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开始探索编内、编外混合的用工模式
事业编制是我国博物馆所特有的用工形式。从定义上看,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由于事业编制的员工工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事业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稀缺性。因此,许多场馆开始引入非编人员参与场馆的展览教育工作。部分场馆编外人员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在编人员的数量。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且聘用方式操作简单。从当前用工状况来看,编外人员通常会被当作“临时工”对待,多用于辅助性、临时性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岗位,在待遇上也比在编人员低,甚至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导致编外人员离职率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编外人员灵活的管理制度和聘用方式也在人员选聘、考核激励等方面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调研的20家科技类博物馆中,除3家企业类场馆外,其他场馆均为公益类场馆。由于事业单位编制有限,绝大多数公益类场馆的教育岗位采用编制和非编混合用工的方式。从招聘方式上看,两类用工的招聘方式存在差异:编制内人员招聘比较传统,以统一事业单位考试和自主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命题针对性不高、测评手段较为单一,虽然能够保证相对公平,但科学性、有效性还很欠缺。编外人员的招聘方式比较灵活,全部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操作,因此有条件来提升人员招聘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用工现状来看,两类用工方式的匹配岗位和人员流动也存在差异:在编人员从事专业性较高的岗位,而非编人员从事辅助性、临时性等专业性较低的岗位。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比较稳定,但是上升空间有限,激励效果不足。非编人员在理论上工资待遇并无上限,也有条件利用绩效来拉开待遇差距,实现有效的激励。但从现状可知,非编人员在待遇、福利、晋升、激励等方面都次于在编人员,形成“非编岗位不如在编岗位”的刻板印象,导致非编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用工方式上,17家国有科技类博物馆都采用了事业编制。其中,有9家场馆采用了合同制,由场馆自己招聘合同工;4家场馆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3家场馆采用了向物业等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见图3)。
图3 场馆用工方式
17家国有科技类博物馆的事业编制员工招聘均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部分场馆具有自行组织面试的权限,教育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参与面试,也有部分场馆的面试由政府统一组织,教育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无参与面试的权限。有个别场馆反映存在招聘到的教育人员的能力与需求不符的情况。
3家企业化运作的科技类博物馆和17家国有科技类博物馆中的非编人员在招聘方式上则较为灵活,多数场馆以自主组织面试为主,辅以少量专业能力的笔试,笔试中会根据教育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出题。由于没有编制的约束,部分场馆创新非编人员聘用模式,采用实习制的方式储备新员工,到一定期限后进行综合评估,优秀者根据岗位空缺可申请成为正式员工。
[1] 伍新春、王莹、张宜培:《科技场馆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教师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