好的管理者真的是操心费力,而且往金字塔尖攀登的过程往往磕磕绊绊。有一个很合适的比喻:很多人在刚开始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以为是场短跑,使劲冲刺一下很快就能到幸福终点,后来发现这居然是场长跑,甚至是马拉松。在这场马拉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什么状态面对长期作战,才能跑得又远又快呢?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应该保持在舒适区还是挑战区呢?

开始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请你先在心中想一想,自己现在的管理状态有多少在舒适区,多少在挑战区呢?

这个比例通常是动态的,比如你正在升职的关键时期,有个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你就可能更多地处于挑战区。如果你现在在平稳的事业发展期,只需要稍微扩展些管理水平,那么可能更多地处于舒适区。当然,舒适区里也会有挑战,挑战区里也有间歇的舒适。

大多数处在管理通道上升期的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60%~80%在挑战区、20%~40%在舒适区。

其实管理者的管理生涯是在挑战区和舒适区之间来回切换的。比如我们刚入职场什么都不会时,大多数时间在挑战区,得心应手后就进入了舒适区。随着团队越大、业务越熟,我们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得到晋升以后又回到了挑战区,直到习惯新的工作强度以后又回到舒适区。通过这样螺旋地上升,我们不断地精进。

在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型里,值得思考的是,舒适区和挑战区的边界是什么呢?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从一个区域跳到了另一个区域呢?

这个边界是能力。

当我们的能力超过需求时,就会进入舒适区,当能力弱于需求的时候,就进入挑战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长就是这样一来一回迭代提升的。

有很多“鸡汤”式的文章总在说走出舒适区。我个人其实反对一味提倡走出舒适区,不过离开舒适区还是很有好处的,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去过夏威夷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夏威夷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因为那个地方靠近热带,年平均温度只有20多摄氏度,土壤是火山灰构成的,非常肥沃,什么作物都能种,又是海岛,海产品很多。有一次在夏威夷一家酒店的门口,我在马路边随便找了个地方下海游泳,看到海底满满的都是大海胆,非常震撼。在那儿生活就像待在典型的舒适区,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当地人每天起床就载歌载舞,不愁吃穿。

然而《华盛顿邮报》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报道,称夏威夷居民的平均智商已经是全美倒数第一了。这篇报道提醒我们:待在舒适区越久,人的智商越低。所以,当能力或拥有的资源远大于挑战时,人的能力就容易退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不过三代”都是这个道理。身处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人是很难再更进一步的,生存的危难才能锻炼人。

从长远看,离开舒适区是求生发展的需要。

但一味强调离开舒适区也不对。比如北纬30度是个神奇的纬度,因为在这个纬度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人类灿烂的历史。再往北就不行了,气候恶劣,人类生存压力太大,每天光顾着面对生存的挑战,没时间发展文明了。

所以我们又不能一味停留在挑战区,那样无法满足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

离开舒适区就是去挑战区吗

上面的分析中,仿佛舒适区和挑战区是两间相邻的屋子,中间有扇叫“能力”的门,你不在这间屋子,就在隔壁屋子,似乎只能二选其一。可是我遇到的很多管理者,让我意识到这个舒适区和挑战区的分类方法有很大缺陷,因为他们的表现是“超脱舒适和挑战区”。

你一定认识很多人,他们本来已经功成名就进入半养老状态了,但却重新出发,跳槽到小公司,换行业,甚至去创业,总之又去做各种各样挑战极限的事情。他们奋斗的动力既不是来自挑战区的能力提升需求,也不是为了获得摆脱舒适区需要的额外能力。

你身边一定还有更多人,尤其是组织中的中高层,他们不管处在职业生涯的何种位置,都每日活在担忧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面对的挑战既不是来自具体的管理实践,也不是因为工作状态过于舒适。

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按理来说能力与需求是一个跷跷板,管理需求提升,能力达不到,就应该去努力提高,为什么会有这些与能力无关的状态?

后来我经历创业以后才明白,在管理进阶之路上,如果将管理心态停留在“挑战”或“舒适”(两者对应的是“能力”和“需求”)这两者的选择上,整个人的发展就局限了。因为在我们常说的舒适区和挑战区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与能力无关,仿佛存在于能力和需求之上,叫恐慌区。

处在恐慌区的管理者的典型状态是:虽然现在职业发展非常稳定,所管理的团队也在慢慢壮大,但他们总担心经济环境不好,公司突然倒闭了怎么办?有的人刚刚成为熟手,却发现下一批招来的人比自己还优秀;有的人事业有成,却看着一家老小始终难以踏实。

很多人会有这种隐隐的担忧。这种感受是在能力之外的,它是精神和心态层面的不安全感,既不属于舒适区也不是挑战区。很多人甚至还没意识到有这么个区域,就已经深陷其中了。

前文提过,能力的变化会导致挑战区和舒适区之间的切换。那是什么变化导致了恐慌区与前两者的切换呢?

