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与蒲公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兰花型儿童与蒲公英型儿童的属性源自何处

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兰花型儿童的敏感性不仅限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麻烦与危险,他们对像我这样的科学家们创造的实验性情境也会产生反应。同样地,家庭和社区中的蒲公英型儿童似乎对童年时期典型的日常事件与压力源具有较强的复原力。但是,这种情境敏感性的差异源自何处呢?世界各地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基因特征会导致某种倾向,但是未必起决定作用。比如,一个科学家团队在研究尼古拉·齐奥塞斯库[1]独裁统治下在几近残暴的孤儿院里成长的罗马尼亚儿童时发现,大脑中与神经递质血清素有关的一小段基因会产生类似兰花型的结果。带有这段等位基因[2](基因的一个替换形式)的儿童若是留在孤儿院里,会长期患有智力损伤和极端心理障碍疾病;同样带有这段等位基因的儿童,若是进入领养家庭,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恢复情况都好得惊人。无独有偶,一个荷兰研究团队设计实验研究儿童观看一段触人心弦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视频后捐款的情况,结果发现带有兰花型多巴胺神经递质基因的被试者要么最慷慨,要么最吝啬,具体取决于他们和父母的联系程度——也就是说,决定因素并非来自基因。

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变得清晰明确。仅仅是基因塑造了兰花型儿童或蒲公英型儿童吗?兰花型儿童是生来如此呢,还是早期经历让他们变成这样?究竟是基因,还是童年时期发生的其他事件促使他们朝着兰花型或蒲公英型表型类型发展?那些影响从感染疾病到行为问题,从偏激好斗到慷慨善良等重要结果的巨大差异,究竟只是基因,还是早期童年环境,抑或是两者共同导致的?我们第一个暗示性答案是,它来自一个可能性渺茫的源头——出生后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