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导论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研究设计与执行
简单地说,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是传统宗教文化在其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向社会其他领域的延伸、扩展和传播。从表象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如果细细观察分析便会发现,它是同社会中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现象相互纠缠、相互影响的。正是基于此,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取向是多方面、复杂的,它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方面构成的;“游移”的形态也是多样、动态的,它会随着宗教与社会互动的情境而发生改变;“游移”的影响又是不可低估、不确定的,它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功能,长时段和短时段的作用。尽管“游移现象”的呈现方式、关注主题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存在差异或不同。但是,笔者还是想透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在传统宗教“游移现象”这一议题下,从宗教文化发展与社会适应的观察视角出发,努力寻找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共性特征、实践逻辑、运作方式和社会影响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相关的探讨,为本土宗教社会学研究发声,为宗教领域的社会治理献策,从而体现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文化感、社会感和使命感。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课题的产生源于之前对社会上一些宗教现象的观察和兴趣。在课题进程中,才逐渐注意到宗教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与传播这个论题。也几乎是在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宗教文化的热点事件、舆论和重要的活动。如何概化这一宗教“现象”,是“衍生”“传播”“扩展”,还是其他?“游移”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思维和理论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1]为本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明确了重要原则,指出了正确方向和确定了主要思路,研究站位、定位更加清晰,目标、取向也更加准确。新修订的《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等相继出台,这些都在不断地刺激和促使新的思考,完善研究计划的大框架和调研样本的选取。也可以说,本研究是关于宗教文化研究的再一次回响。
本研究探讨的是我国传统宗教在社会转型期发生、发展的多元的“游移现象”。所谓传统宗教,是指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大教,在研究中更加关注的是在唐代已完成“中国化”进程、具有独立自主品格的佛教。所谓“游移现象”,指的是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多领域、多层面、多方面的互动关系、过程及其结果。传统宗教的“游移现象”反映出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时代化趋势,包容性、开放性特征,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特色。
围绕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研究方法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之初就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和定位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宗教文化在参与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哪些?宗教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不仅仅是对这一现象的社会提问,更是基于方法论思考的结果。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确定了研究的理念,制订了调研计划,并开始了不间断的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其中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基本共识是,对现象的分析需要有根基,那就要深入社会现象发生的现场,对理论的思考也应落实到不同文献和具体文本之中,理论梳理、政策解读、话语分析等都成为新的“田野”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对多元、复杂、宽泛的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研究进行了聚焦,重点围绕“六大主题”进行了关于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内涵、特征、动因、功能、机制、趋势及治理的实务与理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