这个边界是认知。

自己能悟到恐慌区的人,往往是在职场上、感情上或是身体上有过“濒死体验”。这种“濒死体验”帮他们打破了认知的界限,看到了恐慌区。对恐慌来源的认知打开以后,就会捅破认知的界限,你会发现,恐慌区很可能已经存在很久了,这种感觉会让人更恐慌。

不过处于恐慌区里不仅不是坏事,恰恰相反,只要能适应这种状态,就会在这种状态的敦促下走上人生的快车道。

在挑战区时,你奋斗的动力是希望解决一些困难,这是纯粹靠外力推动的,当困难被解决了,你就会进入舒适区。而在恐慌区时,你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困难,而是一种“濒死体验”所带来的内在紧迫感和推动力。

在舒适区时,你如果仍然能保持奋斗,这源于你的不甘心和向上的求胜欲,是靠自觉完成的,当你懈怠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提升自我能力了。而在恐慌区时,你奋斗的原动力来自求生欲,你非常想逃离这种危机感,这是来自人类本能的力量,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不会受外界或者自己自觉性的干扰,会一直作用于你,直到你变得无比强大,可以彻底征服恐慌区。

所以与其一直担忧,不如索性放开手脚,拥抱恐慌区。

为了拥抱恐慌区,我们还必须搞清楚恐慌区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这根源与能力无关,不是自己不够强大无法应对挑战,而是因为时间不停流逝,世界不停变化。父母老去、经济危机、时运不济,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意外或危机,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成长到足以应对这些危机的程度。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很恐慌。

如何与恐慌区和平相处

前面已经梳理出,在管理者的成长路径上,既然想要持续成长,不如一步到位将成长原动力从来自外界的“能力需求转换”调整成来自内在的“恐慌推动”,来帮我们完成持续不断地加速动力。

那么具体该如何让我们在恐慌区中保持奋斗呢?

既然恐慌的根源来自时间流逝带来的危机感,那关键的答案就是跑赢时间。我们当然不可能在长度上跑赢时间,但我们可以在质量上跑赢时间带来的变化,这就是时间置换。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做时间规划,这个过程其实是把时间分成了两个维度:

·时间的密度;

·时间的质量。

图1-1 流传于网络上的王健林行程图

时间的密度是指你能以多大的颗粒度[1]安排时间。举个例子,很多人在约时间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周四有空聊聊合作吗?”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对于他,周四这一整天的8个小时工作时间就是他时间观念中关于这次会面的颗粒度最小单位。

而你答复他时说:“我下午4点到4点半有时间。”

对于你,这30分钟就是一个颗粒度,这意味着你的时间密度比他高16倍。

有文章说比尔·盖茨在出席活动的时候,他的时间密度可以达到每个人握手几秒的程度。前几年还有张图传得特别火,就是王健林一天的行程提纲。可以看到,仅作为一个日程提纲,它的时间颗粒度就在30分钟左右了,实际上王健林真实的时间颗粒度肯定远细于此。

一个人的时间密度越高,他的成长速度一定越快,因为他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所做的事情。

想明白这道理以后,提高时间密度的方法很简单:

首先,你可以统计自己正常分配给每件事情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少,对自己目前的时间密度掌控力有直观的认识;

其次,尝试在日历上用30分钟当作一个颗粒度,安排和衡量所有的事情,比如开一个会需要2个颗粒度,吃一顿饭用3个颗粒度,量化每个安排;

最后,就是尝试压缩每一件事情需要的颗粒度。

比如上文中约时间的例子,邀约者原来的问题是“周四有空聊聊合作吗?”怎么提高时间密度呢?很简单,把问题改成“周四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吗?我们来聊聊合作。”又比如原来吃一顿饭用3个颗粒度,你可以把它变成2个颗粒度,然后第3个用来午休。

这都是提高时间密度的方法,能为你非常直接地带来时间掌控力的提升。

时间质量是指这段时间的利用价值高低。

要想提高时间的质量,关键在于置换。可以从观察你每个颗粒度内做的事情开始,考虑有没有可能用更高价值的事情来置换。

比如上下班的路程需要2小时,那这2小时有没有可能变成1小时的健身和1小时的路程呢?比如你要去参加一个耗时3小时的活动,有没有可能将它变成赶两场活动,每场活动1小时,路上留一个1小时还能看点书呢?

可能你会说,缩减通勤时间,就要在离公司更近一点的地方住,这会花更多的钱。这就是市场经济,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加上时间这个筹码再去衡量,其实都已经被标好了合理的价格:

当你为了节约金钱付出了不必要的时间,也意味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进一步失去了未来竞争金钱的筹码。花钱买时间,花时间换体验,比一味节约金钱更重要。所以,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永远要在你的承受范围内买最好的。

使用这种思路管理自己的时间时,你就会很快建立起快速评估事件优先级的能力。反复这样做,压缩时间密度,提高时间质量,直到有一天你的修行速度超越了大多数恐慌因素的变化速度。到这个时候,不管是钱、社会地位还是人生成就的变化,你都可以从容应对,在舒适区、挑战区和恐慌区之间自由切换了。

总听高人说提高时间利用率、节约时间、抓大放小等,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执行到位,上文的两点就是方法。它不止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和掌控力,关键在于能帮你在恐慌区游刃有余。

因为我们往往在能力和需求的层面考虑管理成长和个人成长,所以习惯于在舒适区和挑战区之间切换,殊不知其实还有个恐慌区。它会在我们处于瓶颈和“濒死体验”的时候才猛地跳出来,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就容易陷入惶惶不可终日又无法跳出的窘境中。

恐慌区的根源是随着时间流逝而愈演愈烈的无力感,如果正确对待,它能帮我们从用外力敦促成长切换成将内力作为成长原动力,进而获得持续的成长。

通过跑赢时间来面对恐慌区的方法有两个:

1.有效管理时间颗粒度来压缩时间密度;

2.正确评估日程价值并置换日程来提高时间质量。

当这两点成为你的日常习惯并且你一直处在恐慌区时,你的发展速度就会提到新的高度。在恐慌区的时候,有一句话:“除了死,皆为擦伤。”

图1-2 曾登上热搜的日本超觉寺布告栏标语,意为“除了死,皆为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