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与苦难并非随机分配
为什么有些孩子挣扎维生,而有些却功成名就?为什么有些人屡遭苦难,而有些人却逍遥自在?为什么有些人病痛缠身、英年早逝,而有些人却健康长寿?这仅仅是运气而已,还是童年时期的成长模式,会引领他们走向幸福或不幸?为什么我妹妹的人生会陷入绝望,而我的人生竟出人意料地通向了成功?我甚至时常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功。正是这些疑问激发了我的想象力,鼓舞我努力学习,并最终成了一名年轻的儿科医生。我持续探索,尝试理解“儿童发展和儿童健康方面的鲜明差异”是怎样对“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成人,过着怎么样的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如今,流行病学——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状况的科学——告诉我们,疾病与健康分布模式确实存在,且高度不均。下图展示的是儿童卫生服务研究中被反复证明的一项研究,它从根本上推动了我们如何看待人口健康科学的挑战。多年来,在儿童群体内发现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5%—20%的儿童身上,即大约每五名儿童中有一名患有此类疾病。
儿童卫生服务研究中被反复证明的一项发现:任何人群中,远超半数的生理疾病与精神障碍发生在其中15%—20%的儿童身上,即大约每五名儿童中有一名患有此类疾病,他们消耗了该人群使用的绝大部分医疗服务。[2]
正是这约五分之一的儿童,耗费了一半以上的医疗服务和大部分医疗支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成年人中也存在同样比例,而且有证据显示,童年时期健康状况不佳的那小部分人,成年后同样会受病痛折磨。童年时期深受疾病困扰的这些人,在成年后仍会继续饱受煎熬。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国家贫富与否,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不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全世界都是如此。因此,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我们可以了解这一小部分儿童患有的疾病,并对症下药,就有可能消灭一半以上生理及心理疾病,并显著降低医疗卫生与住院治疗的高额需求。换言之,我们也许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人民更加幸福康健。我们也许可以支持更多坚强的家庭,让他们免受心身疾病的困扰,让父母与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未来。
因此,儿童与成人的疾病并不是随机分布的。疾病不会被“公正”地平均分配给所有儿童,它只会降临到少数可怜儿身上,比如我的妹妹。所以,不同儿童群体间的发病率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它并不是只取决于先天条件(即基因),也不是只取决于后天条件(即阅历与环境),而是取决于两者间持续不断的互相影响,即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理解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表观遗传学等新兴前沿科学。但是首先,请和我一起回过头想想,为什么儿童群体间的健康状况分布如此不均匀,究竟哪些不幸的孩子会患上疾病?[3]
尽管我对儿童类型学持怀疑态度,也不赞同过度简化的比较,但是我和同事在一项拓展研究项目中发现,儿童应对外界环境会产生不同模式的心理与生理反应。我们初步将儿童反应分为了两类,之后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猜想。有些孩子像蒲公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茁壮成长。不管蒲公英种子飘落到何方——肥沃的山地草甸也好,城市行道边的小小缝隙也罢——都能生根发芽。有些孩子像兰花,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若是身处逆境则异常脆弱,反之则能焕发出无限活力与创造力,前途不可限量。
“蒲公英”和“兰花”这一比喻源于我和一位瑞典老人的短暂交流。大约20年前,我在斯坦福大学授课时,有一位长得很像尤达[4]的老人来听课,他瘦骨嶙峋,眉毛浓密,拄着树根般歪歪扭扭的手杖。下课后,他沿着过道缓缓走到教室前面,用他那根可怕的手杖指着我说:“你是在讲蒲童(mask-rosbarn)呀!”我回答他说我并不知道自己在讲蒲童,也不知道蒲童是什么。
那老人解释道,“蒲童”是瑞典语中的习语,可以翻译为“蒲公英型儿童”。瑞典人用它来形容那些不论在何处都能健康成长的孩子,就像蒲公英一样具有“随处都可盛开”的强大生命力。受这一生动形象的影响,我们创造了一个新词语——兰童(orkidebarn),即“兰花型儿童”,用以形容像兰花般极易受环境影响的孩子,若是精心照拂,他们可以焕发无限光彩,但若受到忽视与伤害,他们就会枯萎凋零。
兰花型儿童对周遭环境更为敏感,也更容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不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外界社会,不论我们是作为父母、师长还是医护人员,他们都是我们大部分苦恼的根源。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变成让我们担心的朋友与同事。兰花型儿童若是无法得到理解与支持,可能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